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善钧 《宇航学报》2002,23(6):69-72,81
利用Fourier变换的方法,研究了运动飞行器与周围等离子体,在近尾区内非稳态非线性相互作用问题,得到了场和密度扰动的分布,结果显示,由于场的塌缩效应,在飞行器的近尾区,有可以被探测到的密度空洞和电磁孤波形成。通过对这种密度空间和电磁孤波的探测,可以跟踪探测隐身飞行器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董真 《贵州航天》1997,(1):8-17
在雷达目标状态多样化,并存在着杂乱回波等无用电波的环境中,为了有效地利用雷达、必须通过雷达波波束扫描的柔性控制对雷达的探测范围,数据速率及目标探测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行最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据中国科技网2013年2月日消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与情报通信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一种雷达系统,它可以7000次每秒的频率发射波长约3 mm的电波,电波经最小直径0.01mm左右的云粒反射回来后,再使用天线进行观测。利用该系统,人们可在全球范围内把握云粒、雨和  相似文献   

4.
有源隐身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百川 《上海航天》1997,14(3):12-16,22
讨论了一种新的电子战技术--有源隐身技术,它可以分成遥地消和人为盲区两种。从理论上研究了有源隐身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关键技术,基于电波干扰理论建立的相干有源隐身技术是一种有希望的隐身技术,有源对消技术可使目标的雷达散射面积减缩近20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扰动后的电离层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并探讨了该项技术在通信对抗上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受扰电离层可以引导VLF波进行"哨声模式"传播,进而实现对潜通信;可以使得HF波传播轨迹发生偏转、逃逸、聚焦和散焦,进而实现短波干扰;可以降低卫星通信频率,进而利用新波段实现卫星保密通信,同时还能产生透镜效应,对实现卫星通信的VHF电波产生额外增益,增强通信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合有关研究成果,提出一种球面大地上传播的计算方法。经电波传播实验验证,这种计算方法可以用来设计超短波无线电遥控遥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为缩减天线带内雷达散射截面,设计出一种频带较宽的超材料吸波体。该吸波体是由两层金属及其中间的有耗介质组成,上层金属是由刻蚀四个不同大小方孔的贴片形成的电谐振器,下层金属不刻蚀,作为整个金属地板。通过优化结构参数,得到了一种极化不敏感、宽入射角的超薄吸波体,吸波率达到97%,厚度只有0.3mm。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渐变开孔,该吸波体吸波带宽大大扩展。相比普通微带天线,加载该吸波体后天线在工作频带内法向RCS减缩可达3~12.6dB,同时天线的增益也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雷达波形有多种形式,通过分析雷达波形与测量精度和分辨力的关系,明确了几种最常用雷达波形的特点。为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选定一种理想波形,为新型雷达的波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日本邮政部通信综合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的测量系统,根据磁场测量原理,用直径为2m 左右的环形天线,可十分简单地测出电子机器浅漏的电波。本系统能在屋内进行测量,所以,不易受其它电波影响。按过去的办法,被测的电子机器和测量天线都必须放在密封的平面上才能进行测量。而本系统则不必那样,用本系统测量时,只要像小鸟入笼那样把被测机器放在3  相似文献   

10.
电波折射误差修正精度的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用的电波折射误差修正方法有球面分层法和三维大气法,但这两种方法其修正精度到底如何,一直未能从实际中进行检验。为此,这里提出一种对这两种常用修正方法进行精度检验的方法-Marcor技术法,并给出用Marcor技术法和常用的两种方法在新乡-郑州区间内进行测量比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P波段无线电电波在海面传播时,多径效应对无线电电波的影响,提出并讨论了一些克服多径效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波前探测技术在北京三号B卫星相机光学系统地面高精度测试中的应用,通过计算传感器接收到的相位差异信息进行波前反演,可以获得稳定且精度较高的波前信息。相位差异(PD)法是其中一种波前探测技术,在北京三号B卫星项目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文章对其进行了介绍、分析和评估,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解决了现有国外商业测量软件对复杂结构的相机光学系统波前测量计算不足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付反射体外形是双曲线旋转曲面的栅条结构。要保证第一波段电波全部透过,又要保证第二波段的电波全反射(漏逸功率不大于0.5%)。电性能要求栅条间距相等,深度相等,栅  相似文献   

