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除了太阳以外其他恒星也有行星系吗?从地球上观测,它们太遥远了以致不能观测到,但我们能推测出它们的形状.行星科学家可能会比任何其他专业的科学家都要更多地被问及两个问题:恒星有多少颗行星?它们的行星系是什么样的?我们清楚地知道,行星系是我们居住的唯一场所——这便是太阳系.即使其他恒星的确有行星系,它们也是非常遥远的,以致于我们用任何现存的望远镜都不能观测到这些行星.但是,目前行星科学家十分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从而获得了一系列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开发太空     
第三节太空工厂到21世纪末,在神秘的太空中将会出现一座座新型的工厂——太空工厂。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科学家们早已把宇宙空间看成是未来新技术革命的摇篮。科学家们打算把地球上的大批化工厂和炼钢厂搬迁到太空中去,这样,地球上污染环境的因素将越来越少,而花园、树木、草  相似文献   

3.
正列昂尼德·莫罗兹花了20年时间来阐释一个令人惊奇的观点:虽然科学家开始在其他星球上寻找外星生命,但地球上或许已经存在生物特性和大脑与我们差异极大的外星生命了。在过去的数千年当中,它们潜形匿迹,没有被我们觉察。它们能够向我们揭示许多有关进化本质的知识,以及应该对其他星球上的生命拥有怎样的期  相似文献   

4.
反物质世界     
王江夏 《飞碟探索》2011,(11):12-12
众所周知,我们居住的世界,一切可见的东西,包括宇宙天体都是由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所构成,科学家称它们为正物质。现代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世界上除了正物质外还有与其性质完全相反的反物质。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科学家通过费尔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和高能立体视野望远镜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一个“能量陷阱”,能够捕获高能量宇宙射线。这些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行,科学家认为它们产生于银河系中心外侧,之后被气体云减缓速度。研究报告负责人、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丹尼尔·加格罗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宇宙射线占据银河系最深处区域,并且能量充沛。这些宇  相似文献   

6.
地外世界没有平坦的道路,环境十分恶劣,因此,科学家首先会派遣无人驾驶的漫游车打前站,而后才考虑载人登陆,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向我们的近邻——月球和火星发射了多部这样的漫游车,还有多部将在未来几年相继发射,其中最著名的有以下10辆。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能源部(DoE)官员发布消息,他们需要扩大卫星图像的应用,并史无前例地将遥感技术用于处理能源部的设备核污染的清理工作。在一个地球遥感会议上,能源部领导Caroline Purdy说:“我们现在的遥感性能不足以用来监控环境。而且,我们更迫切需要的是用它来清理现场。”由于45年来处于保密状态和缺少环境管理法规,导致34个国家100个核废弃物现场和其它有害材料管理不善。大批的高剂量放射性废弃物埋在现场,大量的有毒物(有些还没有充分验明)装在大型的地下贮箱内。如果贮箱发生泄漏,里面的有毒物质会污染地下水和周围的土壤。我们想利用光学和穿透地层的雷达制成的卫星图来探测这些泄漏物。现场的污染范围是如此广泛,清理工作的总成本又难以估计,因此,要将它们全部清理干净至少要花30年时间。目前尚未进行  相似文献   

8.
到21世纪末,在神秘的太空中将会出现一座座新型的工厂——太空工厂。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科学家们早已把宇宙空间看成是未来新技术革命的摇篮。科学家们打算把地球上的大批化工厂和炼钢厂搬迁到太空中去,这样,地球上污染环境的因素将越来越少,而花园、树木、草坪、人工湖的面积就会一天天地扩大,地球的面貌也一定会焕然一新,重新成为“人间乐园”。  相似文献   

9.
人造黑洞     
几十年来,现代物理学一直存在着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这个矛盾使科学家们有时感到无所适从。这就是:我们有两个而不是一个解释宇宙现象的体系?科学家们认识到,要想全面、准确地理解宇宙,必须将两个体系结合起来,将它们合二为一,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解释宇宙现状。然而,这两个体系都具有各自的独立性。科学家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努力找出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在宇宙中的共同作用点。  相似文献   

10.
地外世界没有平坦的道路,环境十分恶劣,因此,科学家首先会派遣无人驾驶车打前站,而后才考虑载人登陆。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向我们的近邻——月球和火星——发射了多部这样的探索车,还有多部将在未来几年相继发射,其中最著名的有以下10辆。  相似文献   

11.
最数字     
正300年日前,科学家发现在海洋表面之下数千米深处,生活着地球上最长寿的神秘生物之一,它们的寿命可超过250年,一些个体甚至能达到300年。这是生活在墨西哥湾冰冷海底的管虫。这些管虫生活在海底3300米深处的海底裂缝,该环境渗出富含碳氢化合物的液体。  相似文献   

