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旭 《宇航学报》2015,36(3):324-329
针对WorldView-2卫星遥感图像,提出一种基于波段分组的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光图像融合新方法。该方法以全色光波段与多光谱各波段光谱响应的匹配特点为依据,首先将八波段多光谱图像分成两组,然后分别设计融合模型再进行分组融合,最终得到多光谱各波段的融合结果,分组策略简单、实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融合WorldView-2遥感图像时能够在提高空间分辨率和保持光谱信息方面达到更好的平衡,优于现有的几种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2.
孙从容 《航天器工程》2003,12(3):144-150
介绍了GPS数据在中国海洋一号卫星遥感图像地理定位中的应用,即利用中国海洋一号卫星下行数据中的GPS数据和轨道拟合技术,得到卫星轨道参数,从而对中国海洋一号卫星十波段水色扫描仪获取的遥感图像进行地理定位。该技术突破了遥感图像地理定位必须利用卫星轨道报的传统手段,为配备有GPS的新一代遥感卫星的用户提供一种简便有效、定位精度高的地理定位方法。该方法定位精度优于利用轨道报进行地理定位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面图像和卫星图像集成的火星车定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面图像和卫星图像集成的火星车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由导航相机立体图像得到的火星表面的点云数据提取石块,同时对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局部灰度统计提取石块,通过地面和卫星图像中石块分布模式的匹配,实现火星车在卫星图像中的定位,从而消除仅利用地面传感器和影像定位产生的累计误差。采用NASA勇气号火星车在多个摄站获取的地面图像以及HiRISE卫星图像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石块较多的地区能够取得很好的自动定位结果,定位误差小于HiRISE卫星图像的一个像素(0.25m)。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高分辨率星载遥感图像融合中容易出现的空间或光谱信息失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滚动导向滤波的多光谱与全色光图像融合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设计融合模型,利用具有尺度感知特性的滚动导向滤波器准确地提取出多光谱图像第一主成分的大尺度结构信息和全色光图像的小尺度细节信息,然后将细节信息与结构信息相结合,经过主成分分析反变换得到融合结果。本文采用Geo Eye-1卫星数据进行试验,主观分析与客观评价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保持图像光谱信息的同时显著提高融合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且融合质量优于现有的几种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晓博  周诠 《宇航学报》2013,34(5):686-692
针对星上低速率数据的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方图修改技术的卫星遥感图像无损隐藏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星上高速率遥感图像相邻像素差的直方图进行修改,将低速率数据嵌入到原始高速率遥感载体图像中,并利用卫星高速数传系统进行下传。地面接收端可以从载体图像中正确提取低速率数据,并无损恢复原始高速率遥感图像数据。该方法在不增加卫星数传系统复杂度和信息传输速率的前提下,提高了卫星数传系统的利用率,增强了数据传输的隐蔽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保证良好的不可见性的情况下,获得了较高的纯载荷嵌入容量。与其它无损嵌入方法相比,在峰值信噪比和纯载荷嵌入容量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风云四号卫星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成像仪(MMSI)数据根据采样方式分为过采样和非过采样数据。由于采样方式的影响,非过采样数据在采样过程中会有一定的信息损失。为解决采用简单的线性插值方法做精细化处理时提升精度有限问题,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增强MMSI亮温图像,设计卷积神经网络重建风云四号卫星MMSI的亮温图像和风云三号卫星微波成像仪亮温图像。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传统的双三次插值方法,在风云三号卫星微波成像仪亮温图像样本上峰值信噪比提升了1.13dB,结构相似度提升了0.01。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非过采样亮温数据,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增强图像具有更高的精度,同时可在其他微波探测仪数据中使用,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预警卫星系统在对中段弹道导弹目标进行多任务预警时效能评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法的效能评估方法,拓展了预警卫星系统效能评估的应用范围。根据预警卫星系统的组成与工作流程,从预警任务、传感器使用、数据融合等角度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各指标的定量计算模型。对各指标使用的隶属度函数进行模糊化,利用模糊变换理论建立了系统效能综合评估模型,介绍了其具体实现过程。仿真实验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为预警卫星系统效能指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卫星多源遥感图像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多源遥感图像融合技术可以综合利用多源信息,从而获得对同一目标更全面、更清晰、更准确的认识。文中简介卫星多源遥感图像融合系统所包含的三个过程,即预处理、图像融合、综合评价及应用;详细分析像素层、特征层和决策层三个不同融合层次的融合原理和方法;归纳融合效果的主客观评价标准和熵、平均梯度等六种评价指标;最后从空间配准模型、建立统一的数学融合模型、关联的二义性、数据融合方法与融合系统实施存在的问题、有效的评价准则等方面讨论了卫星多源遥感图像融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多源遥感图像数据融合技术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具体实践需要,对现有应用最广泛的卫星遥感图像数据融合算法进行了介绍,描述了其主要步骤,进行了定性分析,给出了图像融合效果评价的准则,指出了遥感图像数据融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CBERS-1卫星图像在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我国的CBERS -1卫星遥感图像—1999年12月22日的黄河口零级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 ,并从图像空间分辨率、几何分辨率、地物识别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图像质量评价。与同月份的LandsatTM图像对比 ,CBERS -1卫星图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 ,更容易反映地物的细节 ,同时也指出了它的一些不足。在原有遥感地学智能图解系统的基础上 ,针对CBERS-1卫星的图像特征 ,开发了CBERS -1卫星数据预处理模块。该模块能快速处理零级图像 ,得到噪声小、清晰度高的CBERS -1卫星图像2级产品 ,便于开展遥感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多重集典型相关分析在图像融合中应用.多重集典型相关分析能够最大化多组图像之间的互信息量,从而提升融合后图像的信息量.在对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后,多重集典型相关分析应用于低频系数的融合.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获取多组图像融合所需的权重参数,并使得融合后图像信息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CBERS-1卫星IRMSS数据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以CBERS -1卫星长沙幅IRMSS数据作为基础资料 ,利用PC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和应用实验。实验证明CBERS -1卫星的IRMSS数据图像信息丰富 ,可解译程度较高 ,能满足大中城市中等比例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遥感调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力彦  赵冬  陈建平 《宇航学报》2014,35(8):938-945
