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精度4D航迹预测是新一代航迹空管自动化的技术基础以及空管科技领域亟需的核心问题,考虑气象环境因素的影响则能明显提高航空器航迹预测的精度.利用世界区域预报系统的数字格点数据,首先对高度层进行垂直插值以获取某一剖面的气象信息,采用二次拉格朗日插值确定航段上某一点的温度场和风场的预报值,进而讨论温度场和风场预报值对飞行的影响,修正航空器真空速及地速,利用递推仿真方式求解航空器4D航迹.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在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摄影测量中广泛应用航测相机。它能拍摄城市、港口和各种地形的照片,能进行探矿、预报农作物产量及进行军事侦察等活动。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航测相机对镜头质量要求愈来愈高,其边缘点的径向畸变值在3微米以内,接近无畸变镜头;镜头  相似文献   

3.
针对临近空间拦截弹中制导段大部分所处空域空气稀薄的情景,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拦截点的预测制导直接力修正算法。首先,为提高预报速度,利用弹道拟合法对再入段的滑翔弹道进行快速预报;其次,利用预报弹道的终点和预测拦截点的几何关系得到虚拟拦截点,针对虚拟拦截点解二体Lambert问题以确定变轨需用速度,并依据此速度预报弹道,解算零控脱靶量;最后,经多次预报后得到零控脱靶量最小的虚拟拦截点,以此确定最终变轨需用速度并利用速度增益进行修正。仿真结果表明,与无虚拟拦截点修正的策略相比,针对虚拟拦截点的拦截修正方法有效减少了发动机燃料消耗和零控脱靶量,更好地满足中制导能量约束和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深度学习的太阳10.7 cm射电流量日值的中期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太阳10.7cm射电流量中期日值预报问题,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了一个典型的基于多层感知器模型的神经网络。该网络采用1个包含90个神经元的隐含层,实现了一种非参数的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预报中不仅考虑历史日值,还考虑了历史预报误差。模型根据前27d的历史数据实现了未来27d的日值预报。通过对50多年数据的训练和试验分析,该方法在短期和中期预报上较传统方法的相对误差明显降低。特别是模型经一次训练后,参数可以完全固定,不同于以往研究参数需要每天滚动更新,大大简化了日常预报,同时极为有利于模型在其他相关应用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针对光学观测中缺乏预报信息的低轨道空间目标自动识别捕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修正Hough变换的空间目标航迹起始方法,从而实现空间目标的自动识别。首先利用背景恒星运动规律对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大部分背景恒星。再利用观测数据的时序信息、定向参数进行Hough变换。本方法并没有采用传统的Hough变换对所有参数空间中的数据点进行投票,而是仅对参数空间中部分点投票,可以大幅减少运算量和存储量。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背景恒星产生的虚假航迹,并快速准确地完成无先验信息的低轨道空间目标的航迹起始;可以在光学观测中实现空间目标的自动识别捕获,以及实时发现新目标,这为低轨道空间目标光学观测的无人值守和联网观测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定点在地月系共线平动点附近运动的探测器,研究其轨道预报问题,并探讨了星上外推预报时的力模型简化问题。首先定量分析了共线平动点L1和L2附近探测器的受力情形;然后构造了真实力模型下这些点附近的目标轨道并研究了其误差传播规律,指出这类轨道相比一般卫星轨道预报的不同特征;最后结合星上有限的计算和存储资源限制探讨了力模型的简化问题。此项工作可为定点在平动点附近的探测器的星上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邻帧差分近邻反相特征的红外运动点目标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运动点目标在邻帧差分图像中所具有的近邻反相特征,即运动点目标的两个位置相邻近、灰度值一正一负,提出一种在复杂背景下,基于红外序列图像的运动点目标检测算法.本算法利用该特征在邻帧差分图像中检测反相点对,进而构造反相点对矢量图,最后依据累积反相点对矢量图中多矢量首位相接的连续性检测出运动的点目标.文中给出并证明应用本算法能以概率1检测到运动点目标的收敛性定理.对典型复杂背景下10幅1000帧图像的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大于或等于1.5时,可以有效检测出运动点目标.  相似文献   

8.
WeMe忆orobogicdCen比rofAmBureauNorthchinaRe-pondA山Nmso汕onofCAACW0nanAWard民航华北空管局对1999年度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成果进行评奖。由气象中心预报工程师李秀连、梁爱民、冯向阳共同研制的《西北大风客观预报系统》荣获空管局首次设立的技术改进成果特等奖。此系统采用先进的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开发,而且独创性地制作了离散值预报和连续值预报双重构架,可方便地进行人工交互。目前,该技术已投入生产试运行,为准确预报西北大风天气,保障飞行安全起到了显著作用。民航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荣获技术成果特等奖@梁鸥…  相似文献   

9.
王震宇  周宁 《航空学报》2007,28(5):1137-1141
 重点研究了形态学重构算法在微弱目标检测和跟踪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原始图像的背景估计过程和检测后处理过程。对于经过背景估计和二值化后的图像,若直接进行跟踪算法,由于虚警点数目太多,会严重影响跟踪算法的效率,同时也给跟踪结果造成了负面效应。因此,考虑在二值化之后,跟踪之前,引进后处理过程,以消除虚警点。在已知目标大致尺寸的情况下,选用不同的两个标记重构,同时消除小于目标的虚警点和大于目标的虚假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为背景,介绍了交会对接任务轨道计算和预报的新特点。针对TG01("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调相控制期间的中长期轨道预报问题,分析了影响预报精度的多种因素,定量给出了偏航飞行姿态对轨道预报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策略预报结果的比较,制定了轨道预报的最优策略;针对SZ08("神舟八号"飞船)远距离导引期间的短弧定轨,采用适应短弧情况下的定轨策略,分别利用3圈、6圈地基统一S频段和中继卫星数据的定轨位置精度优于50m。  相似文献   

