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P/HTPB悬浮液的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含硼富燃固体推进剂用AP/HTPB悬浮液的流变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AP粒度形状、填充分数及表面活性剂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AP颗粒间通过粘合剂体系相互作用形成网络结构是悬浮液呈假塑性流动的主要原因;相对表观粘度和填充分数的关系可用含结构粘度项的公式很好地描述。加入表面活性剂SH可改善超细粒AP的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2.
偏二甲肼胶体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禹天福 《火箭推进》2004,30(3):36-41
介绍了印度Borla理工大学空间工程与火箭系研究偏二甲肼胶体流变学性质的情况.通过剪切速率的变化,确定胶体体系的流动特性,发现这种胶体属于假塑性触变胶体.在制备胶体的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直至形成稳定的胶体.在制备胶体的开始阶段,粘度随时间迅速增大,此后粘度的变化就很小.随着温度的增加,偏二甲肼胶体的表观粘度和触变特性都降低.提高剪切速率,表观粘度也显著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假塑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金属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粘度系数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胶体体系的屈服应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金属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固体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固化成型过程中由于加热不均和固化不均导致的脱粘分层等质量缺陷问题,综合考虑了树脂的固化反应特性、固化炉内的热空气流动特性、复合材料物性参数的时变特性、模具和辅助材料的影响及其物性参数的时变特性,建立了壳体固化成型过程的热-化学耦合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固化过程中壳体温度的变化历程,获得了壳体固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测量结果的误差小于1.5%,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对壳体固化过程温度场进行较为准确的预估;壳体固化过程中没有出现放热峰,表明树脂的固化反应热对壳体固化过程影响微小;壳体固化过程中,最低温出现在临近接头区域。  相似文献   

4.
为抑制高铝含量固体推进剂燃烧产物的团聚,研究铝含量为18%、含有机氟化物(OF)的固体推进剂不同燃烧区域中铝粒子燃烧的特性。利用高速摄影系统研究熔铝粒子在推进剂燃面的团聚过程;通过对推进剂燃烧火焰特定位置的低温淬熄,获得终止燃烧的含铝固体粒子,并进行形貌和成分分析;使用动态粒径测试系统、激光粒度仪分别对推进剂燃烧火焰区及最终固体燃烧产物的粒子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氟化物产生的气态氟化烃可抑制熔铝粒子在燃烧表面的团聚,可使推进剂火焰中燃铝粒子的尺寸降低约50%,固体燃烧产物中大尺寸(D≥10μm)颗粒的体积分数下降约74.2%。燃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有机氟化物使推进剂的爆热及理论火焰温度分别下降9.5%和8.8%,燃速也发生了降低。  相似文献   

5.
通过DSC和胶片固化等实验手段并结合理论分析,证实了GAP的结构特性及AP的存在是GAP贫氧推进剂固化不完全和在固化过程中出现大量气孔的根本原因。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化催化体系,或加入质量含量为3‰~5‰的间苯二酚,或对AP进行包覆,解决了GAP贫氧推进剂的固化气孔问题。  相似文献   

6.
测量与理论分析了复合推进剂的黏性与力学性能。实验研究了固体粒子尺寸分布和粘合剂固化比的影响。应用聚合物流变学的理论与概念来模拟推进剂特性。研究得知,细AP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起有效的填充剂作用,并增强机体的性能。对所研究的推进剂系列配方,当细AP含量接近20%时推进剂可达到最大应变与浇注中的最佳黏性。  相似文献   

7.
HMX含量对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微波衰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HMX含量对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微波衰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HMX的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微波衰减随HMX含量的增加而增加,HMX含量由5%增加到50%时,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微波衰减增加了约1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推进剂药浆流平性的模拟试验方法,讨论了药浆流平性与推进剂表观粘度、固体填料装填后的平均空隙率间的关系,提出相对流动角的概念来衡量药浆的流平性。研究表明:推进剂药浆的流平性在宏观上与药浆的零切粘度、平均空隙率有关,相对流动角可以用来表征药浆的流平性。  相似文献   

9.
复合固体推进剂是一种含能非均质颗粒填充材料,其基体聚合物分子通过物理缠结及氢键作用吸附于填料表面,产生基体-填料界面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基体聚合物交联网络分子的运动受到限制。以高氯酸铵(AP)级配及含量不同的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力学试验、溶胀试验、单向拉伸试验、循环拉伸试验,探究了AP级配及含量变化引起的HTPB固体推进剂界面约束作用差异,并探究其对推进剂结构及性能的多维度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细粒度AP含量及AP总含量的提高,约束区域占比增加,基体交联网络分子受限作用增强,HTPB固体推进剂界面相互作用提高,单向拉伸状态下的推进剂强度、模量提高,伸长率下降;循环载荷作用下,约束作用则提高了能量耗散过程,加剧HTPB固体推进剂疲劳损伤进程。  相似文献   

