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部于1986年4月2日至7日在成都召开了民用产品标准化工作座谈会。部属有关厂、所的36个单位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部科技局、调度局、质量司、发动机局、辅机局以及四川省航空局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三○一所谢修才副处长主持。部科技局戚道纬副处长首先在会上讲话,他回顾了近几年来我部民品标准化工作开展的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七五”期间民品标准化工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六年七月十八至二十三日,航空工业部第一技术交流站在成都召开了飞机行业技术改造工作交流会。部计划司、科技局、建设司、三○一所以及六二五所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部分飞机厂、所代表参加了会议。部计划司杨墉总工程师到会作了重要讲话,钟明玉同志介绍了部“七五”技术改造规划要点。会议期间交流了各单位技术改造工作经验,座谈了技术改造的方针、原则、重点任务及机构设置和实施办法等共同性问习题,讨论了加强横向联系的倡议并参观了一三二厂技术改造成果。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次技术改造工作交流会开得好,开得及时。会议的主要收获是:提高了对技术改造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明确了当前技术改造工作的主要方向,交流了工作经验,建立了联系。  相似文献   

3.
★部标准“二类”修订会于四月中旬在青岛召开,出席会议的共二十个单位二十一名代表。到会代表对修订草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一致通过了“二类”部标准修订更改单。会议对昌河机械厂、602所、洪都机械厂共同编制的《轻型快卸锁》标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今后需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这次部派质量代表工作会议,重点是研究如何加强出口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以落实国家经委和我部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出的要求;同时,还要具体讨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国家经委、经贸部、国家商检局“关于加强出口商品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的措施。我们航空工业从1981年开始在有外贸任务的企业建立部派质量监督、验收代表制度以来,已经有七个年头了。七年来的实践证明,部对出口产品的质量,及时采取建立部派质量代表进行二次把关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天,我们的出口形势有了很大发展,和七年前相比,情况大不一样了。今年一月部召开的企干会上,部党组提出扩大出口是航空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号召全行业的同志,“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外贸出口的重要性”。会上,李鹏副总理讲了话,他特别强调了航空工业“质量第一”的重要件,“希望我们航空工业的职工、领导干部、技术人员,自始至终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今天,我们召开部派质量代表工作会议,就是从确保出口产品质量方面,来贯彻落实以上精神和任务。  相似文献   

5.
由部第四交流站主持的“高速冲和超硬合金模具座谈会”于一九八六年五月在陕西兴平秦岭公司召开。这次座谈会是利用秦岭公司从日本引进一台125吨高速冲床和电机定子、转子跳步模进行试生产的机会召开的。冲床从aida公司引进,模具从安川精机株式会社引进。这两个公司各来一人,在座谈会上介绍了这两个公司的产品情况,秦岭公司对引进的冲床和模  相似文献   

6.
1991年1月14日至20日中国航空机载设备总公司所属全体厂、所、分公司领导参加了总公司成立以来第一次工作会议,“中心”代表也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总结“七五”,表彰先进,研讨“八五”任务,安排全年工作。本次会议同部第三次工作会议同时召开,听取了林宗棠部长的重要报告,受到很大鼓舞。  相似文献   

7.
为加速新机研制,保证新机研制性能和质量的需要,部于1985年11月15日至19日在成都召开了新机设计标准化交流会。原科技局汤钦训副局长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科技局计量标准处戚道纬副处长参加并主持了会议。部属有关厂、所32个单位的总师、副总师、科技委副主任、设计所长、标准化科长(室主任)等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就新机设计中的标准化工作进行了交流,有11个单位的代表发了  相似文献   

8.
《××产品电气安装通用技术条件》部标准审定会于一九七五年九月七日至十四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除我部所属的有关厂、所外,还有四机部、七机部、上海机电二局的有关厂、所,共32个单位,74名代表,海军三院、空军5701厂等单位也应邀派代表参加。会议首先学习了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和中央首长在国防工业重点企业会上的讲话,代表们深受教育,决心以毛主席的三项重要指示为指针,认真开好这次会。  相似文献   

