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无人飞行动力装置的巨大发展已经给航宇应用方面的陶瓷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和现今已经或准备应用在高级喷气发动机高温部位的材料相比,陶瓷的耐高温性能要优越得多。但陶瓷是脆性极大的材料,在热应力或机械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破裂。过去,这一脆性问题使得航空发动机工程师们,即使在有人驾驶飞机喷气发动机静止叶片上也不敢采用陶瓷材料。现在,由于导弹和无人驾驶飞机为小型无人驾驶涡轮动力装置开辟了广阔市场,设计人员正在重新估价廉价陶瓷材料的高性能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先进结构陶瓷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回顾这段历程,足以了解整个研究思路的发展.文章将就先进结构陶瓷研究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即陶瓷材料的烧结和陶瓷材料的强化与增韧,进行简要的阐述,藉以探求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前驱体转化法可使用聚合物的成型加工工艺实现陶瓷材料的加工制备,在高性能陶瓷和复合材料制备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3D打印技术在陶瓷前驱体成型中的应用为制备复杂结构陶瓷制件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本文从3D打印硅基陶瓷前驱体树脂体系、打印技术及其应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3D打印制备SiCO、SiCN、SiC及含B、Zr等元素硅基陶瓷材料前驱体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指出了3D打印陶瓷前驱体面临的挑战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20多年来,航空结构陶瓷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研究出与氧化物、硼化物陶瓷性能迥然不同的氮化硅、碳化硅陶瓷材料,实现了较高强度、较高可靠性和较高的热震抗力,并且能制造出复杂的形状,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能合理地设计出复杂受力的零件。因此,重新激起了人们把结构陶瓷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兴趣。 一、航空结构陶瓷的性能特点 与高温合金相比,结构陶瓷的使用温度提高了200~250℃。在非冷却情况下工作温  相似文献   

5.
光学结构用陶瓷由美国NASA研究的低成本陶瓷材料可以代替铝、不锈钢及镍铁低膨胀合金,用于航空航天的光学机械仪器的构件。当这种陶瓷材料用作光学器件的支持材料时,尺寸稳定性好,且成本低,密度也低。这种支持材料用一种取得专利的料浆铸造法生产。料浆由陶瓷粉末...  相似文献   

6.
熊昌炳 《航空学报》1988,10(10):440-447
 本文就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的许多独特性能进行了综述。讨论了陶瓷发动机的发展情况及优点,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陶瓷材料的微观机理,产品的设计和力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新型的陶瓷发动机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相似文献   

7.
陶瓷材料超声无损检测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陶瓷材料超声检测的可靠性,近年来从陶瓷气孔率的检测、超声波在陶瓷材料中遇到缺陷的散射、瓷坯的检测、表面缺陷检测、陶瓷超声C扫描成像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8.
功能梯度陶瓷作为能够兼顾结构和功能的新型陶瓷材料,其材料组成和性能可以根据需要呈现连续的梯度变化,因此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克服了传统陶瓷制备方法在烧结变形及过渡界面明显的局限性,能够实现功能梯度陶瓷材料性能的区域可控制造。然而采用定工艺参数成形时,功能梯度陶瓷不同组分的性能无法同时达到最佳,因此就扫描速度对Al2O3–ZrO2梯度陶瓷中各比例复合陶瓷材料的影响规律展开了研究。在确定各比例复合陶瓷优选扫描速度的基础上,实现了Al2O3–ZrO2梯度陶瓷的变参数优化成形。结果表明,低速扫描条件下(200 mm/min、300 mm/min),α-Al2O3柱状晶定向生长倾向明显,但高ZrO2含量(质量分数)复合陶瓷材料宏观裂纹明显。扫描速度逐渐提高有助于晶粒尺寸减小,但过高的扫描速度(400 mm/min、500 mm/min)导致样件内部ZrO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各工业化国家近年来都致力于高性能陶瓷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所谓高性能陶瓷一般指如下三类: (1)氧化物陶瓷:主要指ZrO_2、Y_2O_3及高纯度Al_2O_3等。 (2)化合物陶瓷:主要指SiC、Si_3N_4、AlN、TiC等碳化物及氮化物。 (3)陶瓷基复合材料:目前日本正在开发的种类及系列很多。 陶瓷与陶瓷、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是陶瓷材料应用中的一个难题,世界各国在陶瓷材料研究开发中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日本在这方面也同样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工作,笔者在日本参加“国际新材料加工技术讨论会”期间,还参观了日本新材料展览会及有关的研究开发机构,现将收集到的有关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电磁波泄露和干扰成为普遍问题,迫切需要发展新一代高性能吸波材料。SiC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高强度、低密度、介电性能可设计等优异特性,是极具潜力的吸波型热结构材料。化学气相渗透和先驱体转化陶瓷法可实现陶瓷材料的微结构设计,是制备高性能吸波型热结构陶瓷的主要方法,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吸波型热结构陶瓷的设计与制备方法及其吸波机理。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轻质装甲结构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抵抗弹体撞击时的表面驻留性能,进而探索其抗弹性能,旨在丰富和完善陶瓷基复合装甲材料的抗弹机理。采用数模模拟方法对弹体撞击SiC-Al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驻留过程开展了深入研究,探索了复合材料的表面驻留行为,对比分析了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表面驻留过程中应力水平和损伤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面驻留耗能为845J,比B_4C、SiC、AD99Al_2O_3陶瓷材料分别提高约46.0%、30.2%、35.7%;完全损伤的复合材料仍具有较一般陶瓷材料更高的承载能力,延长其驻留持续时间;复合材料损伤演化形式与陶瓷材料差异较大,导致损伤耗能占总驻留耗能的比例达到23.9%,比陶瓷材料提高了2倍多。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原位生成钡长石为烧结助剂,研究BAS/SiC复相陶瓷的低温无压液相烧结工艺,制备高致密度的陶瓷材料。通过XRD、SEM及力学试验机等研究烧结温度、BAS含量对复相碳化硅陶瓷的致密化、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0℃温度下原位生成了BAS相,运用无压液相烧结法制备出了密度达到3.2g/cm3的BAS/SiC复相陶瓷;陶瓷中BAS以六方结构析出、SiC颗粒均匀分布;烧结温度不宜超过1800℃,温度过高将促使碳化硅颗粒长大,损伤陶瓷材料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当复相BAS/SiC陶瓷中BAS质量分数为30%时,弯曲强度达到413MPa,模量达到210GPa,断裂韧度达到5.03MPa.m1/2。  相似文献   

