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频谱仪测量非线性失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分析了非线性的产生,讨论了频谱分析仪在非线性失真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射频功率放大器预失真线性化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改善射频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预失真技术,提出了一种平衡结构的线性化器,给出了该电路的应用方式,并对其原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
行波管微波功率放大器存在幅度非线性和相位非线性失真,会引起信号失真,使多载波信号产生交调干扰。因此,对于微波转发器特别是卫星转发器来说,线性化处理非常重要。文章基于直接查表法和泰勒公式展开,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两级查表校正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查表法相比,该方法达到相同精度时所需存储容量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毫米波卫星通信前端发射系统中固态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毫米波模拟预失真线性化技术。该技术采用毫米波共面线集成非线性器件,与传统的基于微带线集成非线性二极管器件的方法相比,避免了接地电感等不连续性干扰,提高了工作频率,拓展了工作带宽,在毫米波频段实现了宽带预失真非线性补偿。试验结果表明:在Ka波段13GHz(25~38GHz)频率范围内,由该技术实现的预失真线性化电路在输入功率15dB变化范围内,实现了3dB左右的增益幅度扩张和20°左右的相位压缩。将该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应用于改善一型工作频率为29.6~30GHz,输出功率为5 W的毫米波功率放大器的线性性能。双音信号测试结果表明:功放在1dB压缩点回退7dB的条件下,三阶交调失真改善度高于10dB,并在29.8GHz时达到19dB。该技术可用于满足现代大容量、高速无线通信,特别是毫米波卫星通信前端系统的需求,实现高质量、低误码率的数据无线传输链接。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两种常用的描述功率放大器的记忆效应和非线性特征的模型——W—H模型和记忆多项式模型进行了自适应线性化仿真,采用AM/AM和AM/PM失真特性对由于功放特性不理想而引起的放大信号的振幅畸变及相位偏移进行描述,运用自适应预失真处理方法,进行记忆预失真的模拟,并用误差矢量值(EVM)衡量这种自适应预失真方法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的自适应预失真方法对上述两种记忆功放模型具有较好的线性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模拟光链路因其大带宽、低损耗等优势,在宽带无线通信、多基地雷达、卫星载荷信号馈送、电子战存储转发中极具应用前景,成为了当前微波光子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电光调制和光电探测的非线性, 模拟光链路的动态范围受限。基于偏振复用马曾调制器的线性模拟光链路,通过改变两个RF信号的电功率比及两个子调制器的直流偏置点,可以分别改变调制指数比和光功率比,从而构造了两个相位相反的非线性失真信号以抵消链路的三阶交调失真,改善系统的无杂散动态范围。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单个马曾调制器的常规链路相比,基于偏振复用马曾调制器的链路三阶交调失真被抑制33.7dB,无杂散动态范围提高17.6 dB,宽带射频信号的星座图和误差矢量幅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7.
TWTA性能仿真及其非线性补偿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资源卫星数据传输系统为原型,对行波管(TWT)性能进行有效仿真,得出以误码率为核心的信噪比、行波管工作点等参数的相互关系图。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一种新的TWT非线性补偿方法:训练状态时利用分段直线去拟和非线性曲线,得到各段直线参数;工作状态时利用对各段直线分别求逆变换后得到的参数对输入信号进行预失真。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补偿效果良好、算法简单且易于硬件实现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数字预失真技术是功率放大器线性化研究的热点,自适应算法的选择对预失真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分析传统的LMS算法和RLS算法,发现其收敛速度和计算复杂度不可兼得,变步长算法对收敛性能有所改进,但效果有限。结合两种算法各自的优势,提出一种新的组合算法,用于多项式数字预失真系统。采用间接实现结构,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特性,适用于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如何对于不同成像条件下的图象进行匹配是采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将距离变换引入图象匹配中,提出抗几何失真和边缘变化的边缘特征匹配准则,推导出它的快速匹配算法。大量实验表明,这种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几何失真、边缘变化的影响,而且具有抗灰度反转的能力,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成像条件下获取图象间的匹配  相似文献   

10.
