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近年来,美、俄、英、法等军事大国重申战略弹道导弹是实现战略威慑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竞相开始规划和研制新一代战略力量。2006年,美国继续改进“民兵”3和“三叉戟”2D5战略导弹,开始下一代战略导弹的研究,并启动常规远程导弹的研究。俄罗斯加快了新型战略导弹的研制和部署力度,公路机动型“白杨”M正式进入部署阶段。法国新型潜射弹道导弹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英国也加紧规划下一代战略威慑力量。此外,印度、朝鲜等发展中国家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已先后进入飞行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2.
美国洲际弹道导弹的潜在问题和发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空军的洲际弹道导弹力量现有作战基地3个,导弹550枚,核弹头2000枚,总当量5.54亿吨,是美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威慑战略的主要支柱之一。为在21世纪头几十年内继续维持这支战略核力量,美国有关专家和部门最近对空军现有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潜在问题和发展选择,进行了较详细的评估。一、美国洲际弹道导弹潜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有关评估报告,美空军现有洲际弹道导弹潜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三个:1.导弹作战能力随岁月日趋减弱装备MK-12弹头的200枚民兵3导弹于1970年开始部署,已服役29年2装备MK一12A弹头的30O…  相似文献   

3.
正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近日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战略导弹部队新闻发言人表示,俄战略导弹部队和空天防御部队联合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的移动发射装置上成功发射了一枚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弹头准确落入指定区域,试验取得成功。这是俄罗斯首次在移动装置上发射"亚尔斯"战略导弹,此前的试射都是从发射井发射的。"亚尔斯"RS-24  相似文献   

4.
法国一直主张建立独立自主的战略核力量。现有战略力量的结构是:海基力量由5艘导弹核潜艇组成(可怖号、可畏号、霹雳号、无敌号和雷鸣号)。每艘装备16枚M20潜地弹道导弹,每枚导弹有一个10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射程约3000公里。陆基力量由两个中程弹道导弹中队组成:其中一个中队装备S2导弹,射程为2500公里,弹头当量为15万吨;另一中队装备S3导弹,射程3000  相似文献   

5.
李芳 《中国航天》2010,(4):43-45
<正>2009年5月以来,美俄开始了新一轮的核裁军谈判。美俄已初步确定双方将分别把战略轰炸机、洲际弹道导弹与潜射弹道导弹等运载工具数量削减至500~800件,核弹头数削减至1500~1675个。但双方在削减进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俄军方日前试射的一枚布拉瓦(圆锤)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偏离轨道并坠入海中,此次试射宣告失败。导弹是由在白海水域的俄战略核潜艇发射的,发射在水下进行。按计划,导弹弹头应击中俄远东堪察加半岛演练场的预定目标。但导弹在发射数分钟后偏离轨道并坠入海中。此前布拉瓦弹道导弹的第五次试射也以失败告终,但另4次试射均获得了成功。布拉瓦导弹可携10个分导核弹头,射程8000km。在2008年装备俄海军前,俄军方还将对这种导弹再进行若干次试射。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布拉瓦"潜射战略导弹作为俄罗斯新一代"三位一体"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俄战略核威慑力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承载着俄罗斯的国家战略愿望,是名副其实的"撒手锏"装备.由于其技术先进、作战隐蔽性好、突防能力强、可以突破美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称赞"布拉瓦"导弹代表了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及20世纪90年代混乱局面之后的军力复兴.  相似文献   

8.
《航天电子对抗》2008,(3):24-24
2008年5月,美国海军成功地进行了2枚“三又戟”ⅡD5舰队弹道导弹(FBM)的潜射试射。D5是一种3级、固体推进、惯性制导的导弹,标准射程为7408km,可携带多弹头分导再入式战斗部。这两枚导弹在水下从位于太平洋的潜艇“内布拉斯加”号(SSBN739)发射,导弹没有装备弹头。从1989年至今,“三叉戟”ⅡD5导弹已经连续完成122次成功的试射。  相似文献   

