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用一种进口囊体材料,采用室外自然老化的方法对系留气球囊体材料本体开展老化试验研究,对自然老化前后囊体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方法检测老化前后囊体材料的微观结构变化。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囊体材料纤维结构有序性在自然老化条件下有所减少。XRD和DSC也表明了承力纤维层存在应力诱导结晶。  相似文献   

2.
平流层飞艇囊体气密层材料及氦气透过聚合物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臻璐  王小群  杜善义 《航空学报》2009,30(9):1761-1768
 平流层飞艇是一种依靠主气囊充满轻于空气的气体的浮力在18~24 km高空工作的重要的低速近空间飞行器,飞艇囊体气密层材料的气体阻隔性能特别是对氦气的阻隔性能是确保平流层飞艇正常工作和延长驻空时间的关键技术。在介绍飞艇气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平流层飞艇对囊体材料性能的要求,重点分析了对组成层压结构囊体的气密层材料的性能要求和选材依据,并对气体透过聚合物薄膜的一般过程和机理进行了阐述。详细归纳了国内外对用做浮空气体的氦气透过聚合物的研究现状,指出高阻隔气密层材料的国产化是中国发展平流层飞艇所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充气囊体在较高气压下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大变形特征、且囊体为柔性结构变形测量困难的问题,采用非接触式全场应变摄影测量系统,测试了充气囊体在不同充气压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得到了充气囊体表面不同区域薄膜应力随囊体尺寸、充气压力变化规律,验证了充气囊体在载人条件下的承压安全性,并得到了不同尺寸充气囊体的压力容限。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双囊体飞艇布局方式对飞艇气动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常规单囊体飞艇和双囊体飞艇两类几何模型和气动模型,从攻角变化和囊体距离变化两方面对布局方式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囊体飞艇较单囊体飞艇有更大的升阻比;双囊体飞艇在囊体不再相交之前,迎角小于14°时,气动性能达到最优.研究结果可为大型混合式飞艇的发...  相似文献   

5.
系留气球囊体外形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于约束的Kanikdale修正算法,以及一套用于确定尾翼尺寸和系留缆绳外形的方法,并借助基于GA的GADO优化器,对系留气球囊体形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材料组合方式生成的囊体,其有效载重能力能够提升6.5%左右。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系留气球囊体材料光老化的影响因素和机理,采用氙灯老化试验对囊体材料进行了抗老化性能研究,并测量了光老化试验前、后的断裂强度,确定了本体材料和热合连接件光老化后的断裂强度损失率,为系留气球的环境适应性和安全设计与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平流层浮空器保压指标对驻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面保压试验是综合评估囊体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其设计指标将影响平流层浮空器总体驻空高度与时间的变化范围。以球形超压平流层浮空器为例,建立了驻空高度运动学模型、热力学模型及基于微孔损伤的氦气渗透模型,综合考虑驻空过程中力、热耦合引起的浮空器内部氦气压力、温度和质量等的实时变化,以囊体材料微孔当量直径为桥梁建立了平流层浮空器地面保压指标与驻空高度、驻空时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定量分析不同保压指标下浮空器驻空性能的变化情况,提取影响规律,为保压指标的合理设计提供总体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减小阻力,提高整个飞艇的气动性能,针对某双体飞艇囊体的长宽比、宽厚比和最大截面位置三个主要外形参数,采用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囊体气动外形优化设计,以CFD数值计算技术的结果为基础,共进行了15次试验。优化前,囊体零升阻力系数为0.029 8;优化后,其零升阻力系数为0.027 4,减小了8.76%,巡航状态升阻比增加了5.25%,整个飞艇的气动性能得以较大改善,也证实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基于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法的双体飞艇囊体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不但考虑了外形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且计算量相对较小,计算结果的精度和可靠度较高,可以快速准确地优选出囊体外形参数的最优组合,具备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全新的复合材料损伤检测技术手段,红外热波无损检测在飞机复合材料检测与分析中的应用已日趋广泛.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基于物体的热辐射特性,通过红外热像仪记录材料表面温度场因内部损伤与基体材料的不同热特性所导致的不同变化过程,再由其对应的红外特征图谱来判别材料的内部损伤.  相似文献   