10.
调整复合推进剂配方改善喷焰微波衰减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复合固体推进剂喷焰的微波衰减特性与其主要组分,即铝粉,黑索金和过氯酸铵的影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规律。通过调整RDX、AP和铝粉含量的比例,可以不显著降低推进剂能量特性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复合固体推进剂喷焰的微波衰减特性。对复合固体推进剂的配方优化设计和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固体贫氧推进剂与固冲组合发动机组成一种新的推进系统,可使推进系统比冲成倍增加,固体贫氧推进剂具有氧化剂含量低,金属燃料添加量增加的特点。目前,固体贫氧推进剂可分为贫氧烟火推进剂和贫氧复合推进剂两大类,每类各有其优缺点,文中讨论了固体贫氧推进剂的评价指标并对其配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西欧各国研制固体火箭推进剂的情况及其进展.对双基推进剂,包括浇注双基推进剂、压伸双基推进剂、复合改性浇注双基推进剂和复合推进剂,以及一些粘合剂的特性和发展分别作了叙述.探讨在固体推进剂中加入硼粉后性能的改进以及所带来的问题.今后固体推进剂发展的重点将是:提高总固体含量,进一步提高燃速,改进药柱的力学性能,降低温度敏感系数,以及降低推进剂成本.  相似文献   

13.
固体火箭发动机加压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一种制造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新型加压固化方法。其研究总旨,是以此来消除推进剂药柱在制造时所产生的热应力。通过加压固化对推进剂物理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力学性能由于受到加压固化的一定影响,而具有脆化的倾向,但是,实用尚无问题。同时加压固化有利于药柱和绝热层之间牢固粘接,燃速几乎不受其影响。为了考察加压固化的固化点而进行了发动机实际装药固化试验。根据对推进剂药柱的内应力和发动机壳体形变的实际测量,定量地证实了加压固化的效果。用加压固化法制造的发动机进行燃烧试验的结果表明,燃烧是稳定的,对燃烧性能没有影响。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加压固化法具有实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卡片试验是考察固体推进剂爆轰感度的重要试验项目。首先对卡片试验的输入冲击波压力进行了标定,然后开展了不同种类固体推进剂的爆轰感度试验,考察了固体推进剂种类、固体含量、Al含量和RDX含量对其爆轰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卡片试验的输入冲击波压力为7 GPa;固体推进剂的种类及配方组成是影响爆轰感度的主要因素;丁羟三组元推进剂、富燃料推进剂和燃气发生剂不具有爆轰感度;在HTPB四组元固体推进剂中,固体含量和Al含量对爆轰感度影响不大,RDX是影响爆轰感度的主要因素,RDX含量越高,爆轰感度越低,临界RDX含量为11.5%。  相似文献   

15.
膏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药浆稳态燃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固体推进剂BDP燃烧模型基础上,引入膏体推进剂燃烧效应这一新参数将模型推广于膏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药浆燃烧研究,模型考虑了氧化剂粒度分布,组分配比,催化剂性有和膏体推进剂燃烧热效应等对燃速的影响,以及药浆固化有前后燃速差别,还有靶线法测量了某批次复合推进剂药浆固化前后燃速变化,论文结果可用于膏体推进剂的配方和性能预测,以及利用药浆燃速预示固化后推进剂燃速,监控固体推进剂制造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未固化AP/Al/HTPB推进剂燃速预示法——DSC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未固化推进剂的燃速预示方法,用DSC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多种AP/Al/HTPB推进剂的常压热分解特性。根据BDP燃烧模型,考察了推进剂的燃速与热分解参数的关系,提出了未固化推进剂燃速的预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DSC法可较准确地预示未固化推进剂的燃速,并成功预示了某配方的基础燃速。  相似文献   

17.
固体火箭发动机预固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依据HTPB复合推进剂界面特性 ,提出改变固化反应温度与时间来调节交联程度 ,使系统的官能团逐步进行化学反应 ,形成化学键和氢键 ,改善了生成物的力学性能。论述了预固化技术和粘接模型。将其应用于固体发动机推进剂 衬层界面粘接、发动机装药成型和推进剂药柱修补技术 ,经地面热试车和飞行考核 ,以及试件的十年储存试验考核 ,性能可靠 ,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固体推进剂聚氨酯固化反应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用了重均官能度概念,把固化反应的理论模型与固体推进剂固化反应的实际正确地结合起来。从而把凝胶化理论推广应用于固体推进剂固化反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推进剂预固化技术与药间粘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室多级推力同心药固体发动机是未来导弹需要的动力源,但是粘结层燃烧特性与被粘结的某种推进剂有差异时,会造成内弹道异常。采用推进剂“预固化”技术是同心药柱装药工艺的有效途径,该技术利用推进剂预固化余留的部分宫能团与第二次浇注的合同固化体系药浆交联成网络,解决两种推进剂间界面粘结的问题。文中探索出的技术途径,不需要增加设备,操作简单,通用性强,可用于同类型复杂的药型装药。  相似文献   

20.
滑行段低温推进剂流动及换热特性对气枕压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载火箭在飞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姿态调整以满足入轨要求,贮箱内推进剂在外界干扰力的作用下将发生晃动,由此引入了诸如气液接触面积、蒸发、冷凝过程及推进剂流动变化等不确定影响因素。实际飞行过程尤其是进入滑行段的初始推进剂晃动对贮箱内气枕压力及推进剂流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在调研国内外运载火箭末级飞行过程中低温贮箱压力及推进剂流动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仿真模型,采用流体体积函数方法(VOF)分析滑行段推进剂流动特性变化对贮箱气枕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