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屠守锷生于1917年,著名的火箭技术专家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作为总体设计部主任和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了我国地空导弹初期的仿制与研制。先后担任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的副  相似文献   

2.
谭邦治 《航天》2010,(4):28-29
我国的液体运载火箭技术是在液体弹道导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第一种运载火箭为长征一号,是以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为原型进行研制的。尔后,又在液体弹道导弹的基础上改进研制了我国的第二种运载火箭长征二号。  相似文献   

3.
中国目前正在研制的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是长征火箭家族中的新的一员,它以可靠性很高的长征二号C为基础,加大芯级,并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运载能力相当于美国航天飞机的 1/4。长征二号E面向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主要将用于发射第二代商用通信卫星。这项研制计划将为我国大型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打下基础。本文介绍了该火箭的结构、工艺、运载能力及发射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一)邸乃庸朱维增吴瑞华概述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研制的近地轨道运载器,研制起始时间是1970年。目前,长征二号系列由长征二号(1974年首次发射)、长征二号C(1982年首次发射)、长征二号E(1990年首次发射...  相似文献   

5.
龙乐豪同志是我国优秀的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曾参加和主持过多个型号的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长期担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中国工程院院士。 进入新世纪,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引下,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已经启动。最近,《航天制造技术》编辑部以我国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的成就与展望、我国航天制造技术的发展等为题,走访了龙乐豪院士。  相似文献   

6.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五)邸乃庸朱维增吴瑞华长征二号D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在长征二号基础上主要采取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方法,使运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该火箭于1990年2月开始研制,1992年8月9日进行了首次发射,成功地将中国...  相似文献   

7.
陈国华 《中国航天》1998,(10):31-32
长征三号B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三号A和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三级液体捆绑火箭,芯级基本上就是长征三号A,而助推器及其捆绑结构则与长征二号E相同。长征三号B于1989年7月开始总体方案设计,定于1996年开始飞行试验并投入使用,其主要任...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4):418-418
在上海院士中心日前举行的以"神九载人,入主天宫"为主题的上海科普大讲坛暨第40期院士专家讲坛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查学雷在报告中透露,我国航天部门正在研制货运飞船。他介绍说,预计在2020年前后,我国将建成首座空间站。该空间站由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  相似文献   

9.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六)邸乃庸朱维增吴瑞华长征二号E长征二号E是以加长型的长征二号C为芯级,捆绑4个液体助推器组成的低轨道两级液体推进剂运载火箭。它可以把9.2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倾角为28.5度、高度为200公里的近地圆轨道。如配以合适...  相似文献   

10.
《航天》2011,(2):22-23
12月25日,2010年"太空家园畅想"全国中小学航天科幻主题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刘福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原总指挥黄春平、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等领导、专家出席仪式并讲话,获奖学校代表、教师和学生共计400多人参加了颁奖仪式。  相似文献   

11.
正张贵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主要开拓者和技术带头人之一。40多年来,张院士一直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和设计工作,在国内率先提出用液相分区方法解决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的难题;主持研制成功的高空发动机、双组元微型发动机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张贵田院士曾先后担任了多种战略导弹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  相似文献   

12.
正张履谦,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及航天电子技术专家。抗美援朝期间为部队解决雷达抗干扰问题,为中国电子对抗事业做了开创性工作。1957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地空导弹制导雷达,参加其抗干扰研究,地空导弹多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张院士负责研制多种远程精密空间跟踪和引导雷达,拓宽了雷达应用;并主持研制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朱森元,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院士长期致力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理论研究和研制工作,主持完成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冷却剂超临界传热计算方法和沸腾换热临界热流计算方法的研究,是我国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朱院士在高科技航天领域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概念研究、火箭发动机及大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已经投入使用的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风暴一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和正在研制的长征一号D、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A等九种运载火箭的概述,介绍了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和发展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9月和10月,长征二号F火箭先后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为后续的空间站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21工程作为跨世纪的载人航天工程,其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协调面广,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是整个工程的七大系统之一。中国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二号F。2013年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后,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启动了执行空间实验室任务的T2、Y11火箭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10月19日下午3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所属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火箭公司")在京召开了"龙"系列运载火箭发布会,正式推出"捷龙"固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腾龙"液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的研制计划和未来发射计划。国家航天局首任局长、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等老领导、老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谢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院长王小军等出席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17.
长征三号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个三级大型运载火箭,它能将重量为1.4吨的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该火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是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使用四氧化氮和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第三级为新研制的液氢/液氧发动机。第三级发动机的代号为YF-73。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地把我  相似文献   

18.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32(1):2-F0002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空间技术专家。我国空间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主要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航天型号的研制工作。曾主持我国第一枚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取样火箭的研制工作,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的成功发射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1990年7月16日北京夏令时9时40分,我国新研制的一枚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地把一颗澳星-B的模拟星和搭载卫星BADR-A送入轨道。这是继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这里成功地把亚洲卫星一号送入太空之后,我国在航天运载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1990年7月16日,我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大型航天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发射试验的成功,使我国的运载火箭系列又增加了新的品种,表明我国已经具有发射重型卫星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