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导弹天线罩电性能参数进行准确测量,利用虚拟仪器技术,采用hbView软件平台,通过多线程技术,实现一套基于测量仪器和转台协调工作的天线罩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该设计充分挖掘了矢量网络分析仪器内在功能,可同时测量并导出四个通道的八组数据,可同时完成比幅、比相等功能,极大提高了对天线阵列等测试对象的测量效率、测试精度;可以实时显示测量数据的二维图或三维图,有利于实时掌握测试情况.本系统很好地满足了实验需要,它的实现为微波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展望军用自动测试设备(ATE)/自动测试系统(ATS)发展趋势基础上,总结了设计通用导弹实时仿真测试系统的软硬件条件,并对该通用导弹实时仿真测试方法的思想进行了介绍。最后,从系统的硬件开发平台、软件开发、工作原理等三个方面对该通用导弹实时仿真测试系统的开发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天线是卫星的强散射源,降低天线的RCS是卫星隐身设计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选择表面技术的微小卫星天线罩设计方案,可有效降低卫星天线的RCS。首先针对隐身天线罩设计要求,设计天线罩壁,包括各层介质的介电常数、厚度等。然后设计附着在罩壁上的FSS屏。进一步制作天线罩实物,通过在微波暗室进行天线罩扫频测试,实际测量该天线罩的频率响应特性,并测试星上天线方向图。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天线罩设计可满足微小卫星天线在给定频段的阻带特性,并保持在给定正常工作频段的通带特性,说明该微小卫星隐身天线罩设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使用计算机视觉方法进行的发动机极性自动化测试是火箭地面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环节,该环节存在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将递归全对场变换(Recurrent All-pairs Field Transforms, RAFT)光流算法替代传统光流法检测技术用于发动机喷管实时运动监测,并根据现场测试场景对光流算法进行了优化,提升了运动检测速度与测量精确度,使自动测试系统具备了摆角的估测能力;在软件系统设计层面,引入差异图像直方图法监听法辅助喷管动作识别,避免了光流法对于未处在监测流程中的摄像头的冗余监听资源消耗,降低了系统硬件设备的负载,同时实现了一种可视化在线判读软件的设计。提出的软件与算法方面的改进在当前已投入使用的极性自动化测试系统上实现了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新型无线电引信的性能特点,详细介绍使用计算机测试技术、微波应用新技术实现对引信各功能参数进行自动测试的原理,并就主要技术参数、灵敏度、启爆比等参数的测试原理和方法进行重点讨论。在讨论硬件构成的同时,最后详细介绍了系统软件的组成以及主要参数的测试子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6.
引信天线与天线罩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晓静 《上海航天》2003,20(5):50-53
分析了天线与天线罩测量的主要参数、方法和要求。介绍了2种典型多用途天线和高性能天线罩测量系统的构成、原理和主要设备及流程图。有关的测试结果表明,两者均可满足测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小卫星测控的模块化自动测试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卫星测控的测试系统不能适应不同卫星型号、无法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构建小卫星测控的开放式、模块化自动测试系统。通过开放式硬件设计、模块化软件设计和标准接口设计,模块化测控的自动测试系统实现了适应不同卫星型号测试需求和与外部进行数据共享的功能,增强了测试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提高了测试工作效率和质量。此研究对于构建模块化小卫星自动测试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同时测量多台星用铷频标长期频率特性时测量周期长、数据量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平台的多通道时差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用LabSQL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存储、分析与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实现了同时对16台星用铷频标进行长期频率特性的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当前某型防空导弹捷联惯导系统测试及仿真现状,提出了一种建立在自动测试基础之上的导弹稳定回路半物理仿真系统方案。在该方案中,采用工控机和分布式实时网络,并充分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有效地结合二者的功能,使这个系统平台既能够实现对捷联惯导系统综合测试,又能通过仿真来验证导弹控制律的优劣,成为一个高精度、多用途、具有实时自诊断功能的测试和仿真系统平台。由于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因此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很强的可扩展性,能够通过更换适配器来完成不同型号导弹的测试和仿真任务。  相似文献   

10.
