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 《中国民用航空管制岗位培训管理规则》对见习管制员的定义是:完成院校空中交通管制专业学习后接受岗位培训的人员。  相似文献   

2.
引言随着民航快速发展,管制队伍在不断壮大,但目前管制员总数依然不足,管制员数量增长依然滞后于民航发展速度。目前我国大部分管制单位管制员定岗定员编制数量紧缺,绝大部分地区现有的人力资源仅仅刚好满足排班要求,管制后备力量薄弱,同时又缺乏必要的冗余,在管制员数量捉襟见肘的条件下,很多地区扩大了招生数量,但带来的新问题是培训压力增大,如何  相似文献   

3.
浅析影响管制技能形成的几个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管工作具有责任重、风险大、要求高等特点,而拥有娴熟的业务技能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管制学员从专业院校毕业后,需在管制岗位上经过为期一年左右的“资格训练”,学习掌握管制技术并获取证书单独上岗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管制员。在这一过程中,见习人员管制技能的掌握和形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每个管制员的见列时问有长有短,进度有快有慢。  相似文献   

4.
随着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航班流量的不断增加,空管行业人员供需比就成为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作为直接为机组提供管制服务的管制员,就显得尤为缺乏。为此,各空管中心(站)都采取各种形式培训和培养管制员,而见习则是每一个管制员都必须经历的,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它是管制员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刘登武199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民航,又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接受了为期一年的管制培训后,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管制员。十多年来,他一直在一线从事管制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从来没出现过任何差错,就这样由一名见习管制员逐步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航行管制工程师,2005年成为兰州区域管制室的  相似文献   

6.
陈忠  王成 《空中交通管理》2007,(10):67-67,59
东北空管局沈阳运行中心塔台管制室承担着沈阳地区桃仙机场塔台、地面和进近范围内的空中交通管制任务,现有管制人员24名,平均年龄30岁。就是这样一支年轻的管制员队伍,却创造了连续145个月无差错,成功处置了近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成熟优秀的管制员都是从见习管制员开始其职业生涯的,就如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自己的童年一样。童年的经历和所得对一个人将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这也就是见习管制员带培工作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都知道一个成熟优秀的管制员应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处惊不乱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民航事业的迅猛发展,飞行流量的迅速增加,空管一线班组工作中承担的压力也相应增大。如何加强班组的管理,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调动管制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管制员工作中的积极性,营造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建设出管制技能优秀,思想过硬的管制员队伍,这些问题不能不成为班组管理者的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为顺应民航快速发展和空管持续安全需要,建设一支"思想端正、业务精湛、作风严谨、纪律严明"的高素质管制员队伍,5月18日上午,民航局空管局在沈阳召开动员大会,对在全系统开展加强管制人员思想作风纪律建设活动进  相似文献   

10.
一、管制员绩效考核的现实意义 作为空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制员绩效考核不仅是对管制员管制工作实际的考核,而且是组织进行管理、管制员培训和管制员激励不可缺少的机制。管制员绩效考核指的是对管制工作行为的测量过程,即对照管制工作目标或管制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评定管制员的管制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管制员的管制工作职责履行程度等等,  相似文献   

11.
面对我国民航业务量高速增长的实际情况,我国民航各相关部门都面临着如何快速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发展压力。空管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新设备、新技术在空管快速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如何把新技术应用到飞行管制中来,从而使飞行管制能力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管制雷达是管制员日常实施飞行管制服务的重要设备,在管制飞行量日益增长的今天,如何让管制雷达更加“智能”,向管制员提供更多真实可靠的飞行冲突报警,这对提升管制员的管制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法国泰雷兹公司在这方面也从事着有益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快向民航强国的迈进,我国航空运输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管制设备的不断更新、完善,管制理念的更新、新技术的应用及空域需求的增加对管制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制员的培训作为提高管制员业务技能、增强管制员安全意识与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确保飞行安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笔者就管制员培训的手段、方式和制度方面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引言在我国航空业飞速发展、飞行流量增长迅猛的今天,空中交通管制单位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国内一些大的管制中心已经发展到拥有十几个扇区,几十名管制员同时工作。不论同时工作的管制员人数多少,这些同时工作的管制员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彼此依托、由一个或多个领导者带领的团队,即管制班组。这些管制班组在担负保障飞行安全、顺畅的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和优化管制班组的现场管理是发挥团队最佳效能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提供雷达管制服务的工作过程中,管制员须遵守特定雷达管制空域的相关程序和间隔标准,并对其所辖管制空域内的所有航空器负责。间隔标准是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安全飞行所需要的间隔,间隔标准的制定,综合考虑了空管系统内设备、技术、人员等各种因素限制(如雷达延迟、管制员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一、管制员工作任务分析概述 国内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没有进行系统的管制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因而空管单位缺乏甄选、培训和考核管制员的科学依据,不能有效的对管制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影响管制单位对管制员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引言现今管制工作的开展以班组模式进行,班组运行的效能同团队中的管制个体(即管制员)能力密切相关,个体能力包括专业理论基础、业务技能和工作经验等因素。专业理论基础是管制业务工作的基石,而管制员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见习期培训效果的影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航空运输量的快速增加和空中交通流量的增长。近年来许多大中型机场开始实行塔近分离,即塔台管制席作为独立的管制席位从进近管制席分离出来。作为塔台管制员必须时刻以目视方式持续监控窗外运行的飞机和正在使用的飞行机动区,以保障航班运行安全。但是由于塔近合并运行时养成的习惯,以及雷达监控的直观与方便,不少塔台管制员在工作中仍然把多数精力放在雷达监控上。这样做是否合理?是否能确保安全?应该如何设置雷达监视器位置来避免塔台管制员把过多精力放在雷达监控上?《关于塔台管制员过多使用雷达的情况分析》首次提出了这些问题并试图作了一些解答。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个容易被人忽视而又关系空管运行安全的细节问题,供业内人士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绩效管制班组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近年来,随着飞行架次的不断攀升,各个空管分局(站)为了减轻工作负荷,提高安全冗余度,普遍采用了增开扇区的措施。该方法无疑是面对飞行流量迅猛上升,增加安全冗余度的合理应对措施,但也使得管制现场的人员急增。同一个管制现场内,出现多个管制席位。管制现场也有原来依靠管制员个人能力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发展为依靠团队力量,在各个岗位职责分明的基础上、又能相互配合,并以带班主任为核心的团队  相似文献   

19.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开航进入倒计时阶段,长春空管站航务部为了保障开航后的飞行安全,对管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龙嘉机场飞行程序的培训工作。民航总局批准了龙嘉机场飞行程序之后,航务部组织专业人士对管制人员进行了飞行程序的讲解,要求管制员熟记程序,并对程宁进行分析。近期,航务部对全体管制员、  相似文献   

20.
张平 《空中交通管理》2007,(B12):31-32,9
近年来,随着航班量的不断增大,空中交通管制难度不断增加。管制员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心理负荷在不断增加。由此而导致的因人为因素原因造成的飞行不安全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如何掌握了解管制员的心理状态,缓解管制员的心理压力,消除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心理健康作为一门科学,在管制这个高风险的行业里,逐渐体现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容否认,管制员的心理状态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