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的载人飞船由三部分组成:轨道舱、返回舱和服务舱。美国的阿波罗飞船除了这三个舱以外还多了个登月舱。未来的火星载人飞船由七大件组成,因此它不能简单地称为飞船,而应该称为飞船系统。火星载人飞船的七大件是:飞向火星射人级、双圆锥空气壳层、飞船居住舱、火星表面着陆器、火星上升飞行器、返回地球飞行器和飞行系统的电力供应。  相似文献   

2.
神舟-7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由神舟-7载人飞船、航天员、空间应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七大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3.
1._为中国载人飞船题写了“神舟”船名。 A.江泽民B.李鹏C.胡锦涛 2.发射“神舟”飞船的运载火箭是 A.长征三号B B.长征二号F C.长征二号E 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_夯开始实施的。 A.1992 B.1993 C.1994 4.发射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最突出的特点是_。 A.更高大B.运载能力更大 C.有发射应急逃逸系统 5.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简称是_工程。 A863 B.921 C.331 6.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安全性指标为_。 A .0.997 B.0.977 C0.987 7.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包括飞船、运载火箭等_大系统。 A.六B.七C.八 8.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前,采用_。 A.垂直总装…  相似文献   

4.
宋河 《国际太空》2003,(1):F003-F003
□□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0日00:40,我国神舟-4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4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神舟-4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全系统参加  相似文献   

5.
魏庆 《飞碟探索》2009,(11):54-54
为了使航天员安全可靠地着陆,载人航天工程必须建设返回用的着陆场。世界各国的载人航天器着陆方式各有不同,有在陆地、海上、机场降落之分。当然,飞船的着陆场不是像跳伞员降落地点那样,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画个圈,做个明显标志,跳伞员自己控制降落伞,落到里面就行了的。飞船着陆场的选择远不是这样简单,而且它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升空的第1个航天器是2001年1月10日中国发射的神舟二号宇宙飞船。它也是中国第1艘按载人要求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即虽未载人,但其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1月16日,经过近7天的飞行,在绕地球108圈后,神舟二号宇宙飞船顺利地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2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对外正式发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及中国载人空间站、货运飞船名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如上图所示。左图为中文标识,右图为英文标识("CMS"为"中国载人航天"英文"China Manned Space"的缩写)。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名称如下: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代号"TG";核心舱命名为"天和",代号"TH";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代号"WT";实验舱Ⅱ命名为"巡天",代号"XT";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代号"TZ"。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负责人称,自公布之日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用新的标识,载人空间站及货运飞船有关文件及宣传文稿一律使用新的规范名称  相似文献   

8.
7 载人飞船是对卫星技术的全面继承□□载人飞船与人造卫星都属于在太空自动运行的航天器。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都必须备有电源、姿态与轨道控制、推进、热控制、数据管理和无线电测控 (跟踪、遥测和遥控 )等系统 (所谓“系统”,是指实现某一共同功能或任务的若干设备、部件的有机集合 )。载人飞船的这些系统与卫星上的同类系统在组成和功能上大同小异 ,因此可以充分继承卫星的技术。电源是一切航天器的“心脏”。航天器的绝大多数系统及其设备都需要耗电。飞船所需的电功率一般比卫星大 ,但工作时间短 ,所需的总瓦时数小 ,所以 ,不仅…  相似文献   

9.
士元 《国际太空》2016,(1):26-33
“十二五”期间,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最突出的表现是先后成功发射了天宫-1目标飞行器、神舟-8无人飞船、神舟-9和10载人飞船,使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自控和手控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把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和首位太空女教师送上太空;开展了应用型飞行和在轨维修、绕飞等技术试验和一些重要的科学实验,顺利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我国还按计划进行了天宫-2空间实验室、神舟-11载人飞船、天舟-1货运飞船、长征-5B和7运载火箭、大型空间机械臂等的研制,为在“十三五”期间进行的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全力打造新型载人飞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0月7日,俄罗斯向国际空间站成功发射了第1艘联盟TMA-M载人飞船。它是俄罗斯首艘数字化宇宙飞船,载有CC-101新型计算机。新飞船对制导、导航与控制单元以及船载测量系统做了改进;飞船功能得到扩展,通过多种交换链路,使俄罗斯段计算机系统与船载系统控制的制导、导航与控制进一步集成。为此减少了船载系统的质量,增加了70千克有效载荷运载能力。  相似文献   

11.
载人航天篇     
正1概述1992年9月21日,中国正式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批准载人飞船工程启动实施,明确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实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是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推进剂补加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和货运飞船,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是建造空间站,解决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神舟号”载人飞船工程实现了中国人往返于天地间的目的之后 ,中国应审慎地选择发展载人航天的目标。文章从中国社会对载人航天的需求出发 ,讨论了以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物质环境为目标的空间站和以发展天基航天为目标的天基航天站的外部工程系统的环境条件 ,认为中国在运载火箭、发射和回收场、测控站网方面已有较好基础 ,基本具备条件 ,运人运输器已有“神舟号”载人飞船 ,运物运输器的研制也不困难 ,但在为保障航天员在空间生活、工作的航天员系统方面和为实现载人航天工程功能和显现价值的有效载荷系统方面欠缺较多 ,需要一个研究、试验、培训和开发、演示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03,(11):46-47
中国载人航天将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然而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除继续用载人飞船进行对地观测和空间实验外,重点要完成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射长期自主飞行、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尽早建成中国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大系统,解决中国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面对不同人要解释很多次同样的问题:"神十一"为什么只运送两个人"上天"?飞船运送航天员少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技术退步了?面对这样一些疑问,张柏楠有些"哭笑不得"。他认为,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出世,不仅不是我国载人飞船技术上的倒退,相反,它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征程中的新曙光。张柏楠说,我国之前已经成功发  相似文献   

15.
正逃逸系统是载人飞行中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关键技术领域。近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在采用逃逸塔的逃逸系统基础上,利用飞船自身动力进行自逃逸的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多次通过了飞行验证。本文通过研究自逃逸技术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优势和适用领域,进一步提出了这种新的逃逸形式对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设计带来的新需求、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国外载人航天领域共开展14次发射任务,其中包括7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7次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美国“载人龙”(CrewDragon)飞船开展3次载人任务,“货运龙”(CargoDragon)飞船开展2次货运任务,“天鹅座”(Cygnus)飞船开展2次货运任务,“星际客船”(Starliner)开展1次无人轨道飞行任务,“猎户座”(Orion)飞船开展1次无人绕月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17.
《太空探索》2011,(12):20-21
神舟八号载人飞船的研制,不仅承担着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的重要任务,同时,还承担着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验证运输飞船的重任。轨道控制精度如何保持交会对接对轨道控制精度的要求非常高,有航天员参与情况下的对接相对来说容易一些,因为航天员可以适时的观察和控制,而  相似文献   

18.
与以往“神舟”系列发射时间不同,中国载人航天首次飞行选择在白天发射。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周建平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选择在白天发射,主要是考虑白天温度有利于发射人员工作,而且万一发生意外可充分保障航天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2002年3月25日,我国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当天22时15分我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三号飞船送入太空,588秒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在轨飞行7天、环绕地球108圈后,于4月1日16时5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这是神舟飞船第三次启程,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0.
齐真 《国际太空》2016,(7):10-12
2016年6月26日15:41,由长征-7运载火箭搭载升空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简称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安全着陆。该缩比返回舱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此次缩比返回舱的成功回收,为后续新型载人飞船的论证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标志着我国载人深空探测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为未来载人深空探测任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