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航天员》2008,(3):34-35
实验志4实验进程45天~60天实验日期2008年1月13日~1月28日实验白描:实验结束的倒计时进入最后半个月。这个阶段为志愿者的"生理、心理综合反应期",一方面随着卧床实验的进展,志愿者免疫功能下降、下肢无力、头晕等现象日渐突出,同时实验即将结束、春节临近,志愿者想家、焦虑等负性心理越来越多。实验45天,21名志愿者全部都坚持下来了。最后15天呢?这是最后的考验也是最严峻的考验。所有的人都不希望倒在黎明前的黑夜。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10,(4):16-16
据人民网2010年6月21日报道,火星-500试验自6月3日启动人舱仪式以来,已进行两周。6名志愿者逐渐适应舱内生活。人舱头几天,主要开展了人体心肺系统功能研究。6名志愿者使用力量训练器、跑步机、脚踏车式测力器、握力器等特殊设备进行了体能训练项目。同时也进行了各种心理测试。通过俄罗斯提供的方法以及欧洲航天局提供的方案标准,对每个志愿者的适应能力以及整个团队的相容性等方面进行了评测。  相似文献   

3.
令飞 《航天员》2011,(2):34-35
2月23日,"火星500"的志愿者们结束了为期3天的"火星之旅",着陆舱从"火星表面"起飞。2月24日,着陆舱与主舱段对接,并开始为期3天的检疫隔离。2月27日,隔离期结束,两舱对接舱门打开,6名志愿者会合。3月1日,志愿者们开始了247天的回家之旅。登陆火星的回味在轨道舱停留期间,志愿者们用一款叫"Virtu"的软件(迭戈·乌尔维纳在日记中亲切地称之为"升级版的电视游戏")模拟火星情境。其中一个模拟的情节为:在载人飞船降落火星之前,驾驶火星车从基地出发,  相似文献   

4.
徐菁 《航天》2009,(9):25-27
2009年7月14日,为期105天的火星之旅地面模拟实验结束,6名志愿者从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的一个专门隔离设备中走了出来,3个多月来首次见到明媚的阳光。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9,(8):45-46
在莫斯科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进行的“火星500”火星飞行模拟项目第一阶段模拟于7月14日结束。参与这次105天模拟的6人机组已走出模拟舱。这6名志愿者中有两  相似文献   

6.
欧空局     
《航天员》2007,(1)
俄火星"选秀"结束五名幸运儿入选俄航局近日宣布,为"火星-500"地面模拟计划挑选志愿者的工作已经顺利结束。共有来自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五名志愿者被选中参加"火星-500"试验。该项研究活动将在俄科学院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所进行。被选中的五名志愿者将在一个密闭的试验舱室中"与世隔绝"地持续生活超过500天的时间,电子邮件将是他们与外界进行联系的唯一途径。由俄罗斯科学院主导制定的"火星-500"计划最长可能持续700天,将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据专家们介绍,用于模拟火星探测飞船的试验模块将由五个密封的舱室组成,总容积约550立方米,其中一个将用于模拟在火星表面的活动。这项试验的模拟内容包括:由地球飞往火星的250天旅程,三名航天员在火星表面持续活动30天,以及返航所需经过的240天。此前,共有来自22个国家的150人(包括16名女性)提交了希望参加"火星-500"模拟试验的申请。有两个名额被预留给了来自欧空局的试验人员。  相似文献   

7.
《航天》2011,(12):4-4
莫斯科时间11月4日14时,中国志愿者王跃和来自其他国家的5名同伴结束长达520天的往返火星与地球模拟试验,走出模拟飞船“返回地球”。至此,由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志愿者共同参与的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火星500”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5,(2):45-45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透露,征集6名志愿者进行载人火星飞行模拟试验的工作即将结束。他说,参加模拟的6名志强者均为男性。俄航天部门将与他们签署合同.合同中将注明参试条件和可能存在的危险。试验中.如志愿者不愿继续试验,可在任何阶段退出。试验预计于2006年在俄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进行.将持续500天,差不多跟载人火星飞行整个航程的时间相同。  相似文献   

9.
钱航 《航天员》2012,(1):46-47
2011年12月21日,第30长期考察组的3名航天员乘坐俄罗斯“联盟TMA-03M”飞船飞赴国际空间站。2011年的最后一飞结束了本年度世界载人航天任务,也开启了2012年世界航天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0.
天浪 《航天员》2010,(5):36-37
回首去日,可怕的不再可怕2010年9月13日,"火星500"计划的6名志愿者在试验舱里度过了第105个"飞行日",这项计划也顺利走完了它的第一程。无疑,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志愿者们自然想到了和"火星500"计划第二阶段(105天实验)的志愿者们曾聊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航天员》2008,(3):28-29
实验志1实验进程1-15天实验日期2007年11月27日-12月12日实验白描:此为实验的第一阶段,要求21名志愿者全部完成15天卧床实验;各实验项目能按照计划节点顺利完成。这一阶段通常为"人体生理反应的急性适应期",志愿者们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头晕、鼻塞、腰酸、心慌等现象。不少志  相似文献   

