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科学学报》2005,25(2):160-160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成像光谱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于2004年12月10日至1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海洋局、高等院校、部队和中科院等10个单位40名代表,匡定波、薛永祺、童庆禧、潘德炉四位院士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30篇论文,内容涉及成像光谱技术及应用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1月20日至25日在广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科研、教学、研制、设计等36个单位60名从事空间探测工作的科技人员,会议期间,正来我国访问的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代表团4人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3.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于 2000年 10月 12—17日在山东曲阜召开.来自全国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代表 100余人参加大会.在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中,共宣读论文 130篇,学术内容覆盖了日地空间物理的绝大部分领域,参加大会的有关部门包括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海洋局等所属的高校和研究所16个单位. 会上同时举行了国家“九五”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地空间灾害性扰动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项目“地球磁层环境的全球变化过程及其效应”,“极区高空物理观测及研究”,以及围绕当前日…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主办的“第五届空间环境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于2008年11月15—16日在厦门胜利召开。来自全国20多家研究单位和10多家用户单位的130余位空间环境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特邀报告6篇,大会报告15篇,专题报告30篇,展示论文38篇。  相似文献   

5.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于2000年9月中下旬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各有关研究所、航天科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总参谋部大气研究所、总参谋部跟踪与通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信息产业部、54所、北京川页电气公司等单位共计 84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本次学术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 60余篇,并编辑出版了《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 本次学术会议主要对我国在卫星探测、气象卫星发展、火箭探空航天技术领域所取得…  相似文献   

6.
航天简讯     
1997年美国航宇局空间预算项  目经费/亿美元航天飞行 航天飞机  31.509 有效载荷  2.718 航天飞机-和平号对接 飞行  1.382 “阿尔法”空间站  18.02科学、航空与技术 科学卫星  18.573 微重力与生命科学  4.9...  相似文献   

7.
高空气球工作和学术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联合召开的高空气球工作和学术会议于1994年4月12日至14月在北京举行.会议就高空气球科学探测和实验及高空气球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并对维持、发展我国高空科学气球事业的有...  相似文献   

8.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于1999年11月28-12月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第十二次学术会议.来自22个单位的88名同志参加了会议.大会根据到会代表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大会交流、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代表们在大会上所做的学术报告,其内容广泛而深入,它包括20世纪世界在空间探测和航天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的回顾;在空间探测各领域,包括卫星地面支持系统,气球和火箭探测、卫星探测以及地面探测等方面的技术、方法、应用的深人研究和情况交流.反映了我国空间探测事业新近所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成…  相似文献   

9.
509号轰炸组1947年在罗斯韦尔创建了509号轰炸组。1996年9月1日我有幸作为鲍比·司格特上将及其夫人特里的客人参加了在亚利桑纳的图森举行的509号轰炸组联欢会。当时我还没有看到1948年那些军事文件 ,所以仍幻想能从这次联欢会上了解一些有关罗斯韦尔事件的情况。会前我曾给与会会员发出了七百多封信 ,希望找到证人 ,结果却大失所望———只有两位打来电话 ,而且也没帮上什么忙。他们以前都是509号轰炸组的机械师。其中一位说曾在克物兰空军基地见过一幕有趣的飞碟景象。另一位则声称在1947年事件之前曾观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宇航学会首届学术年会干2005年12月6日至8日在广西北海举行,300多位航天界及遥感、测控、航天医学等相关领域和大学,中科院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汇聚一堂,互相切磋交流,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1.
第四届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于1999年9月21-24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会议由微重力科学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攀登95预-34项目专家委员会、中国科技开发院(厦门)主办.会上宣读与交流论文100篇.主要内容包括:微重力环境下基础物理研究,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和物理化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物科学与技术,微重力实验及诊断技术等.充分展示了我国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会议促进了微重力科学界不同领域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除老一辈的科技工作者外,本次会议的一…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化学与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陨石学与天体化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六届全国陨石学和空间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9月26-10月3日在广西北海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40余人,提交会议论文20多篇.到会代表就陨石学、天体化学和空间化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科学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展示了我国在陨石学、表面化学和空间化学等领域自1995年以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今后可能的研究热点和方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展望.第六届全国陨石学和空间化学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3.
第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24日至10月29日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主持,委托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筹办.会议得到了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会议共有来自23个单位的132名代表参加.这些单位是:中国科学院的技术开发局、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地球物理所、大气物理所、武汉物理所、紫金山天文台、陕西天文台、北京天文台、生物物理所、电子学所、物理所,  相似文献   

14.
《太空探索》2015,(4):17
<正>为了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拟于2015年9月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德航天企业对接会"和"中荷航天企业对接会"也将同期举行。年会将以大会报告和专题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云集我国航天领域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的领导、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学者,探讨航天发展的难点、热点及关键技术,内容将涵盖空间技术、空间科学和空  相似文献   

15.
长征 《国际太空》2011,(11):53-53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承办,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协办的第24届中国空间探测技术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10—12日在古城西安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各院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单位的110余位参会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国际太空》2016,(4):86
各有关单位、专家、学者:随着我国空间电子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拟定于2016年9月中旬在西安召开2016年空间电子学学术年会。本届年会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有效载荷技术专业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通信与导航有效载荷专业组、中国宇航学会空间电子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空间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学会空间电子学分会承办,现面向国内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9月21日-23日,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空间法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王礼恒院士,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间法学会副理事长杨长风,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石泉,外交部军控司参赞马升琨,国家国防科技与工业局系统工程一司副司长张宝红,德国航天局执行理事格尔德·格鲁珀博士等16位德国航天机构及企业代表,以及来自中国航天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校、部队等有关单位的3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了开幕式。王礼恒院士、杨长风副理事长、刘石泉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10月13日至17日在烟台召开了空间环境模拟技术讨论会。有15个单位47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五天的讨论会交流了29篇技术报告。会议分“空间环境模拟技术和宇航器的环境试验规范”、“宇航器磁环境及磁试验设备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科学研讨会于2002年9月2至7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国家航天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极地研究所、浙江大学以及潍坊学院的代表共75名.会议的主题为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会议首先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就双星计划科学应用分系统的进展情况、目前空间物理方面的一些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主要结果和发展趋势做了报告.报告内容主要集中在太阳风与磁层的相互作用、磁层亚暴和磁暴的触发机制、资源1号卫星高能粒子辐射事件及磁层与电离层耦合、亚暴期间空间电流体系、磁层粒子的来源及电离层上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会议于1992年11月7日—15日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索溪峪招待所召开。 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高能物理所、遥感卫星地面站、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二炮四所、航空航天部508所、航空航天部501所、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长春地理所、武汉物理所、微电子中心、地球物理所、中国工业经济协会、空间学会办公室等16个单位的5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