10.
对柱式回转装配体的组件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类组件的结构特点,确定了各类组件在回转装配体的展开过程中的需求,针对不同类型组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展开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柱式回转装配体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展开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方便地将柱式回转装配体组件正确定位在展开后的位置,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碳陶(C/SiC)刹车材料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刹车材料,具有密度低、耐高温、摩擦性能高且稳定等优点,在高速列车、飞机等高能刹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刹车材料是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纤维预制体结构对材料的热物理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针对不同预制体类型,对C/SiC刹车材料的制备、微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系统介绍。同时,介绍了C/SiC刹车材料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浮空飞行器又简称为浮空器,它是一种轻于空气的飞行器,其主要特点是具有体积巨大的囊体.现代浮空器囊体内充填轻质氦气,依靠囊体在空气中产生的浮力克服其自身重量.  相似文献   

13.
使用不同织造方式(二维机织,法向增强2.5维机织和三维五向编织)制备了3种SiC纤维预制体,采用树脂转移模塑(RTM)和聚合物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了SiC_f/PyC/SiBCN复合材料。观察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测试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压缩强度等力学性能,探究不同预制体结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同一预制体结构在不同方向的纤维分布不同导致材料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不同预制体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讨论材料中的缺陷情况及其对材料结构的影响;针对某型号产品FG01-11喷管上绝热层材料的不同特点,应用相应的无损探伤手段进行检测;最后着重讨论了该复合材料与金属壳层粘接以后,用超声波检测其胶接质量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焊接接头简化为夹层材料裂纹体模型,通过实验及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均匀材料和具有力学不均匀性的夹层材料裂纹体中心裂纹试件中疲劳裂纹的扩展规律。发现疲劳裂纹的扩展不但取决于裂纹尖端处材料的性质,而且还受裂纹尖端附近材料力学不均匀性的严重影响;不均匀体裂纹尖端的塑性区、应力应变场与均匀材料裂纹体显著不同;力学不均匀性对疲劳扩展寿命影响的本质在于力学不均匀性对疲劳裂纹闭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编织工艺和材料细观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一种微胞体划分技术,细观结构复杂的单胞体被划分为两类结构简单的微胞体有规则的集合;对每类微胞体分别求出其各自的等效弹性性能,不同的微胞体在有限元分析中被认为是不同的均质材料,建立了基于微胞体划分技术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三维四步1×1矩形编织复合材料的有效力学性能进行了预测,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空学会材料工程分会材料性能表征与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于1999年11月19~22日在广州阳江市召开了金相新技术研讨会,有50余人参加会议,正式代表41人。大会宣讲了10篇论文。颜鸣皋院士作了题为“开展航空材料应用研究的几点意见”的报告,全面论述了材料研究领域应把握的方面,受到代表的欢迎。会上重点介绍了彩色金相技术在高温合金和钢中的应用情况,证明用物理和化学方法使不同材料组成相显示出不同颜色,进而区分和鉴定这些相是十分有效的。会上还介绍了最近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专著《高温合金与钢的彩色金相研究》一书。在新技术展示…  相似文献   

18.
卢子兴  王嵩  李忠明  芦艾  刘静 《航空学报》2006,27(5):799-804
针对不同空心玻璃微珠填充比的聚氨酯复合泡沫塑料进行了宏观压缩实验,研究了材料的准静态压缩性能。讨论了微珠与基体粘接界面质量以及微珠内外径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发现界面粘接不良导致了材料性能的下降,并基于Mori-Tanaka方法和幂函数模型对不同粘接状况下材料弹性模量的上下限进行了预测。此外,还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材料形貌,并进行了细观压缩实验,观察了表面胞体的变形和失效情况,从而对这类材料的变形和破坏机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外研制中的平流层飞艇主要有展开式、多节囊体式和单艇体式三种方式,文章介绍了三种方式各自的优势和关键技术,可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固体发动机ICT断层图像构成的体数据场规模大、空体素比例小,现有的光线投射加速方法效果不明显,并且在其三维可视化故障诊断中,不是体数据场中的所有信息都对内部故障检测有意义,三维重建出所有体数据大大增加了计算量.为此,提出一种在同体发动机体数据分割基础上的光线投射加速方法.该方法利用分割结果,建立分割信息体数据场,结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