12.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08,(1):4-9
中国CHINA我国60天头低位卧床实验进展顺利本刊记者日前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获悉,由该中心组织、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香港中文大学参与的60天头低位卧床实验进展顺利。此次参与实验任务的科研人员多达100余名,涉及航天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21名志愿者经社会公开招募选拔而来,  相似文献   

13.
背后的故事     
《航天员》2008,(3):36-42
2008年4月29日上午,在一个安静,洒满了阳光的办公室里,我们喝着茶,与"地-星"一号实验技术负责人李莹辉研究员以及志愿者管理岗负责人景兴龙同志、唐国华同志开始了一次愉快的漫谈。从志愿者的招募谈到实验前期的管理,到实验过程、实验结束,三个多小时悠然而过。我对整个实验有了大致的了解,甚至他们所提及的志愿者都在我的脑海里建立起生动的形象。然而,我想说的是,这次生动有趣的漫谈,来源于这次成功的实验。这段关于志愿者的悲欢喜乐,交替着痛苦与坚强的节奏,这节奏里,则充满了所有工作人员用心血编写的温暖音符。这个原本是冷冰的实验背后隐藏着一些动人的情感,一些深沉的思索,还有一些大家都难以掩饰的骄傲与自豪。  相似文献   

14.
夜色笼罩的群山之中我躺于波心荡漾的湖面微风拂拭的月光洗涤着身上的尘埃我闭上眼睛生派出勇气去和天边的星辰对视那里有最美丽的梦境灿烂的星空啊让我遥想你的可是我自由的心让我心自坚定澄明的可是那如你一样恒久的信义2007年11月,由21名志愿者参加的中国首次中长期头低位60天卧床实验正式启动。这个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持、法国航天中心(CNES)、香港中文大学参与的大型实验以志愿者参与人数之多,时间跨度之长刷新了亚洲类似实验规模的记录,同时它的实施难度也意味着新梦想和高要求将给所有的参与人员带来一次综合能力的全面砥砺。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2010年的结束,21世纪的初章也落下了最后一个音符。旧的一年的终点也意味着新的一年的起点。回望2010,航天探索喜忧交织。我们为"北斗七星"闪耀太空、"火星500"实验启航欢呼,也为"罗老号"屡遭挫折惋惜;我们为嫦娥二号喝彩,也为印度GSAT-5P通信卫星的命运慨叹。探索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失败也从来不是终点。  相似文献   

16.
2011年2月12日,俄罗斯医学生物问题研究所对外发布,载有3名"火星-500"项目志愿者的登陆舱当天成功模拟在"火星"表面着陆。据悉,登陆舱内载有来自中国的王跃以及2名分别来自俄罗斯和意大利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17.
天浪 《航天员》2010,(6):38-39
舱内的时光如水一般流过,外人可能多已忘记,6名志愿者已经在那密闭的试验舱内坚守了6个多月了。 志愿者们经过半年"与世隔绝"的生活考验后,最初的新鲜好奇逐渐淡去,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心理支持团队都会加强志愿者的心理支持。中方心理支持团队除定期给王跃写信,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9,(1):46-46
欧空局选定的参加火星飞行任务模拟的4名志愿者去年12月11日在巴黎与媒体见面。作为欧空局载人航天署与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火星”500火星任务模拟项目的一部分,从2009年3月24日起,其中两人将与4名俄罗斯志愿者一起在设在莫斯科的一座隔离设施内生活和工作105天,以为将在2009年晚些时候开始的全面模拟做准备。全面模拟也将由6人参加,但封闭时间将达到执行载人火星探测所需的520天。这4人是从5600名报名者中挑选出来的.其中法国3人,德国1人。  相似文献   

19.
陈小春 《航天员》2009,(4):16-19
2009年3月底,莫斯科上空还飘着雪花,世界平添美丽与素净,显得越发可恋。 遥远的梦想,终于在眼前摊开。6名因探索太空的热情而相会的志愿者,别了妻儿,别了亲友,也别了身边来来去去的人影,一同走进这个隔绝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32(4):67-67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7月21日5点57分,"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及其4名乘员在经历了13天的太空之旅后,安全降落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这是航天飞机历史上第133次着陆,第26次夜间着陆。历时30年的美国航天飞机计划,随着其第135次任务的结束而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