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现代小卫星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留根 《上海航天》1999,16(6):47-48,55
为了区别早期发射的小型卫星,目前的小型卫星统称为现代小卫星。这种卫星在“沙漠惊雷”,“沙漠之狐”和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战争中起到了异乎寻常的作用。简要分析了现代小卫星的概念、发展前提,发展趋势和模式等,并对发展小卫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2005年5月5日,印度成功地用“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发射了“印度遥感卫星”(IRS)P5(又称“制图星”1)和一颗供无线电爱好者使用的小卫星,使印度遥感卫星计划步入一个新阶段。重15郾吨的该卫星可发回分辨率25郾米的三维照片,提高绘图的精确性,并用于资源评估和灾害监测,对印度  相似文献   

3.
《卫星应用》2010,(2):63-63
西班牙卫星AG1是第一颗采用“小型静止卫星”平台的卫星,是为西班牙卫星公司研制的,将携带20个Ku和3个Ka频段转发器,预计在2012年发射。  相似文献   

4.
张立华 《航天器工程》2004,13(3):59-67,42
随着小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卫星研制任务大大增加,要“快、好、省”地完成小卫星的研制任务,公用平台技术成为关键。本文论述了小卫星公用平台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形成的几个典型的小卫星公用平台,对其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发展我国小卫星平台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4,(5):3-4
北京时间4月18日23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试验卫星”1号和搭载的“纳星”1号科学实验小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6.
不断变化的世界政治和军事重点已对航天部门的财政预算带来的巨大压力。由于财政压力再加上微电子器件的开展,已促使较小卫星的使用作为“更快、更省、更好”地实现航天任务的手段,其也是对常规的大型卫星系统的补充。然而,负担得起的小卫星需要完全不同的途径确立空间工程技术。自1979年以来,英国萨里大学已为小卫星探索了成本有效的卫星工程技术,并且研制了一系列高度完善的、并不昂贵的“微型卫星”,每颗造价约300万  相似文献   

7.
以实践五号为代表的小卫星,其研制计划流程有所创新,卫星研制分为方案设计、正检星研制和正样星研制三个阶段。在充分借鉴实践五号卫星研制计划流程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灾害与环境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有效载荷的不同组成特点,并对时间和经费投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以“并行”代替“串行”研制方式的比较合理的研制计划流程。  相似文献   

8.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3):105-105
2008年4月28日,在印度斯里赫里戈达航天发射场,一枚印度PSLV-C9火箭搭载10颗卫星发射升空。10颗卫星包括印度的CARTOSAT-2A遥感卫星和“印度迷你卫星”(IMS-1),另外8颗纳卫星分别由加拿大和德国等高校、研究院建造,按照与印度Antrix公司签署的商业协议执行发射。每颗纳卫星的重量约为3~16kg,共50kg左右。  相似文献   

9.
卫星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卫星设计的发展趋向,目前存在传统的单任务逐个分系统设计、多任务模块化设计加公用舱和“小卫星”设计三种方法。多功能结构、纳米技术与微机电系统、分布式卫星系统是将来变更卫星设计的有潜力的技术。科学卫星与商业通信卫星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反卫星卫星几乎是跟卫星同步发展起来的,俄罗斯既是最早发展卫星技术的国家,也是最早发展反卫星卫星技术的国家。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小卫星的出现而发展起来了小卫星编队。小卫星编队的目的是用编队分布式概念来实现通信、侦察和导航等任务,进而用若干个小卫星虚拟一个大卫星。小卫星编队和反卫星卫星产生于不同时代和不同目的,本来是不相干的问题,却出现了巧合。笔者认为,反卫星卫星是小卫星编队的一种特殊应用,小卫星编队的关键技术是反卫星卫星技术的基础,可以说,掌握小卫星编队技术的国家,就具备了反卫星卫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环境减灾-1A、1B卫星在轨测试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星业主单位国家减灾委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在轨测试工作,并首次引入了卫星应用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在轨测试完成了预定的测试内容,各项指标均满足<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研制总要求>的规定,且卫星数据在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及环保应用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2.
子力 《中国航天》2007,(4):10-13
(1)“阿尔及利亚星”(Al-SAT)1 “阿尔及利亚星”1是一颗微小遥感卫星.2002年11月由俄宇宙号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升空。萨里公司是根据与阿尔及利亚国家空间技术中心(CNTS)的一项诀窍与技术转让计划研制该增强型微小卫星的。“阿星”1是CNTS阿尔及利亚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的第一步。该卫星计划由卫星、设在阿尔及利亚阿尔泽的任务控制中心和在萨里公司进行的阿方技术队伍动手培训工作组成。  相似文献   

