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姜欢  刘彦  邢晓岚  陈万春 《飞行力学》2007,25(3):26-29,33
越肩发射是空空导弹攻击后半球目标,实现全向攻击的新型攻击方式。采用程序转弯和空间比例导引复合制导以实现导弹越肩发射,并设计了相应的简单自动驾驶仪,分析了攻击区影响因素以及攻击区搜索算法,最后计算出了空空导弹的全向攻击区,验证了制导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远距空空作战,建立了中远距空空导弹的飞行仿真模型,给出了导弹攻击目标的全过程,并给出了攻击结果,即脱靶量和目标杀伤概率的计算方法。在分析末制导阶段导弹雷达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导引头误差对测量目标信息及导弹飞行过程和攻击结果的影响。最后,使用Visual Studio 2010和OpenGL进行了空空导弹的全过程飞行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任宏光 《飞行力学》1998,16(1):20-25
对某型第三代红外空空导弹的不可攻击区,即“黑洞”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数学仿真进行验证,证实了“黑洞”的存在,通过对攻击区中“黑洞”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在比例导引系数进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黑洞”的方法和工程实施途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效地提高导弹的制导精度,消除了攻击区中的“黑洞”改善了导弹的全向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空空导弹使用过程与击中事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单发空空导弹多次捕获追踪目标的击中概率模型,以空空导弹截击目标为例,计算空空导弹的攻击次数与击中概率,阐述了主要参数对有效攻击角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5.
空空导弹至今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其发射技术由定轴发射发展到离轴发射,并向越肩发射方向发展;攻击方式由尾追攻击发展到全向攻击.该文全面分析了历代空空导弹发射技术和攻击方式的发展趋势,重点讨论和比较了基于离轴发射和越肩发射的全向攻击,最后详细介绍了越肩发射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6.
机载火控技术和导弹技术的发展,使得全向攻击的概念正在从以目标为中心的全向攻击向以本机为中心的全向攻击发展。  相似文献   

7.
胡东愿  杨任农  闫孟达  岳龙飞  左家亮  王瑛 《航空学报》2020,41(4):323571-323571
针对传统中远距空空导弹三线攻击区无法为飞行员提供丰富的战术决策信息,火控系统计算攻击区实时性差、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以攻击机为中心,考虑目标逃逸机动的新型导弹杀伤包线概念。分析经典战例中目标机规避导弹的常见机动方式,将攻击区抽象为导弹的七种杀伤包线,给出准确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离线仿真。确定8种影响杀伤包线的运动参数,构建样本库。引入深度学习方法,建立降噪自编码网络(AE)模型,采用无监督学习提取样本初级特征,获取表征样本库非线性规律的高维特征量;建立深度网络模型,采用监督学习提取高维特征量中的高级特征并进行拟合。实验表明深度网络的拟合值与六自由度仿真结果以及导弹真实数据相比,误差可控制在15 m之内;网络在线解算只需0.04 s,能够满足实时性需求;新型杀伤包线为飞行员及时掌握敌我态势提供了有效的辅助信息,为机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未来穿透性制空(PCA)空战的发展趋势和制胜关键,针对PCA全平台隐身和分布式杀伤两大显著特征,首先,基于“以目标为中心”和“以载机为中心”2种全向攻击火控模式的有机融合和优势互补,在贯穿导弹射前、射后,覆盖多机、多弹、多目标的全时空域框架下,提出了从全局多层次视角反映协同空战多火力节点的动态和综合杀伤性能的穿透性制空全域火力场概念和设计原理,重新定义了基于截获概率及其全概率公式的空空导弹时变杀伤性能模型,并依此建立了单机火力场模型和双机火力场聚合模型;其次,通过引入场理论的“梯度、散度和旋度”3个度量指标,分别建立了火力场的空间分布、作用范围和偏转变化特性表征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火力场仿真与特性分析;最后,初步探索了将全域火力场应用于全向攻击观察-判断-决策-行动(OODA)闭环的火控瞄准与操纵、单机隐身穿透掠袭式和双机编组协同攻击2种典型空战战术等场景的情况,证明了这一新质火控原理具备很好的技术优势和应用潜力。上述研究工作对于充分发挥新式武器装备性能,有效提高载机自由攻击和自由脱离能力,提升空战效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为将来空战分布式杀伤网的敏捷构建、杀伤链的动态组合和新...  相似文献   

9.
中程空空导弹攻击区仿真与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程空空弹的简化建模与仿真,计算出中程空空导弹的攻击区,对计算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在马赫数、高度、速度、进入角等不同参数条件下攻击区之间的关系,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仿真区进行拟合,将不同条件下的攻击区化为统一的火控工作式.  相似文献   

10.
飞机敏捷性与空空导弹攻击区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飞行力学与控制,导弹制导与攻击区,计算机仿真等理论和技术,针对飞机的三轴方向提出了一种敏捷性矢量的估算方法,建立了求解攻击区的弹道方程组,并利用二分法求解导弹攻击区,通过数值计算求得两种情况,(即无敏捷性载机地敏捷性目标,敏捷性载机对无敏捷性目标)下空空导弹攻击区,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飞机敏捷性对导弹攻击区和影响规律和最优攻防策略,为空战决策和新型飞机的预研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等效靶方法的飞机单击中易损性通用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单击中易损性/生存力经常表示为飞机在给定一次威胁(例如碎片)随机打击条件下的杀伤概率及易损面积结果.将弹药威力评估领域中的"等效靶"方法引入到飞机易损性评估中,提出了一种飞机在弹丸或导弹碎片单次打击下的杀伤概率及易损面积的通用计算模型.为了更加反映真实情况,该模型考虑了一枚碎片(弹丸)连续穿透部件后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应用表明,所提出的通用模型解决了易损性评估中Pk/h(部件给定打击下的杀伤概率)的计算问题,与其他通常采用的单击中模型相比更容易实现计算机化.  相似文献   

