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正7月9日,经过两天多的铁路运输,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安全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目前,发射场的各项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展。按计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于2016年9月中旬发射,之后开展在轨测试并建立自主运行模式,做好迎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访问的准备。这是继长七首飞之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第二次飞行。  相似文献   

2.
正走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载人航天团队,你会感受到他们的一种力量,"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对事业重如山、对名利淡如水,扎扎实实地工作、默默无闻地付出。他们是最可爱的航天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在整个空间实验室四次任务中涉及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三次任务,主要承担了"两船一器"中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  相似文献   

3.
针对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任务组合体运行与飞船返回要求,建立了升交点经度、轨道偏心率、指定时刻轨道高度及速度倾角等多目标特征参数的控制方程;根据组合体至飞船撤离准备各阶段的飞行特点,分析了近圆轨道偏心率中长期演化情况以及飞船返回双脉冲控制量随控制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通过两次组合体与飞船联合规划来满足不同约束的控制策略;根据撤离后飞船、天宫以及伴星的相对运动关系研究了结合规避控制的飞船双脉冲维持优化控制方案。最后依据神舟十一号任务的飞行过程,设计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乘着醒目的降落伞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3名航天员健康出舱,标志着"神舟"载人飞船首次交会对接应用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15天,其间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完成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飞行,是对"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至此,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完美收工,中国航天从此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研制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3,(1):3-10
本刊综合报道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对我国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的“神舟”4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2号F火箭托举升空。火箭起飞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神舟”4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又迈出重要一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4次飞行试验,也是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这次试验将全面实现和验证各项载人飞行的功能和性能。按照研制计划,我国要发射若干艘无人飞船,然后实施载人飞行。这次…  相似文献   

6.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就开展过载人航天技术研究,提出了"曙光"两舱式飞船。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能力和工业基础等条件不成熟而下马。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航天工程。至今,中国已先后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的9艘飞船。一、"神舟"飞船基本结构"神舟"飞船是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的,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其中有一些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后,"神舟"飞船还将成为空间实验室及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运输器。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11,(2):F0003-F0003
新华网北京4月6日电(记者周婷玉)在世外载人航大50周年到来之际,今年4月12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世纪金源购物中心的笑傲天宫航天文化艺术中心将开始试运行。届时将有航天题材艺术展以及慈善拍卖等相关活动。据了解,活动中将展示从神一至神七的众多高端航天艺术珍品,其中包括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并搭载神舟一号的《中国神舟飞船首飞纪念》纪念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神舟五号飞船搭载的《中国神舟飞船首次载人飞行成功纪念》纪念封、神舟七号搭拔作品之《和平颂》画册以及  相似文献   

8.
正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实现连战连捷!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胜利完成这次任务的航天员,向参加这次任务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 Y1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于两天后与在轨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任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旨在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此次任务是我国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33天。  相似文献   

10.
李莹辉 《航天员》2012,(4):54-55
6月18日下午17时06分,神舟九号飞船指令长景海鹏打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一号。在太空飞行的第3天到第12天,即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飞行的第1天到第10天,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内完成了15项空间医学实验。女航天员刘洋作为任务专家,承担着相对较多的实验任务。总体负责空间实验的照料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3):239-239
6月11日17点38分,被誉为“神箭”的长征二号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搭载着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的“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570余秒,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大幕正式拉开。作为我国实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次飞行既是由“长征二号F”火箭和“神舟”载人飞船组成的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于我国全面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突破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技术、打牢空间站研制建设基础的意义深远而。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神舟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GNC)分系统的主要任务和性能指标,GNC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模式及GNC分系统设计与研制特点,最后简要给出了神舟飞船GNC分系统历次飞行试验的结果及其功能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13.
正新状态,新挑战作为载人航天三期工程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十一号的意义重大,肩负着为空间站任务进行技术验证的重任。相对于前期载人飞船,神舟十一号提高了轨道高度,并且要首次停靠飞行一个月,首次进行组合体偏航飞行。新的轨道,新的姿态,都给热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来的设计不适应新的环境了,带来的最大问题是飞船会经历从未经历过的极端高低温工况。其中飞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9月和10月,长征二号F火箭先后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为后续的空间站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21工程作为跨世纪的载人航天工程,其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协调面广,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是整个工程的七大系统之一。中国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二号F。2013年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后,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启动了执行空间实验室任务的T2、Y11火箭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5):435-435
1载人飞船系统 载人飞船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研制"神舟"号载人飞船。载人飞船采用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的三舱方案,额定乘员3人,可自主飞行7天。载人飞行结束后,其轨道舱继续留轨运行约半年,开展空间对地观测、科学与技术实验。该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  相似文献   

16.
杭添仁 《航天员》2013,(1):30-33
6月16日18时37分,我国用长征2F遥九火箭成功发射了载有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神舟九号飞船。本次任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验证自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并首次验证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二是全面验证组合体的环境保障情况:三是验证在神舟八号基础上进行过改进的神舟九号飞船性能。本次任务具备三大特点:首先,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的手动控制对接。其次,这是航天员第一次进入天宫一号内。第三,由于有我国首位女航天员,为此对飞船和她所使用的航天服、座椅等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7.
施金苗  秦文波  罗斌 《上海航天》2003,20(5):1-4,10
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号载人飞船的基本组成,概述了飞船飞行的各阶段及其构型。分析了飞船的主要特点,以及部分分系统和研制中采用的新技术,并展望了今后"神舟"号载人飞船技术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9,(8):13-15
2.成果丰硕的留轨实验 与神舟1号试验飞船相比.2001年1月10日发射的神舟2号飞船是中国第—艘无人正样飞船。其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致。  相似文献   

19.
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返回舱徐徐降落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3名航天员平安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实现了完美收官。这对于我国全面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突破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技术、加快推进空间站研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神舟飞船第一次执行应用性飞行任务.在神舟飞船定型的同时,一直用于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也进入"成熟期". 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近日表示,长二F火箭已基本定型,并将在空间站建设和运营中继续执行载人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