13.
林来兴 《航天》2012,(5):32-33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不管现代小卫星有多少优点,同样也存在某些缺点。比如:单颗小卫星有效载荷质量和功率有限;对单点故障敏感;短期运行寿命和高风险;难以找到廉价可行的发射工具(相对大卫星而言,每千克发射费用高)。如何扬长避短呢?在应用上,通过采用分布式空间系统,就能克服小卫星的种种弓§点,让小卫星应用焕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9,(6):46-46
印度于当地时间4月20日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采用“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CA型火箭发射了“雷达成像卫星”(RISAT)2侦察卫星以及安娜大学的“安娜大学星”(ANUSAT)小卫星。“雷达成像卫星”2重约300公斤,有效载荷为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配备有抛物面形雷达天线.寿命为3年。它不受光线和天气条件影响,能透过黑夜、云层和伪装进行侦察。卫星轨道高度约为550公里,倾角41度。据报道.卫星研制工作得到了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下简称环境减灾星座)是我国首个以防灾减灾和环境监测为应用目的的小卫星星座,应用环境减灾星座构建干旱遥感监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HJ-1A、1B卫星遥感器数据,分析其适用的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选择辽宁省阜新市作为研究区,实现了基于HJ-1B卫星宽覆盖多光谱CCD相机数据的垂直干旱指数监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环境减灾星座数据可以有效地实现干旱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16.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7,(7):44-46
日探月卫星“辉夜姬”8月发射;欧空局签发静地小卫星平台合同;诺格中继卫星成“寿星”;美私营火箭可能为日本公司运送宇航员  相似文献   

17.
小卫星与国际灾害监测星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9月27日,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制造的3颗小型对地观测卫星由俄罗斯的宇宙3M火箭送入预定轨道,与先期发射的“阿尔及利亚星”(ALSAT)1小卫星共同组成了国际灾害监测星座(DMC)。  相似文献   

18.
江山 《航天》2012,(9):13-13
作为换取以色列国防部采购意教练机的一项补偿方案的一部分,意大利国防部正在从以方购买一颗高分辨率光学侦察卫星,价值超过1亿美元。这再次显示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间有关侦察卫星分工协议的脆弱性。按照这种事实上的专业分工安排,法国要负责光学系统,而意德两国则专门发展雷达侦察卫星。从以方采购光学卫星的决定似乎也与意航天局发展“光学成像与监视系统”(0PSlS)的规划相抵触。0PSlS项目是要为意国防部门研制国产光学侦察卫星。德国和意大利都已发射了雷达卫星星座。意由4颗卫星构成的“地中海天宇”系统则兼顾军事、商业和民用用户。意方要购买的卫星将具有优于1米的地面采样距离,性能可能接近于以色列2009年发射的“地平线”9光学侦察卫星。该卫星将会采用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改进型多用途卫星”2平台。该公司雷达和光学侦察卫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尺寸虽小,但性能很高。它研制的“地平线”系列光学卫星和“技术合成孔径雷达”雷达卫星发射重量在300千克上下,可由欧洲新型“维加”火箭送人低地轨道。  相似文献   

19.
“北京一号”小卫星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航天界兴起了发展小卫星的热潮,特别是小卫星星群或星座的发展,将取代部分现代大型应用卫星的功能。文章提出并总结了图像综合品质评价技术指标,对中国的“北京一号”(DMC+4灾难监测星座)小卫星图像进行评价,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几个方面对中国“北京一号”小卫星图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夏光 《航天》2011,(7):28-29
如果将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名片,那么,“北斗”(COMPASS)代表中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代表美国,“伽利略”(Galileo)代表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代表俄罗斯,“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代表日本,“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1RNSS)代表印度。而2011年5月18-20日在上海世博中国馆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