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精密加工技术及微系统制造技术是新一代航空飞行器及其它武器装备发展的关键技术,根据新型机载设备精密、轻量、微型、综合以及多样化的发展特征,开展适应于多种材料(例如特殊光学材料、红外材料、超高强度材料等)、多种产品(例如精密偶件、导引头、导航制导精密零部件、微光  相似文献   

2.
精密加工是机械制造行业的重要基础,航空机载设备精密加工具有精度高、难度大、工艺复杂等特点,研磨与抛光技术更是精密加工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2种加工方法,将研磨与抛光加工技术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解析,提出几种研磨抛光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总第153一158期)·编述.l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搞好 科研成果商品化工作No.12航空电器微小零件的制造特点N匕.1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航空机载设备制造业No.24以可靠性为中心,提高航空电子产品的质t NO.25加速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的发展NO.36振兴模具行业之我见N6.37坚持科技进步.为实现“科技效益型”企业而努力No.48发扬创业精神努力发展航空附件No‘59关于制造技术的投人Nbj10提高制造技术水平是件大事No.6 ·精密加工。1国外微细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其在航空 机载设备制造中的应用N心.12激光陀螺反射镜基片精密抛光技术的研究No.13…  相似文献   

4.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系中航工业所属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研究所,是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精密制造技术航空重点实验室和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主要承担航空机载设备精密制造和精密检测技术及其设备的研制和开发。研究所在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设备,惯导测试与运动仿真技术与设备,数控三坐标测量机技术与设备,精密检测技术与设备,环境试验技术与设  相似文献   

5.
(总第147~152期)篇名期号姓名页码栏述专综,山4,‘4凡乙4凡石,‘1﹄月」,山,自5 472亡、︸叹︺参观苏联航空工艺材料研究院、所后的几点感想苏联航空仪表工艺院一誉2以减】年航空机载设备制造行业展望提高制造技术水平为航空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加速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图形学的进展及发展方向航空电子小型化技术的发展为把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航空 机载设备制造技术中心而努力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部分专家谈有关领域技术发展军民结合结硕果民品科研谱新篇关于企业发展制造技术几个决策的思考浦林…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内外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现状 ,展望了 2 1世纪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发展我国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以F—22战斗机为例,综合分析了第四代战斗机机载设备中一些关键产品的主要制造技术。如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航空微电子制造技术、光电及微型传感器制造技术、新型特种材料构件制造技术以及精密复杂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从中反映了美国发展这些关键制造技术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技术述评团结奋斗 开拓创新 建设制造强国 1- 17电火花加工最新技术进展 1- 43新一代运载火箭 2 - 17新一代运载火箭箱体材料的选择 2 - 2 2关于中国航空企业实施先进制造模式的思考 2 - 2 8先进制造和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上 ) 3- 17高效柔性制造技术的特征及发展 3- 2 0HSM在航空制造业中的应用 3- 2 5发展我国制造业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4 - 2 1先进制造和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下 ) 4 - 2 6磨削磨料加工技术的最新发展 4 - 31组合机床行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4 - 41功能陶瓷超精密加工技术 4 - 6 3机械产品快速响应设计 /制造的关键技术及…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机载设备材料与热工艺的现状,根据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中心(简称“中心”)第二次理事会的决定,航空机载设备材料与热工艺专业委员会已于1989年11月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机载设备材料与热工艺专业委员会是“中心”直接领导下的材料与热工艺专业技  相似文献   

10.
解决功率轴花键磨削烧伤的技术途 技 术 述 评 径 4-46 日本高性能陶瓷材料的连接技术1—22 航空微电机整体绝缘技术的实践 加速枪钻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1—30 与讨论5一3() 民机适航性、生产许可证对热处理。异形弯曲件展开计算一例5一41 车间技术改造的影响1—38 航空液压作动筒设计、制造与测试 激光表面热处理的现状及其进展2—1 中的若干问题5—46 lP外新型飞机材料应用技术进展 2—16 活门偶件精密加工 6一]6 工程陶瓷烧结新技术2—20 对飞机零件机加工序卡片设计之浅 日本新材料制造技术近况3—23…  相似文献   

