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跨音速有粘-无粘干扰迭代的算法。 外流计算利用文献[1]提出的一种快速算法。粘流(附面层)用Cebeci-Smith盒式法,湍流用简单的代数旋涡粘性模型描述。跨音速有粘-无粘迭代是以位移厚度为迭代参数,不断迭代直至收敛。 本文对零攻角无分离NACA0012翼型进行了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得比较满意,且收敛快,数值稳定,可期在实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
罗世凤 《航空学报》1984,5(3):267-271
 本文用变参数型变分裂法,解定常跨音速纵向大扰动方程。计算翼型气动力。对变参数型变分裂法以及它的参数选取方法作了必要的介绍。对NACA0012翼型,M_∞=0.8,α_A=0°;M_∞=0.95,α_A=0°;M_∞=0.75,α_A=1°,进行了计算。所得结果与其它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本方法是快速收敛的、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在南京航空学院NH-1三音速风洞进行了NACA 0012翼型跨音速风洞实验,讨论了洞壁开闭比和模型尺寸对驻室参考点静压、翼型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闭比和模型尺寸对驻室静压有明显影响,开闭比对翼型表面压力分布有很大影响。在α=0°时,超临界流动条件下,当开闭比从6%变到0.5%时,翼型上表面激波位置向后移动范围达20%的弦长;开闭比为4%时,翼型接近于无堵塞干扰。当α=1°和M_∞=0.759时,消除洞壁干扰的最佳开闭比为4%。因此,开闭比改变引起的洞壁效应对翼型气动力特性的影响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4.
二元定常跨音速流有限差分计算中的初场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初场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本文从二元定常跨音速小扰动方程出发,用混合有限差分松弛迭代法对NACA 0012翼型作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来流为超临界的情况下,用非守恒差允格式捕捉激波时,以低熵值的初场(零值、小于计算攻角或马赫数的计算结果)进行迭代计算,就能较好地获得正确的收敛解,否则就可能得出错误的收敛解。在亚临界情况下,流场不出现激波,所以计算不受初场选取的影响,即收敛解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流线迭代法,用以实现文献[7]所提出的正交流线坐标系中的二维定常无粘气体动力学方程组的数值求解。 此方法的基本做法是:从物面起到流场远边界逐条流线地求出流动速度值,同时求出下一条流线的形状;按此方式对全流场进行迭代。迭代的收敛性很好。 用本文方法在零攻角和跨音速绕流的条件下计算了双圆弧翼型、NACA 0012翼型和R.A.E.101翼型。双圆弧翼型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钝头翼型结果与其它方法结果相比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张慧骝  曹起鹏 《航空学报》1988,9(3):103-107
 本文给出一种带小分离气泡的任意翼型粘性跨音速绕流的计算方法,采用有粘-无粘干扰迭代的概念。无粘流的全速势方程用AF差分格式在保角变换法生成的计算网格中求解,粘流附面层方程用C-S盒式法求解,用逆算法消除分离点处的奇性。本文对Ma_∞=0.8,Re_∞=2×10~6,迎角α=3.5°和4°的NACA64A010翼型粘性绕流进行了计算,结果与实验相比较,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积分方程法计算翼型的跨音速绕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继超  吴礼义 《航空学报》1987,8(11):543-552
从跨音速小扰动方程出发推导积分方程的过程中,本文用任意形状的封闭曲线CQ(其极限趋于零)挖去奇点Q,最终得到无奇性(指无穷奇性,不包括Cauchy奇性)的积分方程。 对于跨音速流中的圆头翼型的前缘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办法。 证明了Nixon给出的反演公式对于超临界有激波的小扰动流动也成立。 关于积分方程法中的人工粘性方法,对Sachdev和Lobo提出的方法做了改进。 最后给出了NACA0012翼型在有无升力和有无激波各种状态下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本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其它方法的计算结果符合得较好,且计算量很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计算效率高、并改进小扰动理论的二维跨音速定常和非定常流的计算方法——非定常纵向大扰动流速势方程和边界条件的数值解。本方法还考虑了包括边界层位移厚度以及激波-边界层干扰的粘性影响。文中给出了NACA 0012翼型和NLR 7301超临界翼型绕流的算例,计算结果与实验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绕翼型分离流结构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沛清  邓学蓥 《航空学报》1997,18(4):385-389
利用大涡模拟技术,对不同来流迎角下的NACA0012翼型绕流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地给出了翼型绕流分离流结构随迎角的变化特征和翼型在分离绕流中的气动力参数。在数值模拟中,采用了弱压缩流的控制方程,用贴体坐标技术进行了网格生成。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格心格式的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大涡模拟控制方程,成功地将最新改进的SLAU格式推广到大涡数值模拟方法中。SLAU格式的空间重构方式采用五阶WENO格式,时间推进采用LU-SGS隐式时间推进。湍流模式为最新提出的基于随机分析的动态亚格子模型。计算了圆柱绕流、NACA4412翼型绕流、NACA0012翼型绕流三个算例,分别从可压缩较大迎角翼型绕流、可压缩跨音速翼型绕流以及不可压缩低马赫数圆柱绕流三个方面验证了将SLAU格式应用到湍流大涡数值模拟计算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结合SLAU格式的大涡模拟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数值模拟效果,同时间接检验了基于随机分析的动态亚格子模型的数值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气动数值模拟的翼型反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小虎  阎超 《航空学报》1997,18(6):648-651
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与反设计技术相结合,通过数值求解欧拉方程,对翼型绕流流场作出数值模拟,再用几何和流动控制方程,反复迭代求得满足给定流场的翼型。以NACA0012为初始翼型,RAE-2822为目标翼型,选取两种工况,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文献[1]提出的流线迭代法进一步应用于计算正交流线坐标系中有攻角时的二维跨音速绕流。用该算法计算了α=1°情况下的6%双圆弧翼型和NACA0012翼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具有两个测量控制面的适应壁风洞。在超临界马赫条件下,做了二维NACA-0012翼型实验。在近洞壁处的两个控制面上测取了静压。基于上述测量,叙述了在适应壁风洞中得到无干扰流场的迭代方法。给出了为外场计算这两个控制面上静压的函数关系。评述了所选取迭代方法的收敛性。得到了一步收敛公式,并且在数字模拟风洞中得到证实。结果指出,应用一步迭代公式,所选取的迭代方法可以加速使流场收敛到无界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LTRAN2的一种改进方案BTRAN2用来分析翼型的各种频率的非定常运动。用E-O调转换格式和ADI方法求解了完全的二维非定常跨音速小扰动位流方程,并用单调转换的AF2格式计算了定常跨音速小扰动方程,以此作为非定常计算的初场。本文给出了带后缘正弦振荡襟翼的NACA 64 A006翼型的绕流和做正弦俯仰振荡的NACA 64 A010翼型的绕流计算结果,它们与Euler方程解或实验数据很吻合。  相似文献   