14.
深空通信中Ka频段自适应纠删编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深空通信将采用Ka频段进行深空探测任务,但余量有限的Ka频段链路受地面站区域天气的影响较大,容易产生中断。将Ka频段链路的噪声温度建模为两状态马尔科夫链的Gilbert Elliot信道,结合异步CFDP传输模式,设计了低误差的天气状态预测模型,同时针对给定噪声阈值下天气状态转换对下行链路丢包率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天气状态转换的RS码与弱鲁棒孤波分布LT码级联的分组纠删编码技术,通过预测模型实现自适应码率调整以保持Ka频段的数据链路连续性以及有效吞吐量。仿真表明算法可实现对数据分组的纠删保护,提高接收端的译码性能,增大系统吞吐量,提高文件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不规则地形条件下的双向抛物方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鑫  杨日杰  官巍  张丹 《宇航学报》2012,33(2):235-241
在传统SSFT抛物方程模型基础上,针对传统算法忽略电波后向传播与散射,造成不规则地表边界条件下电波传播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可计算任意不规则地形剖面下前向和后向传播场的递归双向抛物方程模型,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步骤,提高精度的同时弥补了传统算法的不足。仿真分析了双向抛物方程模型计算标准大气条件下单刃峰、双刃峰及实际地形的电波传播场分布特性,并与传统宽角抛物方程与几何绕射理论进行比较,验证了算法及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通信卫星技术的发展,收发共用已成为通信卫星有效载荷常用的设计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为了完成整星及转发器分系统在热真空环境下的PIM指标测试,利用碳化硅吸波材料研制了一种低PIM吸波热沉,并利用该吸波热沉建立了指标小于150 dBm的低PIM测试环境,同时兼具热流模拟功能和微波功率耐受能力。在热真空环境下圆满完成了国内首次有整星参与的微波载荷无线PIM测试试验。  相似文献   

17.
2007年9月14日,日本“月女神”绕月探测器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月女神”由一颗重3t的主卫星和两颗各重50kg的子卫星组成,一颗子卫星承担着地面和主卫星之间的电波中继工作;另一颗子卫星用于甚长基线干涉无线电测量。“月女神”搭载有14台观测设备,主要任务是观测月球表面的  相似文献   

18.
SAR间歇采样散射波干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伟宏  刘进  王涛 《宇航学报》2012,33(3):367-373
提出一种新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干扰方法:SAR间歇采样散射波干扰。将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和散射波干扰结合, 实现携带真实目标散射信息的多假目标干扰。间歇采样转发干扰能实现在波形捷变SAR当前脉冲内及时转发进行对抗,而散射波干扰携带真实目标在方位向的多普勒调制散射信息。本方法将两者的优势结合,使干扰具备对抗波形捷变SAR的潜力,是一种巧妙的干扰样式。这为实现对波形捷变SAR干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干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通信中 ,正弦波 (余弦波 )常用来调制信号。事实上 ,实矩形波、三角波、梯形波等波形在电子学中已经广为应用 ,它们结构简单 ,易于在工程中实现。现以梯形波构成的梯形波系为研究对象 ,介绍它的主要性质 ,并利用它的双正交性质构造一种理想情况下的多路通信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20.
稀疏孔径技术是一种检测大口径光学系统的有效方法,采用干涉仪和包含若干反射镜的稀疏孔径阵列对光学系统进行波前检测。文章针对基于稀疏孔径的波前重构进行了研究,从平衡效率和精度入手建立了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关的波前重构算法,通过数学仿真模拟了光学系统检测过程,对数学模型和重构算法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验证。采用该算法对测得数据进行处理,可由若干子孔径波前重构得到全口径波前,并且各子孔径波前均是在一次检测中得到,无须对各子孔径进行多次定位调整,方法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