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恒星探索     
<正>什么是恒星?恒星是宇宙中发光的物体。大多数恒星由气体和一种带电的等离子体组成。虽然恒星在大小上相差甚远,但是大多数恒星都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的形式主要是光和热。恒星的种类有很多种,包括红巨星、蓝巨星、超巨星,以及各种颜色的矮星。大约75%的恒星以双星系统的方式存在,即两颗恒星非常靠近、相互围绕运动。从地球上可以看到夜空中有许多恒星。肉眼从地球上可以可看到大约6000颗恒星,因此,在任何时间,你最多可以看到3000颗恒星。恒星并不是均匀分散在  相似文献   

2.
恒星有大小,这是人尽皆知的。但那看上去针尖般大小的星星是怎么知道它的大小的呢?是根据恒星与我们的距离和亮度计算出来的。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帕卡斯,把肉眼看得见的恒星分为6等:最亮的叫“一等”,稍暗些的,依次叫“二等”、“三等”……勉强可见的叫“六等”,一等星的亮度是六等星的100倍,这叫做星的国视星等。恒星的国视星等并不代表恒星的真实亮度,它与我们距离不同,看上去的亮度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好比一只l皿瓦的灯泡,你距离它10米远的地方看比距50米的地方看要亮得多。天文学家根据光的性质,研究出来一个公式。他们只需…  相似文献   

3.
林玲 《飞碟探索》2007,(10):15-15
褐矮星是一种介于最小的恒星和最大的行星之间的"流产"恒星.它总是被天文学家们视为理解恒星和行星形成过程的重要一环.不过,褐矮星的麻烦在于它们很难被找到,而且直到不久以前,几乎所有精确估测它们大小的尝试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相似文献   

4.
来自日本国立天文台和马克思一普朗克天文学研究所的天文学家在利用夏威夷玛纳凯亚山顶的昴星团望远镜观测编号为HD141569A的年轻恒星时,发现了环绕恒星的气体尘埃盘上的空穴。这条间隙大小相当于土星轨道,其存在证实了这颗青年恒星的婴儿期因产星盘中气体电离并逃逸而突然结束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行星大小的天体,密度极高,仅用4天6小时就围绕其主恒星旋转一周。 该天体被天文学家命名为COROT—exo-3b,属于褐矮星,但是发现该天体的研究小组没有排除它就是一颗行星的可能性。褐矮星是失败的恒星,它们燃烧锂,但是质量不够大.无法产生为恒星供给能量的氢氦热核聚变。行星既没有燃烧锂,也没有氢氦热核聚变。  相似文献   

6.
正比邻星b是一颗大小与地球相似、位于其主恒星宜居带的系外行星,带给了人们很大的有关外星生命的期望。但最新的研究显示,比邻星b或许不能维持它的大气层,使地表暴露在有害的恒星辐射之中,从而降低了其宜居性。比邻星b是我们已知离太阳系最近的邻居,距离太阳系仅4光年之遥。然而,由于我们  相似文献   

7.
根据常规想法,在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和其他一些河外星系中,像我们太阳系一样的单恒星系统一定是一个经典的模式。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巨大的银河星系中,不仅有单恒星的星系,而且有双恒星的星系,甚至还有多恒星的星系。那么,在双恒星或多恒星星系中,会有行星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基于大量的观测事实,在原恒星云形成太阳系的过程中,更大的可能是形成双恒星系统,而不是单恒星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就是一个流产的双星系统,木星可能就是一颗在演化过程中夭折的恒星。首先,木星在质量上…  相似文献   

8.
<正>Q:什么是脉冲星?A:宇宙是由星罗棋布的以恒星为核心的小星系组成的。恒星是构成星系的基本单元,是宇宙中最主要的天体。目前,在银河系中已发现的恒星多达3000亿颗左右。恒星并不是永恒的,有诞生也有死亡,死亡后的恒星会变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然后继续演化,最终又形成了新的恒星。  相似文献   

9.
众眼看宇宙     
幽游 《太空探索》2007,(2):54-55
哈勃空间望远镜大麦哲伦星云里的新生恒星这团位于恒星形成区域的气体和尘埃是哈勃空间望远镜拍自大麦哲伦星云的,在那里存在着一些小质量的新生恒星,以及一些质量比它们大得多的其它恒星。蓝色带状的薄雾弥漫于这些恒星之间。位于距离地球160,000光年之外的大麦哲伦星云中的LH95就像其它上百个恒星形成系统一样,被称作恒星群丛。以前地面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只能允许科学家研究这些区域中的明亮蓝色巨恒星。根据哈勃望远镜的观测结果,现在可以对这些低质量的恒星进行分析,从而更精确地计算它们的年龄及质量。LH95的照片是由哈勃空间望远镜上…  相似文献   