13.
防弹陶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志杰  吴燕 《宇航材料工艺》2000,30(5):10-14,23
综述了防弹陶瓷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两种典型的防弹陶瓷。对于Al2O3防弹陶瓷着重于复相结构的分析;对于B4C着重于烧结工艺及陶瓷性能方面的概述。并对防弹陶瓷今后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列举了几种较新的防弹陶瓷材料并提出了将纳米复相陶瓷用于防弹方面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防弹陶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防弹陶瓷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两种典型的防弹陶瓷。对于Al2O3防弹陶瓷着重于复相结构的分析;对于B4C着重于烧结工艺及陶瓷性能方面的概述。并对防弹陶瓷今后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列举了几种较新的防弹陶瓷材料并提出了将纳米复相陶瓷用于防弹方面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陶瓷材料超声检测的可靠性,近年来从陶瓷气孔率的检测,超声波在陶瓷材料中遇到缺陷的散射,瓷坯的检测,表面缺陷检测,陶瓷超声C扫描成像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6.
高熵陶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熵陶瓷是一类新兴的陶瓷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从高熵陶瓷的定义出发,通过概述固相反应法、前驱体热解法以及放电等离子烧结法等高熵陶瓷制备方法,介绍了合成高熵陶瓷的工艺流程;并且详细阐述了近年来高熵氧化物、高熵碳化物、高熵二硼化物等体系的高熵陶瓷的研究成果,对不同体系的高熵陶瓷的特点和应用前...  相似文献   

17.
多孔陶瓷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多孔陶瓷材料传统的制备工艺方法,比较了不同方法之间的优缺点。列举了获得特殊孔结构的新型工艺方法,这些方法均能明显地改善多孔陶瓷的性能。概述了多孔陶瓷的力学性能、渗透性、隔热性能等的表征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和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实验研究和批量生产实测数据,指出通过改进配方,成型和烧结方法等,能有效地提高陶瓷材料机械强度,这不仅对生产装置瓷具有意义,而且对生产结构陶瓷和高压,大功率电子元件用陶瓷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波元件基片等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工程结构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抗氧化、抗腐蚀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电子、能源交通等领域,成为经济和国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支撑材料.但是由于陶瓷本身的脆性使其加工性能差,难以制成尺寸大、形状复杂的构件,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与发展.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室温强度、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与陶瓷材料在性能上形成了一种明显的互补关系.将两种材料结合起来,就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良性能,制造出满足要求的复杂构件,不仅能够降低成本,对陶瓷与金属材料的应用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陶瓷与金属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得二者之间的连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1-3].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量的正交试验,研究陶瓷材料在低速下的磨削性能,优化陶瓷磨削参数,对于丰富陶瓷磨削理论,指导实际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