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颜大迁 《飞碟探索》2010,(10):20-20
<正>如果说盲人能复明,你一定很难相信,即使在医学相当发达的今天,盲人复明也是天方夜谭。然而,一些偶发事件却使你无法想象。雷电复明在印度一个偏僻的乡村,一位叫巫宾的老人双目失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晚上,风雨交加,他坐在家里和  相似文献   

2.
在2003年2月中旬,北京UFO研究会周小强接到朋友电话,说他的岳父看见了不明飞行物并拍了下来,老人希望北京UFO研究会能来调查一下,给一个专业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怀念     
“中国土地辽阔,中国的天空上也一再出现过不明飞行物,中国应当有自己的UFO学家,中国也一定会有自己的U FO学家——这是我衷心的祝愿和期待。”这是一位老人在《飞碟探索》杂志1981年创刊号上留下的话语。25年后的今天,《飞碟探索》迎来了自己的25周年华诞,老人却早已溘然辞世,  相似文献   

4.
36年前当“墨丘利”把首批美国宇航员送入轨道时,如果有谁提出宇航员中应有一名老人,准会被讥为是一个荒诞无稽的念头。航天业经历了一个荆棘丛生的漫长过程。今天,一位77岁的老人确实被送入太空,他就是第一个太空飞行的美国人格伦。  相似文献   

5.
新生     
几十亿个地球年后,人类的科技发展接近巅峰,但是——"长官,这是资料。"助理桑比递给座位上的老者。老者头发虽已花白,但那双眼睛却幽暗深邃,闪着睿智的光芒。老人并不接手,而是淡淡地  相似文献   

6.
《飞碟探索》2012,(3):14-14
泰国村民声称他们目击到一个“外星人”或是某种非地球生物,看起来像一个约70厘米高,体型矮小的人。却有着硕大的头部。  相似文献   

7.
在2000年之后的美国,有不少电视台专门播放美国记者拍摄的严肃的专题纪录片,一般很长。其中有一部纪录片是讲美国军方长期研制飞碟,据说从坠毁或迫降的外星飞碟的装置上得到启发后,终获成功。里面的证人大多是有名有姓的美国老人,都是有美国政府或军队背景的。在纪录片中,证人说“那是一个你从未见过的飞行器,可以慢速或急速飞行,可以悬停,但会忽然消失,也可突然出现……”  相似文献   

8.
综观通古斯大爆炸的所有信息,一切都是那么清晰明了,可一旦着手分析,事情却又扑朔迷离,对这个事件的研究甚至引导了整整一个学科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家创造出了史上第一个人造生命!”这是一条很吸引眼球的大新闻。领导这项研究的克雷格·文特的说法是:“这是第一个人造细胞,是地球上第一个父母是计算机,却可以自我复制的物种。”  相似文献   

10.
佐伊·格雷斯顿是一个拥有二个大脑的女孩:一个是人脑,另一个是拥有自我意识的精确的数字拷贝。佐伊死后,科学家将“数字大脑”移植到人形机器人身上,虽然“肉身”不再是过去的格雷斯顿,但却将她从“坟墓”中拯救了出来,“起死回生”。这样的场景会成为现实吗?  相似文献   

11.
杨武 《飞碟探索》2003,(2):23-23
常听人们谈论到我们周围的“黑洞”:美国的赤字,俄罗斯的经济。我们将一个地方称为“黑洞”,是说在那里物质看上去大量地消失不见而又不留任何痕迹。自从普林斯顿的物理学家约翰·惠勒创造了这一词汇以来,它就被用来描写一个引力异常庞大,可以吞噬它周围一切东西,甚至是光的物体。这个异乎寻常的概念,最初来自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而现在却成了人们日常生活语言的一部分。当记者和普通百姓轻松地使用这一词汇时,天文学家却在严肃地探寻这个真正的东西。到目前为止,人们所找到的证据尽管详细,但却令人对黑洞的结论可望而不可即…  相似文献   

12.
潜艇航母是现代海军兵器发展中的一个美好的设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人们进行过许多不懈的追求。尽管至今尚未出现过一个完美的潜艇舰载机系统,然而这种努力却在现代兵器发展史上留下了最富传奇色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那么,他们都在哪儿呢?” 20世纪50年代,物理学家费米在餐桌旁似乎随意的一个问题,却引出一个大讨论。费米所说的“他们”,是指较之人类文明程度更高的外星智慧文明。假如考虑以下两个假设.那么人类早应该和外星智慧文明有所接触了。  相似文献   

14.
贤妮 《飞碟探索》2013,(4):59-59
凡是有山的地方,就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及脍炙人口的传说。英国有一个地方,没有山,但有石头。这些普通的石头虽然不会唱歌,却成了一处著名的景观,这就是英国的巨石阵。  相似文献   

15.
地球犹如一粒微尘,在深邃无垠的宇宙空间默默无闻地向前运行。然而,它的运转却又是有条不紊的,这是因为地球跟其他天体一样,稳定地置于宇宙网络的一个特定网节之上。宇宙中的天体之间既互相吸引,又受离心力的作用互相保持一定的距离,纪律严格地在自己的曲线轨道上运行。这一切使得整个宇宙成为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破不了的有机网络。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已经运行几十亿年了,由于地球只是太空中的一个普通天体,所以在宇宙空间它的地位并不特别优越。 地球在自己轨道上的运行活像一艘宇宙飞船,全部人类和整个动植物都是它的“…  相似文献   

16.
郭德才 《飞碟探索》2012,(12):42-43
意念力,又称念力,它是人体潜能的一个很重要部分。意念力可以通过人体大脑的某种特殊意识,去影响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事实上,潜是人类原本具有,但却未被完全开发与利用的一种巨大能量。  相似文献   

17.
王祖远 《飞碟探索》2014,(12):48-49
在约旦首都安曼以南200多千米处荒漠的山岩上,矗立着一座由悬崖峭壁包围着的古迹,它就是佩特拉。2000多年前,佩特拉曾是约旦境内一个强大王国的都城,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现在却到处是断壁残垣。  相似文献   

18.
人们通常认为,宇宙只是一个大仓库,用来容纳行星、恒星等天体。有一种理论却认为宇宙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多元宇宙正在设法达到一个“目的”,而黑洞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理论就是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客座教授、圆周理论物理研究院的研究员李·斯莫林提出的“宇宙自然选择论”。他认为,宇宙的终极目的.就是成为一个黑洞生成器,或者说一个不停制造新的婴儿宇宙的优化系统。  相似文献   

19.
眼前这位80岁的矍铄老人,作为中国卫星应用大会连任主席,他忙碌,他微笑,从大学讲台到卫星应用大会主席台,从我国政策层面到卫星通信产业现状,从市场需求到未来的发展,他有自己个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龙夫 《飞碟探索》2011,(1):38-39
电影《古镜怪谈》中描述了这样的剧情:古时候,一位女子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却被一名高官派来的杀手杀害。而她的鲜血沾到了镜子上,从此使这个镜子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成为了一个魔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