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过维修后,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各项功能不仅恢复正常,而且有所提高,目前它又正常工作了3年。在接受了第五次的维修后,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了更多新的照片,获得了更多的观测数据。负责哈勃太空望远镜项目的一名科学家表示,事实上,一些观测数据已经产生了与最早时期宇宙有关的惊人结果,不过这些观测资料至今还未公布。  相似文献   

2.
姜晓军 《飞碟探索》2008,(10):48-49
最近经常有读者来信询问,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观测用的天文望远镜,为此,本刊特地邀请中国国家天文台姜晓军博士,对一些读者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文中还特别提到他在进行天文观测中的一些体会,相信会对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观测星空给天文爱好者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但初学者往往不知如何下手.针对一些爱好者提出的常见问题,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些天文观测涉及的基础知识,也期待着越来越多的朋友能与我们一起欣赏头顶上这一片纯净美丽的星空。  相似文献   

4.
欧洲空间局正式启动了一项称为“有生命的行星”(LivingPlanet)的新的地球观测卫星计划。这是一项长期计划,由许多较小的、任务较单一的科学和应用项目组成,主要目的是进行地球、气候和环境研究。该计划的另一目标是,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加强同工业界的协作,鼓励欧洲独立地开展地球观测活动。此计划将由欧空局、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气象卫星组织合作实施。欧空局管理人员估计,LivingPlanet同目前欧洲的大型地球观测卫星计划(如ERS和Envisat卫星)相比,每年可节省经费25%左右。它将借鉴“好、快、…  相似文献   

5.
为了现测研究遥远射电源的种种特性.射电天文望远镜追求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多波段和可跟踪观测等性能,越做越大.越做越精密,耗资越来越大。但一些重大的天文发现并不全来自那些大型射电望远镜。1965年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1967年脉冲星的发现者都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6.
覃育 《飞碟探索》2008,(8):42-43
本文向天文爱好者介绍在选择天文观测器材方面的一些总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帮助同好们在日前国内迅猛发展,同时又是鱼龙混杂的天文器材市场上能够冷静客观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买到最适合自己的天文器材。  相似文献   

7.
星载GPS观测数据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重点分析了星载GPS观测值模拟的原理、数学模型等,并用模拟软件模拟了CHAMP卫星的星载GPS观测值情况.结果表明,根据本文提供模拟方法所模拟的CHAMP星载GPS观测值,与实测值相比,无论是在大小还是观测噪声水平上都很接近,因此能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对星载GPS模拟观测值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典型电离层多普勒记录及其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由于地面电离层多普勒频率偏移测量具有时间连续、设备相对简便等固有特征,它特别适合于扰监测。本文在整理北京大学电离层高频多普勒台站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典型电离层多普勒效应观测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多普勒的细致分析对电离层形态学研究有其特殊意义。利用IRI模型,对多普勒频移的太阳耀斑效应及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对多普勒频移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理论结果与观测基本一致,从而大体上解释了这些响应的物理机制。论文最后对观测到的一种特殊的记录类型--S型描迹的具体成因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相位速度水平传播的声重波可以产生这类记录,给出了相位速度和振幅等声重波参数与记录描迹形状的关系,这对从多普勒频移记录推演电离层中的波动特征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1引言日本率团开发事业团(NASDA)定于1997年11月用H-2火箭发射热带降雨观测卫星(TRMM)和工程试验卫星-7(ETS-7)。(原定是今年8月发射)。全球降雨量的2/3公布在热带降雨区,降雨量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着大气、海水循环,而且影响全球环境变化,因此人类一直关往关监视全球雨量变化。不过迄今依然是采用传统的在地面和船舶上配置观测仪器的观测方式,这一方式根本不可能实现对全珠降雨状况进行观测。日、美共同研制的这颗载有降雨雪边(PR)筹5种遥感器的TRMM,将通过这些遥感器监视打获取国话热带降雨区的降雨强度以及百个…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日趋复杂的空间环境,天基观测由于其分布灵活和全天候观测的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类问题为典型的星空背景观测(above-the-horizon,ATH)问题。基于分段积分思想,提出了一种ATH观测三维空间覆盖范围的计算方法,涵盖了该问题所有可能的10种积分形式,适用于因观测约束参数不同取值而形成的任意几何构型场景。不仅在二维平面覆盖问题上与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并验证,还首次解决了ATH在三维空间中覆盖体积的定量解析计算难题。仿真结果表明,平面和空间覆盖最大化所对应的最优观测轨道高度存在明显差异,空间覆盖计算模型能更为准确有效地表示卫星覆盖性能,同时能为星座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磁暴期间电离层扰动的GPS台网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给出了一种利用GPS台网观测获取TEC快速变化的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东亚一澳大利亚扇区的GPS台网观测数据,分析了2000年7月14—18H大磁暴期间的电离层响应,揭示出电离层暴期间赤道异常峰的压缩和移动等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站点分布不均匀、原始观测数据不足且随时间跳变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这种新的算法仍能保持很好的计算稳定性,并能快速地提取给定时空范围内的三维TEC短时变化的特征,适用于研究电离层暴等情况下引起的TEC扰动.  相似文献   