9.
于蓝 《航天》2010,(7):52-52
印度国防研究与开发机构在5月26日表示,印度将在2011年引入射程在5000千米、有携载核弹头能力的烈火V导弹,使它能成为拥有洲际弹道导弹国家中的一员。该机构主席称,一旦装备了烈火V导弹,将使印度具有全面自主的战略能力。  相似文献   

10.
《航天》2009,(5):15-15
俄罗斯于3月18日对外宣布与伊朗签订为期2年的合同,为其提供S-300防空导弹系统,美国和以色列对此表示强烈抗议并就其后续发展寄予极大地关注。S-300防空导弹系统能够摧毁弹道导弹的弹头,并可用12枚拦截导弹同时摧毁6个目标,能够保护伊朗的关键设施免于遭受大规模空中打击,其雷达能够监测到美军在伊拉克和海湾地区的基地起飞的飞机。  相似文献   

11.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苏联元帅Д.Ф. 乌斯吉诺夫答塔斯社记者问时指出,美国在其本土部署《MX》导弹,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是一轮非常危险的核军备竞赛。他强调说,一百枚《MX》洲际弹道导弹就相当于一千个六十万吨级的高精度的分导式核弹头。也就是说,一个弹头的威力比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的威力还要大29倍。  相似文献   

12.
一、美国美国在集中力量改进现有的洲际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轰炸机三位一体战略力量,并且继续拨款研制预计在八十年代部署的新武器系统。洲际导弹数目保持不变,民兵Ⅲ550枚(每枚带3个分导式子弹头)、民兵Ⅱ450枚、大力神Ⅱ54枚。正在继续采购37万吨当量 MK12A 分导多弹头和 NS-20制导系统,以改进民兵Ⅲ威力和精度。它们与改进民兵软件工作一起,将提高导弹精度,到七十年代末,大约从0.46公里(0.25海里)提高到0.21公里(700英尺),从  相似文献   

13.
思飞 《航天》2012,(9):42-43
4月19日,印度成功试射烈火-5弹道导弹后,印度主流媒体纷纷庆祝本国这一最先进、最具雄心的导弹的问世,并宣称这让印度继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英国之后,成为洲际导弹俱乐部又一成员,标志着印度已是世界上第6个拥有这一能力的国家。事实上,从专业角度来讲,上述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直至目前,印度研制成功两个系列共8个型号的弹道导弹,还没有1个型号称得上是洲际导弹。 大地系列弹道导弹 烈火-5是印度烈火系列固体弹道导弹之一,是其中射程最大的导弹。该系列导弹的研制源自1983年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提出的导弹发展综合计划。而在此之前,印度就已引进美国技术进行了探空火箭的研究,并在探空火箭的基础上研制了发射卫星的SLV系列固体运载火箭,这为烈火系列导弹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在研制烈火系列导弹期间,印度还成功研制了由3种型号组成的大地系列液体弹道导弹,亦为研制初期的烈火导弹提供了支撑和借鉴。依次称为大地-1、大地-2、大地-3的弹道导弹,它们的构造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射程、战斗部(即有效载荷)质量和命中精度。所有导弹的长度均为8.5米,弹体最大直径为1.1米。弹体中段装有4个削去翼尖的三角弹翼,弹体尾段装有4个小型尾翼,以保持飞行的稳定性。导弹的动力装置为单级液体推进系统,使用的是双室液体火箭发动机,并可按不同战斗部质量和射程要求,对发动机总的冲量进行调节。发动机的推进剂为红色发烟硝酸和混胺。混胺由50%的二甲代本胺和50%的三乙胺组成。单发导弹的起飞质量均为4吨,一律采用惯性制导。制导系统不仅装有捷联惯导,而且携有两台微处理机用于监测导弹和弹上测试。该种导弹通过液压系统对发动机和尾翼进行推力矢量控制和气动控制。在飞行过程中,可由地面控制站进行校正。战斗部可装载核弹头、烈性炸药爆破弹头或子母弹头。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司令VladimirN.Zaritskiy将军日前宣布,由俄罗斯机械制造设计局研发的Is kander M战术弹道导弹(TBM)即将于今年内装备他们的第一旅。作为出口型Iskander E的国内版,Iskander M的能力更强。其新增加的设备之一是制导系统,包括一个带有Glonass/GPS接收机的惯性导航系统(INS)控制单元,其命中精度(CEP)为5m。而可选用的红外成像(IIR)跟踪弹据称具有2m的精度,但是在发射前,必须给IIR系统提供目标的数字图像。Iskander M的运输起竖发射车(TEL)重40t,可携带2枚重3800kg的导弹。Iskander M导弹旅的司令部驻地可以直接…  相似文献   