12.
继续膨胀宇宙的结局 宇宙的未来发展,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继续膨胀下去,一种是转而收缩.它们的结局如何,一些科学家已有许多论述.不过,对难以理解的遥远未来的宇宙的研究,这顶多只是推测而已.我们不妨作为科幻来了解.  相似文献   

13.
宇宙探索     
李龙臣 《太空探索》2006,(11):22-23
二十一、宇宙的结局 继续膨胀宇宙的结局 宇宙的未来发展.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继续膨胀下去.一种是转而收缩.它们的结局如何.一些科学家已有许多论述。不过.对难以理解的遥远未来的宇宙的研究.这顶多只是推测而已。我们不妨作为科幻来了解.  相似文献   

14.
吉伯 《飞碟探索》2010,(6):31-31
西非黑猩猩的数量已经降到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仅仅20年前,科学家发现科特迪瓦的黑猩猩种群有10000只之众,几乎占全球的一半,根据最新的统计,那里的数量只剩下数干只。今天出版的《当代生物学》报道说,族群数量这样的骤降对于任何一种生物都是悲哀的。但是对于黑猩猩们,我们应不应该不只把它们当作一种动物,而是像关心一个人种一个民族那样看待它们?  相似文献   

15.
正没有几个人真的了解诡异的量子物理学世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身体利用量子特性。要说哪一门学科完美地概括了科学的艰涩难懂,一定非量子物理学莫属。科学家告诉我们,量子世界中的微观居民以看似不可能的方式活动:它们可以同时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或者瞬间移位。唯一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奇怪的量子行为对我们所知的宏观世界并没有什么影响。在我们的世界里,一统天下的是  相似文献   

16.
钱峰 《飞碟探索》2000,(3):39-40
宇宙空间充斥着众多神秘的星球、星系 ,它们在不断生成、爆发、死亡 ,但最神秘的莫过于X射线脉冲星了。数十年来 ,尽管科学家有能力探测到它们 ,但要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却显得无能为力。如今 ,通过核武器实验室里的超级计算机 ,科学家们相信 ,他们已初步揭开了脉冲星发光之谜。在过去的半年里 ,来自美国加州的3位科学家 ,借助半人马座X -3星发来的信号 ,成功地做出了计算机模拟实验。半人马座X -3星是一颗X射线脉冲星 ,距离地球3万光年 ,每间隔4 8秒发生一次射线爆发。关于“脉冲核子发光泡”的描述首先出现在科幻小说里 ,如同一…  相似文献   

17.
空间材料出气筛选装置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叙述了总质量损失(TML)、收集到的可凝挥发物(CVCM)和水蒸汽回吸量(WVR),它们是空间材料出气的三项密不可分的指标,提供了材料在空间热真空环境中的耐受性和对航天器敏感表面形成污染的基本信息。ASTM(美国材料试验协会)E595-90标准适合批量测试,数据可靠,测试速度快,成本低,是空间材料出气筛选的唯一标准,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我们制定了相应的部标准QJ1558-88,并研制了与之相应的Micro-VCM 测试装置,全面达到了ASTME595-90标准的要求,其中控温精度、天平灵敏度和交叉污染控制方面优于上述标准。  相似文献   

18.
资源与环境艰难的抉择刘岩环境、资源与发展是90年代的一个广泛话题。以致于一些科学家整日梦想从理论上论证人口、资源、环境是可以协调发展的,从而为政治家们的决策提供“灵丹妙药”。但是,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人类产业的转移则会发现,这是一种梦想———一种永远无法...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进入太空前,狗狗、猴子、猩猩、白鼠等动物便已开始为我们"试水"。上世纪50年代,为了评估太空低引力和发射时的重力加速度对生物体的影响,前苏联科学家专门为狗狗航天员制造了加压航天服,用于在实验中保护它们的生命安全。发射过程中,狗狗航天员穿上现在看起来非常简陋的航天服,而后放入火箭发射,进入距地面80千米的太空边缘,最后  相似文献   

20.
纪舟 《飞碟探索》2012,(12):46-46
有一个既能与机器人融合,又不需要改变人体的方法,那就是创造代理人或化身。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电影《未来战警》中,科学家于2017年发现一个让人如同亲自在机器人内部控制它们的方法,因而我们可以照样在完整的身体中过我们自己的生活。机器人执行每一个命令,人也能看见并感觉机器人的所见所感。当肉身衰弱之后,我们可以控制具有超人力量和完美体态的机器人进行活动。这部电影情节复杂,因为人们宁可放弃会腐朽的肉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