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着陆场是航天员返回的场地。着陆场担负着对飞船再入轨迹的捕获、跟踪和测量,搜索并回收返回舱,对舱内的有效载荷进行处置以及对航天员出舱后进行医监医保、医疗救护和紧急护送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2.
魏庆 《飞碟探索》2009,(11):54-54
为了使航天员安全可靠地着陆,载人航天工程必须建设返回用的着陆场。世界各国的载人航天器着陆方式各有不同,有在陆地、海上、机场降落之分。当然,飞船的着陆场不是像跳伞员降落地点那样,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画个圈,做个明显标志,跳伞员自己控制降落伞,落到里面就行了的。飞船着陆场的选择远不是这样简单,而且它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神舟一号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入轨后,地面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B寸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时,地面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北京时间凌晨3点41分,神舟一号飞船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飞船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小时.  相似文献   

4.
王朋 《太空探索》2013,(8):20-23
序曲中国载人航天返回着陆场有两个,主着陆场在内蒙中部四子王旗以北地区,副着陆场在酒泉发射场东部地区。到底用哪个着陆场,要看气象。6月24日傍晚,四子王旗,乌云遮天,一会儿电闪雷鸣,一会儿云移晴出,彩霞满天。任务总指挥部研究了主着陆场、副着陆场26日早上的天气预报,气象都好,决定按原计划:神舟十号飞船返回主着陆场。此时在太空飞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飞船组合体刚在澳大利亚上空完成轨道调整,此时的轨  相似文献   

5.
《太空探索》2012,(8):13
日前,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吴斌接受采访时表示:"为确保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安全返回,着陆场系统通过技术创新和硬件升级,首次实现了返回舱搜救全程北京中心与着陆场之间调度、话音和图像通信的连续不间断。"  相似文献   

6.
从神舟七号升空的那一刻起,着陆场系统便进入紧张的倒记时,分布在祖国各地的搜救队伍严阵以待,做好飞船随时返回的搜救准备工作。据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吴斌介绍,作为标志着整  相似文献   

7.
正神舟十号飞船返回前夕,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飞船着陆场迎来了一位满头银发的长者。负责接待的人听说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航天专家,便问道:"您是想看神舟五号的着陆点,还是神舟六号的?"——来着陆场的人基本都是这几个选择。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位老专家执意要看神舟一号飞船的着陆点。彼时距离神舟一号飞船返回已过去十几年,加上很少有人参观这一着陆点,以至于它的位置已经很少有人记得。  相似文献   

8.
神舟-7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由神舟-7载人飞船、航天员、空间应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七大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9.
□□神舟号载人飞船工程分为载人飞船工程大系统和载人飞船系统两个层次,前者由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航天员系统、应用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与通信系统和着陆场系统共7个系统组成;后者是7个系统之一,由结构与机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热控制、制导导航与控制、推进  相似文献   

10.
10月15日子夜,承担飞船回收任务的中国航天搜救部队,在夜色里悄然启程。空中的直升机,地面的搜索车辆一齐出动,向着飞船的理论落点进发,在草原深处又一次摆开阵势,张开双臂迎接中国第一名航天员的归来。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16日,美国宇航局国际空间站咨询委员会在一次会议上对外披露,今年4月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在运送3名航天员返回地面时曾在最终下落阶段出现部分失压问题,但并未危及船上航天员生命安全。飞船主降落伞在着陆场上空约8千米处打开时,降落伞系统的一个搭扣抽在了一条焊缝上,导致部分空气逸出,造成失压事件。  相似文献   

12.
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着3名航天员一飞冲天,开始踏上神秘的太空之旅。从这一刻起,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严阵以待,做好神舟七号飞船在任何情况下着陆的搜救准备。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9月17日13:34,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顺利发射进驻空间站2021年6月17日09:22,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拖曳着红色尾焰,以一往无前之势冲入霄汉。之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21时01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安全出舱,本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航天员第九次太空远征,也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自从6月5日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以来,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16日6时,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笼罩在苍茫的夜色之中,神舟五号飞船即将在这片名为“平安”的大草原上着陆。今天着陆场上人头攒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自主研制的多功能相控阵测量雷达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6.
正5月5日18时00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随后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等载荷送入预定轨道,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5月8日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返回舱成功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新飞船试验船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  相似文献   

17.
齐真 《国际太空》2016,(7):10-12
2016年6月26日15:41,由长征-7运载火箭搭载升空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简称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安全着陆。该缩比返回舱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此次缩比返回舱的成功回收,为后续新型载人飞船的论证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标志着我国载人深空探测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为未来载人深空探测任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宗河 《国际太空》2007,(12):28-32
嫦娥-1绕月探测工程由5大系统组成,即除了有嫦娥-1月球探测卫星外,还必须依靠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这4个系统的全力支持才行,一个都不能少.与载人工程相比,绕月探测工程少了航天员系统和着陆场系统.  相似文献   

19.
几年以前,一篇名为《飞船即将坠毁》的文章出现在各种报刊上,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1967年4月23日,苏联航天员科马罗夫在执行完联盟一号飞船飞行任务后,发现用于飞船着陆时减速的降落伞因故障无法打开,联盟一号将在两小时后坠毁。在科马罗夫生命的最后两小时,他平静的向地面指挥中心作了汇报,并与他老母亲、妻子和女儿挥泪诀别。最后全苏联人民在电视直播中,看到了科马罗夫因飞船坠毁而壮烈牺牲,整篇文章情节感人、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20.
5月18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执行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项目下第三次国际空间站正式货运补给任务的“龙”飞船返回地球,在太平洋上溅落,并被回收。飞船运回了超过1587千克货物。该艘飞船是4月18日由“猎鹰”9火箭发射的,两天后抵达空间站。“龙”是眼下唯一一种能把货物从国际空间站运回地面的货运飞船。俄罗斯的进步号、欧洲的“自动转移飞行器”(ATV)和日本的“H-2转移飞行器”(HTV)货运飞船虽能向空间站运送货物,但任务结束后就会在再入过程中被烧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