10.
正NASA网站2018年8月22日报道,斯皮策空间望远镜(Spitzer)迎来在轨运行15年纪念日,运行时间已远超出2.5年的设计寿命,目前正逐渐远离地球。NASA总结了Spitzer在轨期间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具体如下。(1)在单颗恒星周围发现7颗类地行星。2017年2月,利用Spitzer的观测结果,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TRAPPIST-1恒星周围发现7颗大小与地球相近且都  相似文献   

11.
众眼看宇宙     
王琴 《太空探索》2012,(10):62-63
黑暗星云人们熟悉天鹰座中的牛郎星(天鹰座α),却不知在这一天区飘渺着许多黑暗的云气,它们就是LDN673。该星云大小约7光年,距离我们约600光年,这些尘埃足以孕育出数十万颗恒星。从这张照片可看出,黑暗云气并不发光,因其背后有明亮的星光,望远镜才得以捕捉到此剪影。中心偏右上可见赫比格-哈罗32(HH32),它是宇宙中由新生恒星形成的,形状看似星  相似文献   

12.
寻觅地外生命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16日,欧洲和美国的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1颗行星在绕着恒星运转的行星系统该行星系统距离地球约17万光年.其中的行星大小相当于木星的2.5倍.与恒星的距离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要远3倍左右。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类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第106个行星系统和第123颗行星科学家们之所以重视这一发现.除了使用的方法新颖以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04,(12):37
宇宙中的恒星数量是根据银河系的恒星数量推算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波特 《太空探索》2011,(7):62-63
在美国好莱坞,明星的价值是以他们的票房号召力、他们扮演的角色和影迷们的选票来衡量的。但在天文学中,我们怎么评选宇宙中最炙手可热的恒星呢?一颗恒星要有怎样惊艳的表现,才能赢得我们的敬畏和赞赏呢?有些恒星周围存在着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另一些恒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太阳系的起源;还有一些恒星周围有非常奇特的行星。这些恒星颇受天文学家关注,它们是我们宇宙趣星评选的强力候选者。  相似文献   

15.
众眼看宇宙     
幽游 《太空探索》2007,(9):58-59
尘埃与碎片散布在围绕在年轻恒星HD15115周围极端畸形的环上。从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恒星盘,就是照片中那道深蓝色的线,从恒星开始一直向外延伸到照片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右上角方向的恒星盘看起来较左下角厚一些,所以看起来它的结构不太均衡。天文学家认为,导致恒星盘针状外观的原因可能是尘埃颗粒沿着一个围绕在恒星周围的高椭率的轨道运行。  相似文献   

16.
谈论一颗恒星的生命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但是恒星确实要经历类似于出生、成熟甚至死亡的过程.恒星的生命是一种持续的斗争,斗争双方是试图毁坏恒星的引力以及核聚变所释放的、给气体加热并使其膨胀的能量.不管恒星消耗氢有多快,都是由这两个力的简单平衡决定的.恒星越是巨大,将其聚集在一起的引力就越大,它就必须"燃烧"更多的氢来对抗毁灭.就一颗恒星而言,无疑是一场"自然对营养"的较量.它的命运在其出生那天就已经决定了.  相似文献   

17.
众眼看宇宙     
马静 《太空探索》2014,(8):62-63
<正>疏散星团NGC 290——恒星珠宝盒疏散星团是指由几百乃至上千颗恒星所组成的天体,它们由较弱引力联系在一起,星团的直径一般不过数十光年。这幅由哈勃空间远镜拍摄的疏散星团NGC 290内的恒星闪耀着各色的光芒,好似珠宝盒里的珍珠一般。星团内的恒星比较年轻,并且蓝色恒星的比率较大。NGC 290位于临近的小麦哲伦星系内,距离我们约20万光年远,这个疏散星团的数百颗恒星成员挤在约65光年的范围内。在NGC 290及其他疏散星团之内,成员星大约是同时诞生的,是研究不同质量恒星如何演化的一个好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易林 《太空探索》2011,(5):50-51
3月26日,美国航宇局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上公布了一幅图片(见下图),引起了轰动。图中的黑点代表目前已发现的1235颗系外行星,背景则是它们各自绕转的中央恒星,按照大小比例进行排列。而作为对比,图中第一行右下方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银河系大约由2000亿颗恒星组成。而在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超过1000亿个以上。 恒星制造机 星系中最常见的是旋涡星系和椭圆星系。此外还有一些星系长得非常奇怪,有的像昆虫的触角,有的像一根大棒子。天文学家研究表明,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星系的奇妙形状是由星系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我们知道,星系就象一个个“恒星制造机”,在历经100亿年以上的漫长岁月中,从诞生之初的气体中不断地制造恒星。而在这些相互作用的星系中,恒星诞生的速度比普通  相似文献   

20.
地外星系     
正什么是行星系?行星系是由宇宙空间中的一组物体构成,这组物体通常包括中心恒星、一个或多个行星以及其他围绕中央恒星旋转的物体。太阳系也称为太阳行星系。行星系统中的中心恒星通常是由氢和氦元素组成的发光球体,它也是行星系统中唯一的发光物体。这种光来自于恒星核心处的聚变反应。高温和高压使氢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