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开发的月球着陆器传感器技术,属于该局的自主着陆和危险避免技术(ALHAT)项目,旨在发展降落和着陆制导、导航和控制(GNC)软硬件技术。这些技术用于实现月球着陆器的自主识别及制导,使其能安全着陆并判断下降过程中的着陆危险。  相似文献   

2.
王存恩 《国际太空》2014,(10):76-81
欧日合作研制的水星探测器"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计划于2015年用阿里安-5火箭发射(该任务的发射时间多次推迟,这也是国际合作项目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该探测器计划飞行6年后飞抵水星,执行为期1年的探测任务。这也是继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水手-10(Mariner-10)探测器和"信使"(MESSENGER)水星探测器之后的又一项水星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3.
魏雄能 《飞碟探索》2013,(12):20-21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好奇”号,经历8个多月的漫长旅程,于2012年8日6日成功着陆火星。长久以来,美国航空航天局一直笼罩在大幅削减预算的低迷气氛之中。这次的火星探秘之旅,终能得以扬眉吐气。  相似文献   

4.
王燕 《国际太空》2014,(11):52-56
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先进概念研究机构(NIAC)的支持下,有关专家正开展一项新型火星大气层进入探测器的概念研究。这种探测器类似于飞机,被命名为"代达利翁"(Daedalon),以古希腊传统神化人物名字命名。它是一种可改变飞行翼的无人驾驶飞机,造价仅需2.24亿美元,可以满足2020-2040年发射窗口任务。  相似文献   

5.
孝文 《国际太空》2009,(5):28-29
在美国凤凰号探测器拍摄了火星北极平原的大量宝贵图片并收集了一些样品后,其他国家或地区也不甘落后,正在积极规划、建造和发射新一代火星探测器,用于揭开这个红色星球的神秘面纱。在凤凰号探测器完成为期3个月的探测任务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在2011年发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以进一步探测火星表面。届时,“火星科学实验室”将成为着陆火星的个头最大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6.
文馨 《国际太空》2009,(11):6-9
2009年4月,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公布了对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当前空间探索计划预算的分析报告。本期《美国航空航天局当前预算分配》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当前空间探索计划预算分析》摘编自该报告。文中“阿瑞斯”火箭又名“战神”火箭,据最新消息,首枚阿瑞斯-1试验火箭阿瑞斯-1-X在2009年10月28日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7.
历经8个半月,距离数百万千米的星际旅程,史上最大、最复杂的探测车“好奇”号终于登陆火星了。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重达1吨的大型探测车——“好奇”号,在2012年8月6日13时31分(格林威治时间:凌晨5时31分)着陆在靠近火星赤道的宽盖尔撞击坑。在其他星球上登陆一直都不是个绝对成功的行动,尤其“好奇”号登陆过程的复杂程度前所未见。  相似文献   

8.
龚燃 《国际太空》2014,(8):29-33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首颗专门用于探测二氧化碳的卫星——轨道碳观测-2(OCO-2)于2014年7月2日由德尔他-2火箭成功发射。OCO-2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地球系统科学探路者”(ESSP)计划中的一项任务。主要用于观测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水平,进一步了解人类在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经过4年的研制与试验、角逐与等待,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14年9月16日敲定,由商业航天公司—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共同为其执行“国际空间站”(ISS)载人运输任务。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减少或彻底终结对俄罗斯载人发射服务的依赖。首次载人验证飞行任务将于2017年进行。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将于2012年8月5日在太空起重机的帮助下在火星表面着陆。在太空起重机利用绳索和制动火箭让"好奇"号慢慢降落盖尔陨石坑之前,制动降落伞将首先打开,使"好奇"号以及太空起重机的速度降  相似文献   

11.
美国航空航天局“轨道碳观测”(OCO)卫星将于2009年年初由“金牛座”火箭发射 该卫星采用低地球轨道星(LEO Star)平台,  相似文献   

12.
张蕊 《国际太空》2009,(8):19-22
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用于向“国际空间站”(ISS)运送航天员和货物的商业运输项目。它在2006年1月18日启动,预定在2010年实现为ISS服务。  相似文献   

13.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将于2009年1月征求战神-5货物运载火箭和“牵牛星”月球着陆器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最冷的天体     
梁晓鹏 《飞碟探索》2011,(11):46-46
科学家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SE)传回的数据发现类似恒星的最冷天体,与人体温度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5.
杨开 《国际太空》2014,(9):30-39
2014年3月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2015财年的预算案,预算申请总额为174.606亿美元,涵盖了科学、航空、空间技术、航天探索、航天活动、设施建设等。航天探索和航天活动仍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展的重点领域,二者的预算申请分别为39.76和39.054亿美元,占预算总额的45.14%。  相似文献   

16.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项目的最初预定成本为15亿美元,就目前来看,其总成本可能超过20亿美元,超支33%-40%。  相似文献   

17.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已终止进一步研制微波着陆系统(MLS),以便集中力量发展GPS着陆系统。FAA终止MLS的研制是因为其价格昂贵,而且GPS技术发展迅速。当前,ILS精密进场系统仍将继续使用,在基于GPS的着陆系统投入使用之前,美国将不会放弃ILS。FAA已通知国际民航组织(ICAO),将取消从1998年1月开始在国际机场安装MLS的承诺。FAA已开始进行Ⅲ类GPS着陆的可行性研究,这些研究将于1995年2月完成。FAA在GPS着陆的研究方面在世界上领先。尽管GPS着陆的适用性还有待证明,…  相似文献   

18.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选定用国际发射服务(ILS)公司的宇宙神-5-401火箭,在2005年8月10日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火星勘测轨道器”(MRO,又译为“火星侦察轨道器”,见封面图)。  相似文献   

19.
白延隆  白云 《国际太空》2009,(11):25-26
2009年6月18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月球勘测轨道器”(LRO)。6月23日,LRO进入月球轨道,开始进行到达主任务轨道之前的科学仪器的标校和测试工作;6月30日,LRO相机(LROC)被激活;  相似文献   

20.
星辰 《国际太空》2024,(2):10-11
<正>2024年1月19日16时00分,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简称VTVL-1试验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本次试验的飞行时间约60s,飞行高度约350m,着陆位置精度约2.4m,着陆速度约0.75m/s,着陆姿态角约0.14°,滚动角约4.4°,火箭着陆平稳,落点准确,状态良好,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