9.
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11月11日至17日在成都召开了“测量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和“脉冲雷达应用研究与新技术探讨”两个专体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41个单位,87名代表,提供学术论文60余篇。会议由测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沈荣骏同志主持。副主任委员林祥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航天工业部姜昌同志和电子工业部楼宇希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姜昌同志和林祥棣同志分别作了出国考察报告,介绍了国际遥测和光测技术与设备的水平和动向,交流了情报,开阔了眼界,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0.
航天部第三次情报网工作会议于1986年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有35个单位的65名代表参加。707所张典耀所长主持开幕式,商平安副所长作了1986年情报网工作回顾和今后设想”的总结报告。部科技委常委庄逢甘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部预研究处张宝乾处长和部民品司谭甦徽副处长分别作了“部七五期间的预研规划”和“部民品发展概况及前景”的报告。国防科工委范学虹处长、部科技局张新斋副总师也出席了会议。部先进情报网(2网、  相似文献   

11.
三机部、八总局于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九日在成都联合召开了冷挤压技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共132个单位,227名代表。会议以阶级斗争为纲,学习了华主席、叶副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的讲话,联系国防工业实际,批判了“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破坏国防工业建设,破坏  相似文献   

12.
我部召开的飞机行业改造技术规划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四日至十日在北京通县举行。参加会议的有飞机工厂和有关的附件厂、院校、研究所的总工程师、总工艺师、技改办主任、专家、教授共33个单位68名代表。姜燮生副部长,原副部长陈少中同志和计划司、质量司、飞机局、科技局的领导、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姜副部长做了两次重要讲话。会议根据部领导的要求,对“飞机行业改造技术发展规划”和“工艺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管  相似文献   

13.
部科技局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二日至十七日在南昌召开了“制造技术微型机应用交流座谈会”。三十三个单位、六十八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汇报交流各单位开展微型机应用课题的技术成果;座谈讨论在生产和技术改造中微型机应用发展的规划和七五期间的发展设想,并协调落实一九八四年度微型机应用研究与推广项目计划。  相似文献   

14.
每年第一季度,南京空管中心都把完成好“两会”代表乘座的专、包机、民航班机空管保障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今年也如此,中心召开专门会议,提前向空管和设备保障部门布置了具体任务,要求各保障单位要全力以赴、扎实认真第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航务部空管、气象和情报服务等部门及时收集各类信息,研究天气,  相似文献   

15.
航空航天部“飞机结构抗疲劳与断裂设计技术研究” (简称《AFFD》)系统工程于1989年4月1~6日在成都市举行了第四届年会。参加年会的有系统工程各研究课题的代表,以及部、院机关代表和特邀的专家教授,共132人。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和紧张工作,年会达到了预期目的。会议取得如下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空质量管理协会于8月27日~30日在北戴河召开了“航空工业质量管理小组经验交流会”。参抓会议的有部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的代表和有关质量管理人员共23个单位的39名代表。航空质协副理事长张性原、航天质协副理事长于永步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航天部质量技术司委托部技术交流总站和北京材料工艺研究所筹办的“扩大应用精密铸造技术座谈会”于1985年10月21日在北京材料工艺研究所召开。航天部和航空部有23个设计使用单位4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部技术交流总站龚子云处长主持。首先由部质量技术司原副总工程师田立志、航  相似文献   

18.
部质量司于1985年11月15日至20日在石家庄市召开了“航空工业民用产品质量控制条例”审定会。部属33个厂、所5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些来自民品生产第一线的各单位代表对“条例”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相互介绍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品生产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一致认为制订我部民品质量控制条例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航空工业部第三技术交流站于一九八四年四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在江苏省常熟市召开了“电气装置节电技术经验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55个单位、8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航空仪表行业节电技术工作者的一次盛会,得到了有关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部建设司能源处、南航、西工大、四院等领导机关代表和节电专家、教授等参加了会议。南航孙希鲁教授“电动机的节电措施及效益分析”、上海计划用电办“电气装置节电技术现状及发展”、上海能源研究所“加热干燥中如何用好红外”、“国内外节能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20.
会议消息     
部于9月14~19日在青岛召开了“航空理化测试工作会议”。 621所、红旗机械厂、湘江机器厂、黎明机械厂等单位的代表在会议上分别介绍了金相、机械性能、无损探伤、光谱及化学分析等专业发展的动向;5703厂、红卫机械厂、011基地的代表介绍了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