为补偿射频功放非线性失真对高速宽带数传系统的影响,对全数字基带预失真算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用Matlab仿真工具对预失真的最小均方(LMS)、递归最小二乘(RLS)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步长迭代收敛算法。在接收端对调制的中频信号直接采样,无需采集发端数据,用宽带锁相环和相关峰技术实现收、发信息同步,对整个信道的线性和非线性失真进行补偿处理。仿真表明该算法可提高预失真的性能和收敛速度。在星载高速调制器和行波管功放系统中对改进算法后的预失真技术进行了测试,16QAM宽带信号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提高系统性能,减小功放非线性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研究等离子体鞘套特性及其对电磁波传输的影响,研制等离子体电磁信号多维度特征测量系统。系统可在地面实验环境中对高速目标等离子体下通信信号进行多维度特征测量,分析信号传输衰减、相位畸变等特性。系统完成Ka测控通信频段等离子体透射测量实验,验证多维度特征测量系统宽带测量、大动态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初步验证等离子体对通信信号的衰减和相位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陈士国  王建中 《上海航天》2006,23(6):37-40,45
用矩量法(MOM)导出求解X波段波导端头裂缝口面等效磁流的公式。在此基础上,计算波导不同频率下的反射系数和驻波系数等参数。给出了BJ-100波导端头裂缝口参数的计算结果,据此讨论了裂缝长度、宽度、厚度与谐振频率的关系。另外检验了圆头与方头裂缝的等效性,并给出了波导端头裂缝谐振频率的近似设计公式。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计算结果与测试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航天运载器为例,分析了实测振动信号功率谱的低频畸变现象。指出用基于FFT的周期图方法对长度很短的样本作谱估计时,分辨率太低和数据窗不合适是低频畸变的主要原因。文中讨论了纠正低频畸变的方法,给出了消除低频畸变的实例,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本文还提出了谱分析中“可信分析频带”的概念。认为一次(帧)分析中的上下限频率之比必须小于某个值;凡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处理结果,低频段的功率谱密度值都是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14.
陈士国  汤策 《上海航天》2007,24(4):23-29,57
用矩量法(MOM)导出求解X波段波导端头裂缝单元间互耦等效磁流的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等效磁流在激励和未激励单元内部产生的场、反射系数、驻波系数和两单元间耦合系数等的计算公式。分别在共E、H面条件下分析了两X波段波导端头裂缝互耦的影响,并对单元间不同相对距离和工作频率时的互耦影响规律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计算值与测试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张伟娜  全伟 《航天控制》2011,29(5):3-7,29
由于光学成像系统的非线性几何畸变,使得星敏感器所获星图与理想星图有一定的差别,为完成高精度定姿,必须对畸变星图进行校正.首先,介绍了光学系统的畸变原理,并建立了以径向几何畸变为主的星图畸变模型.之后引入改进遗传算法对畸变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引进成长算子的二进制编码,避免了算法陷入伪极值;通过改进适应度函数和适时调整变异...  相似文献   

16.
17.
为实现小体积下的瞬时测频,采用射频宽开+特殊编码体制来实现瞬时测频的接收机。介绍了该接收机的原理组成及其实测指标,总结其优点。该接收机具有瞬时带宽大、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测频时间短、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适合弹载等多种恶劣环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功率放大器和带宽对恒包络导航信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GPS导航系统的现代化、伽利略和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往往需要在一个频点上发射多路导航信号。非恒包络信号通过非线性放大器后,放大器的AM/PM效应会使导航信号的功率谱扩展,伪码相关函数畸变,造成跟踪精度的恶化。因此,多路导航信号的复合要进行恒包络处理,然而有限的带宽会使导航信号的恒包络特性恶化。首先建立导航信号非线性失真的一般模型,分析放大器非线性效应造成的星座图发散、功率损失与伪码跟踪误差;然后以伽利略系统信号为例,通过仿真给出伪码跟踪误差、功率损失与滤波器带宽、放大器功率输出回退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中导航信号带宽、放大器工作点的选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我国导航系统下行信号体制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传统STFT(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方法因非同步采样引起频谱泄漏,造成频域曲线幅值降低,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域带通滤波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在频域逐次移动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获得信号中各个频率分量幅值的最大值。利用该方法对某载人航天器搭载的力学参数测量系统在整器正弦振动试验中采集的数据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获取力学参数测量系统各测点的频率幅值曲线,减少传统STFT方法产生的能量泄漏的影响。研究成果也可用于不依赖振动控制仪或无COLA通道的数据采集系统正弦振动试验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20.
传输/反射法测量复介电常数的三个方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利用传输/反射参数测量复介电常数的三个方程。利用奇偶模方法分析传输线与二端口网络,得到传播常数与归一化特性阻抗的解析解。进而得到确定复介电常数的三个方程。利用这些方程仅用一次测量解决已有传输/反射法中存在的低损耗材料的厚度谐振问题、多值性问题及其它问题。讨论了利用这三个方程通过一次测量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并分析了这些方程的测量不确定度。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