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空中交通管理》2007,(B12):1-1
为积极推进以“风险控制”和“闭环管理”为核心的SMS研究与应用,加强空管人员的系统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对风险的认识,调动全空管系统从业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我局开展了以空管安全暨风险管理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本次活动共征集到论文383篇,其中涵盖了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行管理、空域管理、设备保障、气象服务、航行情报、飞行服务保障、飞行程序设计、空管单位后勤保障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论文征集和专家评委的反映来看,  相似文献   

2.
我国空管系统中的具体运行部分——管制指挥工作历来是空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与飞行安全紧密相关,也与国家利益、民族的声誉紧密相联,所以管制指挥工作一直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空管系统目前已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规范而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管制基础实施不断完善,空管运行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3.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一个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管理风险的体系,安全管理已经成为整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意义上讲,安全是空管工作的核心和生命,有了安全就有了一切,失去安全就失去一切,这既是每一个空管人光荣的使命,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安全管理和企业管理一样,都不可能完全延续传统的人力和经验来施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空管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着手,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保障安全的关键在于空管人力资源管理的观点,指出空管安全管理应该以人为本,转变观念,不断提高对空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及对空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探求适合我国空管工作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提升空管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航班量的不断增长、雷达管制和RVSM的相继实施,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对于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设备运行风险对空管安全工作的影响也越来越直接。对设备运行保障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采用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以达到风险防控的目的,不仅是空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也是空管实现科学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3月21日召开的全国民航空管系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上,民航局空管局领导强调指出:“要以推进空管文化建设为重点,构建空管安全工作的新格局”,同时指出,“继承并发扬空管系统特有的优秀安全文化,使广大一线员工成为安全文化的执行者、传播者,使所有空管干部职工成为空管安全文化的实践者、创造者。”作为突显空管行业的安全文化,是全体空管人员价值取向的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系统正常运行、空管安全的最有效的管理形式和力量。因此,如何针对基层特点,加强空管安全文化建设,是我们必须面对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发展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成为世界航空运输大国,运输总周转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而且发展势头强劲。在民航大国发展成为民航强国的进程中,建设安全空管、和谐空管的任务致关重要。近年来.空管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体化运行、“三横三纵”逐步推进、“三定方案”有序落实等,优化了空管体制和运行机制。整合了系统资源,为建立安全、高效、优质的现代化空管系统奠定了良好基础。而要达成空管内部人、机、管理和环境的和谐配合。切实提升空管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管制工作的核心就是保证飞行安全。随着我国空管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飞行流量的快速增长,安全保障的难度和压力也愈来愈大,来自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各方面的不利因素随时都可能对空管运行安全造成巨大风险。要想保持空管运行安全平稳,作为管理者,就必须首先具备较强的风险分析和控制能力。因此,管制运行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  相似文献   

9.
非常高兴参加民航空管安全管理活动经验交流暨空管杂志办刊工作会议。空管杂志编辑部将这次会议安排到银川来召开,使大家在开拓思路、畅谈经验的同时,能够领略“赛上江南”的绚丽风光和人文情怀。在这里,我首先代表民航总局空管局党委对所有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空管杂志并为之付出辛劳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用以保障航空安全的中国民航空管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空管安全的研究,大多局限于针对空管运行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采取部门内的技术革新、小范围空域内的协调规范。由于空管系统涉及的范围广阔、部门众多,安全概率要求高、没有完整的历史统计数据,为了从根本上发现空管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本文经过对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故选择运用人-机-环-管分析方法,结合中国民航实际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空管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提出研究重点为管制员的因素和管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