针对遥感影像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光谱失真,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响应函数(SRF)的ZY-3卫星影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通过研究亮度分量的模拟方法和空间细节注入方法,改进了传统的IHS算法。采用融合前后典型地物光谱曲线对比和无需参考图像的质量评价指标(QNR)两种方式对融合结果进行评价,发现该算法的光谱信息保持在89.94%,QNR值达0.75以上。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IHS改进融合算法,基于ZY-3卫星传感器SRF的改进IHS融合算法无论在光谱信息保持还是空间信息增强方面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遥感卫星原始数据质量检测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帧数据统计在轨遥感卫星图像原始数据误码率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空帧数据在原始数据中有较多的占比的特征,利用空帧数据的误码率代表原始数据的误码率。经多颗卫星工程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既统计出误码率,又记录了误码出现的具体位置和错误情况,可支撑接收站设计最优数据接收方案,为提高遥感卫星图像质量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我国的CBERS-1卫星遥感图像-1999年12月22日的黄河口零级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并从图像空间分辨率、几何分辨率、地物识别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图像质量评价。与同月份的LandsatTM图像对比,CBERS-1卫星图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更容易反映地物的细节,同时也指出了它的一些不足。在原有遥感地学智能图解系统的基础上,针对CBERS-1卫星的图像特征,开发了CBERS-1卫星数据预处理模块。该模块能快速处理零级图像,得到噪声小、清晰度高的CBERS-1卫星图像2级产品,便于开展遥感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分二号”卫星数据面向对象的海岸线提取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分二号"(GF-2)卫星的成功发射是中国遥感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遥感卫星进入亚米级时代。由于兼具高辐射精度、高定位精度和快速机动能力等特点,GF-2卫星数据应用于海岸线提取将极大提高提取的精度和速度。现有的遥感解译海岸线方法主要有阈值分割法、边缘检测法、区域生长提取法、神经网络法和面向对象法等,其中面向对象法是一种新兴的遥感图像解译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影像的分割,使同质像元组成大小不同的对象,从而实现较高层次的遥感图像分类和目标地物提取。文章以深圳大鹏半岛GF-2卫星数据为例,通过对影像进行正射校正、配准、融合和裁剪等预处理,再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海岸线进行了提取,并对入海河流河口处的海陆分界线划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海岸线提取结果与GF-2卫星遥感影像叠加进行验证,结果可靠,且所耗时间短,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卫星自主定轨是航天发展趋势之一。近年来,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不断发展,为利用光学遥感图像进行自主定轨提供了可能。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面特征点图像的自主定轨方法。通过构造局部可观测矩阵分析了该定轨系统的可观测性,并用局部可观测矩阵的条件数表征可观测度,估计系统的定轨性能。通过Monte-Carlo仿真实验评估了系统的定轨表现,结果表明:该定轨方法与多点定位方法相比可以得到更高的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18.
高光谱图像融合最佳波段选择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光谱图像高数据维给图像处理带来的困难和影响,本文构造了高光谱图像融合的最佳波段选择新模型-联合偏度-峰度指数(Joint Skewness-Kurtosis figure,JSKF)模型,利用JSKF指数进行自适应子空间的分解和波段选择,降低高光谱数据维数;并将选择出的最佳波段组合进行了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选择的波段信息差异较大、互补特征明显,融合后图像包含的信息量丰富,效果优于传统的自适应波段选择方法和主成分分析累计贡献率方法.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16,(3):94-100
针对卫星激光测高仪在测绘应用中的测距精度计算问题,提出一种测距精度全链路仿真计算方法。方法包括回波仿真、回波处理与精度计算,模拟了测距结果从获取到使用的整个过程,考虑了包括回波处理算法在内的所有影响测距精度的环节。在经典回波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数字表面模型(DSM)采样间隔的限制条件,以避免选用采样间隔过大的DSM进行仿真导致仿真准确度下降的问题。利用对可见光遥感图像信息进行人工多次选点并取均值的方法,解决真实地形中测量点与卫星之间距离真值的确定问题。将仿真得到的回波数据及精度计算结果与"冰卫星"(ICESat)回波数据及实际测距精度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仿真得到的回波波峰位置和测距随机误差与"冰卫星"的一致,从而验证了仿真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实践九号”(SJ-9)卫星是中国新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规划中的首发星,其中A星搭载的光学成像有效载荷技术试验项目为高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其图像数据将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农林业、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领域,满足用户对高分辨率数据的需求。目前,遥感数据地面处理主要使用美国学者提出的调制传递函数补偿方法,而该文使用了中国科学家自主提出的直接解调成像方法处理“实践九号”A卫星全色谱段的遥感图像。通过分析处理前后的敦煌靶标和法国靶标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和点扩散函数,认为经直接解调成像方法处理后的图像清晰度和MTF有明显提高,达到了国际上同类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