信号导向的可互换仪器驱动技术是当前自动测试领域发展的重点、热点。虚拟仪器技术、信号导向技术和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硬件资源可互换性和测试程序集可移植性提供了技术支持。文中论述的基于信号的可互换仪器驱动和测试系统架构模型借助信号导向机制和COM技术优秀的封装性和独立性,利用实时引擎技术和动态链接技术将测试程序集与测试资源无关性变成了现实。逐一分析系统架构中各功能模块的工作机制及设计思路,并重点论述信号驱动器和开关信号驱动器的实现方法,为自动测试系统首次实际应用IVI信号驱动器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单喇叭反射测量技术,采用工控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对运动定位和微波测量进行集成控制,实现了导弹天线罩IPD的远程自动测量。实际应用表明该测量系统运行可靠、测量精度高,为导弹天线罩的电性能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采用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智能测试仪的设计原理。利用单片机实现对多路的频率、电压和电流进行自动测试。同时可实现电压到频率、电流到频率、频率到数字的变换;可自动产生各种直流、交流信号;具有数字显示和打印两种输出功能。该系统利用八位单片机实现了十六位机达到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传统卫星载荷测试系统通用性、兼容性差,测试覆盖性不足以及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开放式硬件和软件设计的通用化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构建了通用的硬件平台以适应不同的数据接口,同时提供了模块化、开放式、可配置的软件平台,可满足不同卫星型号载荷的测试需求.并行测试的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能大...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有效载荷产品的生产研制具有种类多、批次多、批量小等特点。为了提升有效载荷产品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灵活性,以应对测试项目复杂性增加所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链接库技术的测试系统软件架构。该架构具备线程管理、仪器资源管理和测试序列编辑的功能,通过三层动态链接库的关联结构设计实现了自动测试系统中用户管理、业务逻辑和仪器控制的软件功能,同时给出了系统架构中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方案,最后通过产品测试验证了系统功能。提出的基于动态链接库技术组成的系统架构具有更小的程序粒度和良好的扩展性。通过三层动态链接库模块之间的灵活配置与重构,使得测试系统软件整体功能得到不断升级,极大地满足了当前航天有效载荷产品生产研制对于集成测试系统的需求,从而为航天器测试系统架构设计提供了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微波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DSP+FPGA系统架构的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本系统以GCl012B、FPGA和DSP器件为硬件核心,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具有很好的控制和运算能力,能够实现对非合作运动目标搜索、跟踪等参数的测量以及角误差求取、AGC控制等功能。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该系统易于实现,具有很好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俞劲松 《上海航天》2002,19(6):47-50
以提高导弹测试的效率和精度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在测试平台上运用VXI总线改进导弹测试系统的构想,该系统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导弹测试平台,其软硬件的设计实现了模块化,通用化,智能化等功能,自动化程度相当高,并具有实时报警和故障诊断能力,可满足大批量导弹测试的要求,同时使测试平台的体积大大减小,提高了其灵活性和可移动性。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15,(5):126-130
提出了一种卫星载荷数据的地面远程测试实时处理分析方法,详细论述了其实现原理及实际系统中的各功能模块,重点介绍了远程测试服务平台内部结构设计、远程测试终端内部结构设计、内部数据通信协议设计、系统工作流程等及部件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文章所介绍的卫星有效载荷远程测试系统,能够支持卫星下传的超大数据量数据在远程终端监控下进行就近实时处理分析功能,从而使有限的专家力量集中在北京的测试大厅对远在发射场的卫星进行实时监视和测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我国首次研制成功的工程实用化的YZ4—4遥测数据实时预处理器的设计思想、系统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特点。该预处理器采用数据流。作方式的硬件体系结构,以高速单片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核心运算单元,实现遥测数据的高速实时处理,全部数据处理功能均由软件实现,使预处理器具各通用性、功能可扩充性、实时性、可靠性等多种特点。该预处理器可配置于各类大、中型遥测地面实时处理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与多种任务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现有自动测试系统通用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行波管放大器测试软件。软件采用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模型。表示层用来输入产品信息和测试的数据展示,利用Matplotlib第三方依赖库实现测试数据的可视化分析;逻辑业务层实现测试项目的具体实现过程;数据访问层完成对所有仪器的控制和访问。系统的三层架构体现了“高内聚、低耦合”特性,结构清晰,可扩展性强,容易适应需求变化,方便快捷的扩展新的测试项目和新的测试仪器,提高了测试系统开发效率;软件已完成多个卫星型号的200余台行波管放大器测试,节省了30%测试时间,显著提高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运输过程中航天器的环境状态,确保过程受控,研制了一套运输环境监测系统,以NI cDAQ和LabVIEW为软硬件平台,设计软硬件架构与软件工作流程,能实现加速度、温湿度、车速多种类型信号的协同监测、实时超差警示与数据回放;并可利用北斗定位实现车速测量,针对高频采集的加速度信号,实现全程低速存储与触发高速存储。在实际运输道路上进行测试验证的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功能完善,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