15.
凌鹤鹞 《航空学报》1981,2(2):10-17
 本文将跨音速定常小扰动势流混合差分法推广到跨音速大扰动定常势流,提出了在局部速度坐标系中求解跨音速精确势流方程的插值混合差分法。作为算例,计算了双圆弧翼型和NACA0015翼型对称问题压力分布,并与已知实验值和双圆弧翼型小扰动混合差分法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接近。试算表明,本文提出的插值混合差分格式是稳定和收敛的。本文解决了M_∞趋近于1的计算难点。  相似文献   

16.
使用三维可压、雷诺平均N-S方程数值计算了NACA0012翼型在二元翼型风洞中不同迎角和马赫数状态下的压力分布,改进了划分计算网格的Hilgenstock方法,发展了一种利用N S方程计算结果,来确定翼型实验中为消除侧壁边界层干扰的抽气压力的方法。通过比较利用本文介绍的方法计算的NACA0012翼型实验侧壁抽气压力和相同状态下,在西北工业大学0.3m×0.1m二维跨音速风洞中经油流显示证明为合适的抽气压力,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给出一种新的二维跨音速柔性自适应壁风洞实验迭代方案,计算方法和实验验证结果。根据实验时实验段上下壁和模型上下表面实测压强分布对风洞内、外流场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计算流线化壁面的形状,进行自适应实验。用该迭代方案,在堵塞比ε=8%,实验段高与翼型弦长比值H/c=1.5情况下,对NACA-0012翼型进行了高亚音速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与国外大风洞无干扰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实验时迭代次数仅需1~2次。实验结果展示了自适应壁风洞实验技术用于翼型跨音速实验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提高钝前缘翼型的跨音速压力分布计算方法的精度与效率对翼型设计十分重要。国内对跨音速小扰动势流方法进行了研究,但对M_∞>0.8的超临界情况尚未计算。国外文献[3]指出当M_∞>0.9时完全速势方程的一种方法失败了。 本文试图改进经典的小扰动势流方程,探索比较稳定的迭代方法和超松弛方法,以克服超临界流计算常常不易收敛的困难,使小扰动势流计算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更高的M  相似文献   

19.
低速二元柔壁自流线型风洞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西北工业大学低速二元柔壁自流线型风洞的设计参数选择与结构特点,空风洞的流场性能、自流线型迭代方案,试验运行程序和初步试验结果。 对于堵塞比ε=13.7%的圆柱体模型和高弦比H/c=1.28的NACA0012翼型零升状态,经2~4次自流线型迭代过程便可收敛得到与国外自修正风洞和有关参考文献一致的无干扰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求解二维欧拉方程组的隐式近似因子分解差分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利用它计算了简单直扩张通道内的亚音速、超音速和跨音速管流、绕无限长拐角和对称棱形翼型的超音速绕流以及绕NACA 0012翼型的亚音速、跨音速和超音速绕流等典型定常流动。计算结果表明,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精度,可以正确地捕获强激波和自动满足Kutta条件,Courant数可以取大于1的数值,从而加速收敛。分析和计算都是在贴体坐标下进行的。方法本身可以推广到三维流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