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992年底航空航天部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应邀先后派出三批专家考察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等地俄罗斯航天科研生产单位。考察内容为“宇航结构的强度与环境”、“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和应急救生系统”和“载人飞船环境控制系统关键器件”。就宇航结构的强度与环境问题考察了俄罗斯中央机械研究所、列宁格勒机械学院和俄罗斯航空研究院,参观了试验室和展览馆,与同行专家进行了座谈,讨论了双方技术合  相似文献   

2.
《强度与环境》2009,36(2):64-64
中国航天第八专业信息网(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信息网),拟定于2009年9月在江西省(具体地点待定)召开“2009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会议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强度与环境》2013,(5):47-47
《强度与环境》已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2012年的33种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类科技核心期刊中,核心影响因子排名第11位。  相似文献   

4.
一、《强度与环境》季刊是“强度与环境专业技术情报交流网”网刊,是关于导弹、宇航器及其运载工具环境条件和结构强度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二、《强度与环境》报导内容侧重振动、冲击、噪声、失重、碰撞等环境条件和结构静、动、热强度、稳定性及结构可靠性方面的理论和试验报告,试验技术报告;有关传感  相似文献   

5.
一、《强度与环境》季刊是“强度与环境专业技术情报交流网”网刊,是关于导弹、宇航器及其运载工具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二、《强度与环境》报道内容侧重振动、冲击、噪声、失重、碰撞等环境条件和结构静、动、热强度、稳定性及结构可靠性方面的理论和试验报告,试验技术报告;有关传感  相似文献   

6.
中国力学大会——2013,将于2013年8月19~21日在西安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与承办。中国力学大会是我国力学界每两年一次的综合性学术盛会,是广大力学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大会批准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组织"航天飞行器结构强度与动力学环境研究"专题研讨会(编号:MS15),本专题讨论交流航天飞行器强度、动力学环境在理论方法、数值计算、试验技术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强度与环境》2011,(4):64-64
1《强度与环境》(双月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专业技术刊物,1974年创刊。《强度与环境》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6-391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1773/V。  相似文献   

8.
《强度与环境》2014,(4):64-64
<正>1《强度与环境》(双月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专业技术刊物,1974年创刊。《强度与环境》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391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1773/V。2《强度与环境》办刊宗旨是:开展学术交流、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向产品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1《强度与环境》双月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的学术和专业技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强度与环境》经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702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919,国内统一刊号CN11-1773/N。2《强度与环境》办刊宗旨是,开展学术交流、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强度与环境》报道振动、冲击、噪声、微重力、碰撞等环境条件,结构静、动、热强度,稳定性及可靠性方面的理论和试验论文。3《强度与环境…  相似文献   

10.
1《强度与环境》双月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的学术和专业技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强度与环境》经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管,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919,国内统一刊号CN11-1773/N。  相似文献   

11.
《强度与环境》2007,34(5):64-64
1《强度与环境》双月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的学术和专业技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强度与环境》经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管,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919,国内统一刊号CN11-1773/N。  相似文献   

12.
《强度与环境》2007,34(6):64-64
1《强度与环境》双月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的学术和专业技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强度与环境》经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管,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919,国内统一刊号CN11-1773/N。  相似文献   

13.
正1《强度与环境》(双月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专业技术刊物,1973年创刊。《强度与环境》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391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1773/V。  相似文献   

14.
<正>1《强度与环境》(双月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专业技术刊物,1973年创刊。《强度与环境》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391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1773/V。  相似文献   

15.
《强度与环境》2007,34(2):63-63
中国宇航协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航天第八专业信息网(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信息网),拟定于2007年三季度在湖北宜昌召开“2007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会议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1《强度与环境》(双月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专业技术刊物,1973年创刊。《强度与环境》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391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1773/V。2《强度与环境》办刊宗旨是,开展学术交流、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刊登振动、冲击、噪声、微重力、碰撞等环境条件,结构静、动、热强度,稳定性及可靠  相似文献   

17.
1 《强度与环境》季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创刊于 1973年。《强度与环境》经国家科委批准 ,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主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70 2所 )主办 ,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 0 6- 3919,国内统一刊号 CN11- 3652 / N。2 《强度与环境》报道内容为振动、冲击、噪声、微重力、碰撞等环境条件 ,结构静、动、热强度 ,稳定性及结构可靠性方面的理论和试验报告 ,试验技术报告 ;有关动态传感器、仪器、设备研制和应用方面…  相似文献   

18.
《强度与环境》2009,36(6):62-62
1《强度与环境》(双月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专业技术刊物,1974年创刊。《强度与环境》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6.391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1773/V。  相似文献   

19.
《强度与环境》2011,38(1):64-64
1《强度与环境》(双月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专业技术刊物,1974年创刊。《强度与环境》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6—391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1773/V。  相似文献   

20.
一、《强度与环境》季刊是“强度与环境专业技术情报交流网”网刊,是关于导弹、宇航器及其运载工具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二、《强度与环境》报道内容侧重振动、冲击、噪声、失重、碰撞等环境条件和结构静、动、热强度、稳定性及结构可靠性方面的理论和试验报告,试验技术报告;有关传感器、仪器、设备研制和应用方面的技术报告;及以上述专业国内外发展情况与动向的述评。也适当刊登上述专业的专题讲座和科学管理方面的文章。三、《强度与环境》读者对象为从事导弹、宇航器及其运载工具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研究、试验和设计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对从事一般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研究、试验、设计和计划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