12.
选用NOAA提供的太阳质子事件表以及SGD发表的与其相关的射电多波段的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试图从厘米波,毫米波爆发与质子事件的关系上寻找规律,从而获得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发展新型的对地观测技术张钧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1引言□□多年来,为了获得地球体系(大气、海洋和陆地)的知识并了解其运动规律,世界各国都发展新型的信息获取技术,创造新的信息能力。70年代,气象卫星和资源卫星达到实用化。80年代,相继研制出...  相似文献   

14.
最近,日本研究了世界上各国提出的多种小型对地观测卫星方案,提出了今后小型卫星与大型卫星互补的新思路,并正在加紧研制干涉测量双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系统(SIDUSS:SARInterferometryDualSatel-liteSystem)和国内城市区域观测卫星(DUOS:DomesticUreaObservationSatel-lite),用以组成卫星观测群,提高对地观测效果。1.干涉测量双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系统(SIDUSS)它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由相距一定距离的轨道上的两颗卫星,…  相似文献   

15.
《飞碟探索》2014,(9):68-70
答: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科学敏锐度和专业水平的好问题。在天文观测中,的确需要经常分辨不同类型的天体。如果两个天体在天空平面上距离较近,我们要分清它们就需要分辨率足够高的观测设备,  相似文献   

16.
《飞碟探索》2006,(10):27-29
1985年夏天,有两支科学考察队分别观测到传闻中的喀纳斯水怪。他们一致认为喀纳斯水怪就是哲罗鲑,但他们观测到的“哲罗鲑”长度却达到15米。如果这是真的,这种鱼又是如何生存在这个狭小的湖泊里的呢?  相似文献   

17.
欧洲的轨道红外空间观测卫星(ISO)的研制时间比计划多花了2年半,目的是为高风险科学飞行任务的技术检查制定新的标准。ISO卫星计划经理说,初期测试表明ISO卫星工作正常。75天测试期于1996年2月初结束。ISO卫星于1995年11月16日由阿里安-...  相似文献   

18.
建立空间碎片地面观测站时,需要用数值仿真工具对其观测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评估观测站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测站设备对空间碎片的观测量和可观测频度.先进的设备指标和合适的测站位置能够大大提高观测能力.本文使用STK,PROOF等软件,对不同测站雷达和光学设备的观测能力(过境率和探测率)进行了数值仿真和比较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结论,对于空间碎片监测网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太阳系行星“家谱”的不断改写和“缩编”,表明人类对行星系统、太PEt系乃至宇宙的观测手段和认知出现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沧桑变幻的十大行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66年,德国业余天文学家丢提斯发现取 0、 3、 6、 12、 24、 48、 96、 192……数列,然后将其中每个数加上 4,再除以 10,得出的一列数恰好近似等于各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以天文单位计 )。 1772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得根据上述结果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各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an=0. 4+ 0. 3× 2n- 2,其中,对水星, n不取 1而必须取-∞。这就是著名的丢提斯—波得定则。  虽然由这个公式得出的计算值与实际观测值大多符合得很好,但是对海王星、冥王星而言,它们的计算值与观测值不符。而对水星, n不取 1而取-∞,也无法解释。另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