15.
为了抗击战术和战略弹道导弹的袭击,国外除了装备诸如“爱国者”这类具有反导弹能力的导弹武器系统外,还正在积极研制新型的反导弹拦截器.对“爱国者”的反导弹能力进行分析,介绍了几种在研的反导弹拦截器,指出了反导弹技术领域内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如基本型的选择、精确制导的实现等.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4个国家及组织(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乌克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的航天机构开展了关于全球合作空间探索的讨论,并于2007年5月联合发布了多国合作空间探索的顶层战略——《全球探索战略:合作框架》。之后根据该战略要求,成立了国际空间探索协调组(ISECG)。通过这个机构,各航天机构可以交换信息,促进各自的探索计划及合作的探索工作。2011年9月,  相似文献   

17.
临近空间飞行器应用前景及发展概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奎 《中国航天》2009,(10):39-41
由于技术和认识上的原因。临近空间的战略价值直到最近几年才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并且因其潜在的军民两用价值而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美国、俄罗斯、欧洲、韩国、英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目前正纷纷投入大量的经费.积极开展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技术与应用研究。从发展总体水平上看.国外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仍处于关键技术攻关与演示验证阶段,要获得较高的军用价值仍需实现关键技术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国防与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航天大国和组织纷纷倾力建设。目前,已经投入运行的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正在建设的有欧洲的GALILEO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全球定位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第一步已实现,从2000年到2003年,成功发射了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立起完善的北斗导航试验系统,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于2012年前,  相似文献   

19.
印度总理办公室国务部长查万曾在今年4月16日说.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过去十年间通信转发器数量已从100路增加到了200路,超过了175路的既定目标。对此.我们根据印度航天部2007~2008年年度报告给出的数据.对印度现役通信卫星的转发器数量进行了统计。统计发现.印度现役通信卫星共有C波段转发器100路。扩展C波段转发器47路,Ku波段转发器53路,C、扩展C和Ku波段转发器数量之和为200路,另有一颗卫星("印星"3C)载有2路S波段转发器。并有3颗卫星("印星"3B和3C及"静地星"2)载有移动卫星业务(MSS)有效载荷。按该年度报告的说法,"印星"系统现有约210路转发器.用于向该国提供通信、电视广播和气象服务。功率更大、更先进的通用型通信卫星已开始设计和研制。报告称.印度已启动一系列协调一致的工作,以便在第11个五年计划末期将转发器数量提高到大约500路。  相似文献   

20.
"国际空间站"(ISS)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和欧洲各国合作完成。"希望"号实验舱是ISS最庞大、最复杂的舱段之一,由舱内实验室、增压后勤舱、舱外实验平台、暴露后勤舱、机械臂及卫星间通信系统六部分组成,用航天飞机分3次发射后对接到ISS。1985年5月日本开始着手"希望"号实验舱的设计,经过20余年的努力,于2009年完成了在轨组装。从启一、应用概况2010年8月,日本宇宙开发战略本部做出2016-2020年继续参加ISS计划的决定。计划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8年至2010年年中,第二阶段从2010年年中到2012年年末,第三阶段从2013年至2015年,第四阶段从2016年至2020年。图1给出了到2020年日本参与ISS计划各阶段的应用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