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福成  孙仲康 《宇航学报》2005,26(10):55-58
针对只测向(B0)方法具有收敛速度慢、定位误差大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利用角度及其变化率、离心加速度等信息进行单站无源测距定位的新方法。对该方法的单次测距误差进行了分析,经多次测量定位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只测角定位方法、角度及其变化率定位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并且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研究移动单站利用双天线对固定辐射源进行无源定位的技术。首先介绍联合相位差变化率、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和角度信息测距原理,考虑到双天线测角精度较低,提出一种观测域平方根稀疏网格积分卡尔曼滤波器(MSSRSGQKF)。这种滤波算法收敛速度快、精度高,并通过稀疏网格取点降低了算法计算量。仿真对比了基于MSSRSGQKF的定位方法与扇形网格搜索定位方法及粒子滤波定位方法的性能,证明基于MSSRSGQKF的定位算法收敛速度更快,收敛精度更高,计算量较小,整体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3.
在质点运动学原理无源定位的基础上 ,提出了利用角度、角速度和多普勒频率变化率 (三参数 )等观测量进行最大似然单站无源定位的方法 ,并且分析了它的定位精度问题 ,通过仿真试验证明这种定位算法具有定位精度高和收敛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彭峰  李腾  邓新蒲 《上海航天》2010,27(3):49-53
比较了空对空单站被动跟踪的只测角(BO)、角度相位差变化率和角度频率变化率三种典型定位跟踪体制的性能。基于状态及不同的测量模型,给出了扩展Kalman滤波(EKF)算法,讨论了测量精度对跟踪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角度频率变化率体制的可观测性优于BO和角度相位差变化率体制;对辐射源匀速运动,观测器匀速运动即可跟踪;与BO测角体制相比,角度相位差变化率和角度频率变化率体制增加了观测量,跟踪收敛速度快。  相似文献   

5.
利用旋转多普勒的单站无源定位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腾  郭福成  姜文利 《宇航学报》2010,31(10):2388-2394
针对只测相位差变化率无源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旋转多普勒的单站无源定位体制。该体制利用两接收天线构成长基线干涉仪(LBI),不但利用干涉仪平动带来的相位差变化率信息,还利用干涉仪自身转动引入的相位差变化率信息。从定位线特性的角度分析了该定位体制的原理,并推导了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限(CRLB)。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干涉仪转动,能够提高定位精度,且干涉仪转动越快、基线方向变化范围越大,定位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6.
对运动辐射源的单站无源伪线性定位跟踪算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针对只测向单站无源定位中推广卡尔曼滤波(EKF)算法具有不稳定性等缺点,在只测向(BO)定位算法的基础上增加方位角速率观测信息,提出了一种对运动辐射源的单站伪线性卡尔曼滤波定位方法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它相对于只测向方法提高了定位误差的收敛速度。它可用于无源侦察监视或导弹制导等要求快速收敛的场合。  相似文献   

7.
对机动辐射源单站无源定位的可观测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只测角定位可观测充要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角度及其变化率对机动辐射源的单站无源定位可观测性条件,指出它和前者是完全相同的;并通过利用角度及其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计算机仿真验证了Nardone所提出的可观测条件不是充要条件,而实际定位应该符合Becker和Fogel等人提出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是利用载机与辐射源的相对运动信息实现无源定位的一种方法.首先介绍利用相位差变化率对固定辐射源定位的原理,然后重点讨论航向角及其变化率对相位差变化率、定位精度的影响,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定位计算,验证了相关结论及该定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规模无人集群在卫星导航拒止环境下的相对定位需求,研究一种基于无人集群自组网数据链测距的相对定位技术,通过集群组网测距信息构建广义距离平方阵,经过双中心处理化和特征值分解后即得到相对定位结果,最后通过仿真评估了该方法在不同测距误差和不同集群规模下的定位精度。结果表明:测距误差是影响定位性能的最主要误差来源,当节点数大于30时定位误差受节点个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等高程巡航空中运动辐射源的位置、速度的高精度估计,文章提出了一种在经纬高坐标系下,以目标的经纬度及正北正东方向速度为状态矢量建模,并融合角度和多普勒变化率的单星无源定位容积卡尔曼滤波(CKF)跟踪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位误差及速度估计误差可达克拉美 罗下限(CRLB)。与在地心地固(ECEF)直角坐标系下建模相比,经纬高坐标系下等高程运动建模方式在收敛速度及位置、速度估计精度方面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