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动态     
立方体卫星入选2014年十大科学突破美国《科学》杂志2014年12月18日公布了其评出的2014年十大科学突破,这是对全球科学研究每年一度的年终盘点,立方体卫星入选为本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立方体卫星(Cub Sats),是帮助研究者进行简单的太空观察和对地球的大气层进行测量的设备,这种长宽高均为10cm的廉价微型卫星在2014年真正获得成功,已经开始进行一些实质性的科学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与地球本身发展周期的影响,人类面临着愈来愈大的挑战。地球系统的全球化与对地观测技术的进步等推动了地球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为深刻认识全球变化,制订正确的政策,多个国家建立了对地观测系统。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主要内容,并以美国EOS和欧盟GMES为例,论述了对地观测计划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1992年12月8日,伽利略探测器通过地球轨道近地点时只比原定点偏离1.5公里,时间只差0.1秒。由于减少了所需的轨道修正次数,伽利略探测器完成探测任务时所剩的推进剂从估计储量4~5公斤增至18~19公斤。这就为任务计划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增加科学探测数据。 伽利略探测器最近执行的科学探测和工程任务有: 1.在飞掠地球的磁尾和穿过地球磁层相对于太阳风的头激波时对地球磁场、等离子体、尘埃、高能粒子和重离子等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4.
天文学家否定小行星将撞地球的说法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空间观察小组最近称,编号为1997XF11的一颗较大的小行星(直径为1英里级,1英里约合1.6公里)将在2028年10月26日从离地球仅3万英里的地方飞过,有可能撞击地球。但美国航宇局喷推实验室的科学...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10,(5):116-116
据澳大利亚每日航天网2010年8月31日报道,NASA的“冰、云和地面高度卫星”(ICESat)在2010年上半年富有成效地完成了科学任务。7月份NASA降低了这颗卫星的轨道,并于8月29日重返地球大气层,返回途中卫星大部分被烧毁。ICESat于2003年1月发射,目标是传回五年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由来及其在地球空间探测、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合作等科学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8-148
2008年10月1日,一枚俄罗斯“第聂伯”火箭从俄罗斯南部的Yasny发射场升空,将泰国地球观测卫星系统(THEOS)卫星成功送入轨道,卫星最终将机动到822km的太阳同步轨道。THEOS卫星重715kg,主要为地球科学应用和灾害监视应用提供中等分辨率图像。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11,(5):46-47
NASA科学任务署行星科学分部主任格林4月18日说.NASA和欧空局将压缩原定在2018年发射两辆火星漫游车的计划,改为只造一辆漫游车,用其钻探火星表面,并存放所采集的土壤样品,以供最终运回地球。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4月13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空间站与地球科学"技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万卫星院士、潘永信院士、魏勇副所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罗文成总师、刘刚总师、王正义副总指挥,以及相关领导、学者应邀出席。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刘国青、科技委主任向树红、总工程师易忠、副总研发师姜利祥以及相关处室领导参加了此次技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0.
星载主动光学遥感技术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光雷达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和民用价值,主要应用于军事侦察、军事气象、航天器交会对接和地球科学研究方面。文章简述激光雷达的研究历史,从地球科学应用角度阐述激光雷达技术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