12.
黄章凯  张志波  宋飞龙  贾敏 《推进技术》2019,40(11):2505-2512
最佳点火能量、点火位置等关键信息可通过绘制点火概率曲线判定概率函数以提高点火成功概率。完成传统点火概率曲线的绘制需要至少300次的点火事件,以求得更加复杂的点火概率模型甚至需要更多的实验次数才能保证曲线精度。受制于点火器寿命,依据大数定律绘制点火概率曲线所需的多点数据难以保证,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在减少实验次数的前提下保证点火概率曲线精度的模型。本文拓展了一种点火概率计算模型,针对不同的取点方式,通过随机二项分布求得概率函数中似然函数的未知参数,从而拟合空间位置点火概率曲线和能量点火概率曲线,结合均方差评估拟合程度选取最优取点方法。研究表明,采用最优取点方法拟合的能量-点火概率曲线可以将均方差降低至0.02左右,空间位置点火概率曲线均方差降至0.04。研究表明所选取的最优取点方法可有效指导实验工况选取,并绘制出可信点火概率曲线。同等置信度下,三种点火概率曲线的实验次数均减少50%以上,实现大幅减少实验次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目标指示系统的飞行试验中,我们面临如何能在评估其指标符合性的同时,评估目标指示系统的误差对其使用能力的影响问题。为研究目标指示系统精度与使用能力的评判方法,对目标指示误差与武器打击效果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基于水面舰艇当前点攻击和预测点攻击方式下的目标指示系统误差模型,分析不同目标指示方式下的误差分布,将目标指示误差与武器捕获概率的关系转化为目标指示误差与导弹自控终点落入指定区域概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攻击方式下的目标指示误差均服从二维正态分布,当目标指示误差增大时,武器捕获概率显著下降,若需保证武器攻击效果,则对应有目标指示误差的下限值,该下限值为舰载直升机远程目指系统飞行试验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反舰导弹单发命中概率是导弹攻击目标能力的核心体现。文章从影响命中概率因素分析人手,系统分析了目标特性对导弹末制导雷达捕捉概率和自导概率的影响,搭建了导弹武器系统对不同种类目标命中能力的函数关系,给出了反舰导弹对小目标攻击能力的理论计算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为靶场开展反舰导弹攻击小目标性能评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Summarized by its ROC curve, the performance of a Bayes optimal detector is a function of two joint a priori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on the uncertain parameters involved. An investigation is made to determine at what point in the generation of an ROC curve for a given pair of priors sufficient information is retain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a new ROC based on a different pair of priors.  相似文献   

16.
When components overlap, the aircraft multiple-hit vulnerability analysis usually consists of two steps. The first is to determine the aircraft unique existent states using vulnerable area decomposition method, and the second is to calculate the aircraft cumulated probability of kill using Markov chain method for exact solution or Monte Carlo method for solving the combinatorial explosion problem.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direct simulation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aircraft multiple-hit vulnerability in order to avoid the complex vulnerable area decomposition issue. In this method, random method is adopted to produce the multiple-hit locations and Bernoulli trial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kill or no kill of each component hit by one shot line, and kill tree is checked to determine aircraft existent states during one simulation. When the number of times of simulation is large enough, the aircraft multiple-hit vulnerability can be statistically obtained.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direct simulation method can provide good accuracy compared with Markov chain method and avoid the combinatorial explosion problem, and does not need the complex vulnerable area decomposition and can directly calculate the aircraft multiple-hit vulnerability. Another important finding is the binomial or Poisson simplified approach is sometimes very poor in accuracy, and should be used cautiously.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导弹在靶试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3种故障模式的机理与特点,分析、建立了各种模式下相应的故障弹落点散布模型,给出了据此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故障弹落入给定区域的概率值的计算方法,可为导弹靶试安控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复合材料桨叶振动特性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复合材料桨叶振动特性的分析方法。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等参曲梁单元,详细推导了梁上任意一点的形状函数,讨论了复杂翼型剖面的积分技术。算例表明,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9.
翼型失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家忠  李凯伦  陈丽莺 《航空学报》2011,32(12):2163-2173
以NACA0012翼型为研究对象,应用CBS( Characteristic-Based Split)有限元方法对翼型绕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着重对翼型失速现象的动力学机理和特征进行研究.首先给出了静止翼型在不同迎角下流场的瞬时流线图以及静态翼型的迎角-升力系数关系曲线,并且分析出此曲线具有滞后、突跳等典型的非线性动力学...  相似文献   

20.
空空导弹破片战斗部对空中运动目标的单发杀伤概率模型存在不足,精确计算其单发杀伤概率,并对导弹战斗部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对战斗部的总体设计和提高战斗部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战斗机要害部位特性的基础上,根据战斗部对运动目标的杀伤机理,分别建立单枚破片对目标的击穿模型、引燃模型和冲击波杀伤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战斗部条件杀伤概率模型,采用多指标单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战斗部的装填系数、破片数量、单枚破片质量、破片静态飞散角和破片静态飞散方向角五个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不仅改善了高密度内埋空空导弹单发杀伤效能,而且减小了战斗部的质量。研究结果可为新型战斗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