11.
(总第159~164)新.寄谙加速发展步伐开创航空机毅设备行业新局面·绝述·l从机载雷达的发展粉精密制造技术NO.l2机毅留达制造技术的特点N0.13抓住有利时机再上新的台阶N0.24三坐标测t机新技术新产品N0.25加速培养专业技术带头人的捷径N0.26增材制造法—M刀收技术刊0.37加速航空机载设备行业的建设NO.38制造理论的新发展刊0.4.59加速新产品开发发挥企业内在潜力卜0.4ro航空电子综合系统在中国的实现NO,5n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速发展N0.612军民结合型企业技术进步探讨NO.6·摘密加工。1电致伸缩位移器件用于电火花细徽孔加工NO.l2柱塞泵…  相似文献   

12.
当前,微细加工技术是各先进工业国家竞相发展的制造技术。本文在综述国外微细加工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该技术在航空机载设备元器件制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是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中心理市长.文中回顾了该所从进行一般的航空工艺与测试技术研究发展成为从事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研究的一个中心的历史.并展望了今后5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0月19日,三○三所成立40周年日。40年,一段艰难而漫长的岁月。穿过40年风云变幻的征程,经历了40年艰苦卓绝的考验,我们三○三人写在大地上的是一串串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闪光足迹;印在世人眼中的是一幅意气风发、勇立潮头的豪迈英姿;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创业、团结拚博,开拓进取的壮大之路……我所是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中心、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国防1016计量站所在地,承担着国防领域中精密、超精密加工和测试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和攻关任务。因此,我所不仅…  相似文献   

15.
◇精密加工基于超声研磨的超精密加工………………………………(1)精密加工中非球面工件面形精度的在机测量……………(1)基于小型三坐标测量机的机械研究………………………(1)超光滑表面清洗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2)激光陀螺超光滑反射镜基片的光学加工和检测技术……(2)光纤连接器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3)智能材料在微机械中的应用及发展………………………(3)超精密车削表面三维微观形貌仿真及特征分析…………(4)卫星轴承钢珠精化技术研究………………………………(4)基于AFM电场诱导氧化的纳米加工…  相似文献   

16.
精密偶件在航空、航天、航海等先进武器系统中应用广泛,本项目主要是提高偶件加工精度,从而解决偶件类零件装配的互换性及可靠性。项目在精密偶件的超精密加工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在精密偶件的加工装配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超精密外圆磨床采用天然花岗石,导轨、砂轮轴、头架等均采用高强性、高阻尼液体静压轴承技术,加工工件圆度可达0.1~0.3μm。精密偶件超精密外圆磨床  相似文献   

17.
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第三次理事会议于1990年4月3日至6日在303所召开,会议期间同时召开行业刊物《航空精密制造技术》第一次编委会,部、研究院、机载设备总公司、科技公司、航空学会的有关领导、“中心”理事和《航空精密制造技术》编委共7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有关领导对“中心”工作和《航空精密制造技术》的编辑出版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中心”成立二年来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对“中心”工作的  相似文献   

18.
创刊词     
在航空航天部、部机载设备总公司、部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支持和关怀下,经过认真的酝酿和筹备,一个面向整个航空机载设备制造行业的刊物——《航空精密制造技术》今天和大家正式见面了。在这里我们向读者、作者及关心和支持这个刊物的各级领导和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本刊是在原三○三所主办的《航空精密机械工程》和机载设备制造技术中心主办的《机载设备制造技术》两个刊物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其宗旨是宣传、交流和推广航空机载设备  相似文献   

19.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通讯员工作会议于1990年5月7日~10日在北京三○三所召开。来自航空机载设备厂、所、院校29个单位的3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是本刊首次通讯员工作会议,目的是进一步明确办刊宗旨、刊物的专业范围和通讯员职责,正式建立《航空精密制造技术》通讯员网,落实刊物的组稿计划。会议对部、院、机载设备总公司、各有关厂、所、院校领导对刊物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表示衷  相似文献   

20.
航空工业创建四十周年之际,《航空精密制造技术》编辑部先后采访了部科学技术研究院张耀常务副院长(右照片)和中国航空机载设备总公司杨燕生总经理(下照片)。他们对刊物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