11.
采用系统研究思想,对10余台轴流压气机稳态性能试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在统计层次上探索了现有气动/结构设计体系下离散试验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规律.详细阐述了关联基准点的选取、关联基准线的构造、稳定工作边界的预估、特性线的泛化拟合和关联基准点的求解等环节,成功构建了一种实现多级轴流压气机试验特性有效关联的经验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经验方法对于大流量低速压气机变工况特性具有较好的预估能力,总体相对误差小于±10%.该方法可应用于同类型新设计压气机变工况特性表征关系的经验重构和先期性能评定,为压气机离散试验数据的挖掘、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对TC4合金缺口试样的临界距离和低循环疲劳寿命分别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研究了缺口临界距离与疲劳寿命、载荷比、应力集中系数的相关关系及其对寿命预测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C4合金缺口试样的临界距离不仅与疲劳寿命有关,还与载荷比和应力集中系数相关.载荷比相同时,临界距离与疲劳寿命之间可采用幂函数经验公式来描述.载荷比为-1和0.1时,TC4合金缺口试样的临界距离-疲劳寿命曲线基本重合,当载荷比增大为0.5时,临界距离明显增大.载荷比和疲劳寿命相同时,临界距离与应力集中系数近似成反比关系.寿命预测结果表明:采用临界距离理论预测TC4合金缺口疲劳寿命时,要获得更准确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应同时考虑临界距离与疲劳寿命、载荷比以及应力集中系数等因素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含误差的螺旋锥齿轮齿面接触分析中初值的选择与确定问题,基于几何等量关系,计算出离初始啮合点P较近的一点P',计算P'的过程不涉及两个齿面在安装坐标系下的旋转等操作,相比直接计算P所求解的方程简单,然后用迭代法计算出初始啮合点P.计算实例表明新方法对于迭代初值的敏感性下降,对迭代初值要求降低,提高了误差齿面接触分析(ETCA)的计算稳定性与效率,该方法使得ETCA的算法更加的实用、计算中初值的选取更加简单.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舰船燃气轮机气路性能监测诊断的有效性要求,归纳总结了气路测量参数选择要求,提出了1套系统完整的燃气轮机气路测量参数的理论选择方法。在可测量和易测量要求及测试精度要求的初步选择基础上,依次采用影响系数、相关系数和条件数对气路测量参数的敏感性、相关性和诊断误差等进行了分析,最终从理论上选择了某舰船3轴燃气轮机气路性能监测诊断的测量参数。实例表明该理论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工程应用价值,对燃气轮机气路测量参数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于空间电压矢量软起动器变频阶段的负相转矩和转速振荡问题,依据电压矢量的控制方法,对频率转换点的选取实行优化。以电机负载状况来获取各个变频阶段的控制角初始值,以恒压频比原则获取控制角终值,以此对软起动器变频阶段的控制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后的软起动器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软起动器工作在变频阶段时,在频率转换点出现的转速超调得到了改善,电流峰值有所减小,没有负转矩出现。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96~2019年的适航指令(CAD)数据,以关联分析得出的典型故障构建评价指标。用风险系数确定白化权函数的边界条件,根据偏差最大化原则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提出了基于灰色白化权聚类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利用等时间间隔的各指标数据构成灰色预测模型,并通过优化权重值将预测精度提高了2.88%。预测的故障数量与实际发生相符,证明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可依此有针对地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从而减少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由于航空发动机监测变量众多,传统方法直接选取性能退化趋势明显的变量进行寿命预测,所以提出一种基于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的变量选取方法,结合相似性寿命预测方法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基于K-means聚类区分不同工况,对航空发动机多个监测变量根据聚类结果进行变量转换。基于LASSO方法选取最优传感器变量。基于相似性方法进行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将基于LASSO的变量选取方法与传统的根据退化趋势大小进行选择的方法进行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LASSO选取变量的相似性寿命预测误差的标准差在3种运行周期下分别减少了约1.84、3.46、4.23。  相似文献   

18.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cost of general aviation aircraft is limited by small samples with many cost-driven factor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 parametric modeling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cost of general aviation aircraft. The proposed technique depends on some principal components, acquired by utilizing P value analysis and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se principal components, the corresponding linear regression and BP neural network models a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P value analysis a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results of model fitting and prediction. A sensitivity analysis related to model precision and suitability is discussed in detail.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not only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versatility, but also provides a preliminary predi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cost of general aviation aircraft.  相似文献   

19.
高扬  孙秦 《航空工程进展》2012,(1):60-63,70
解决飞机结构中接头的应力集中问题是延长飞机结构寿命的关键。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多钉结构的金属连接件的载荷分配进行了研究,并对铆接接头的细节进行应力分析,给出了接头各细节处的应力分布,从而确定了各铆钉孔边危险点处的应力集中系数。同时探讨了台阶形搭接接头的几何构形对铆钉传递载荷和钉孔边危险点处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对其部分几何构形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有效降低孔边应力的构形方案。该方案对接头结构的疲劳性能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The concept of meridian orbits is briefly reviewed. It is shown that, if a satellite in the meridian orbit makes an odd number (>1) of revolutions per day, then the satellite passes over the same set of meridians twice a day. Satellites in such orbits pass over the same portion of the sky twice a day and every day. This enables a user to adopt a programmed mode of tracking, thereby avoiding a computational facility for orbit prediction, look angle generation, and auto tracking. A constellation of 38 or more satellites placed in a 1200-km altitude circular orbit is favorable for global communications due to various factors. It is shown that appropriate phasing in right ascension of the ascending node and mean anomaly results in a constellation wherein each satellite appears over the user's horizon one satellite after another. Visibility and coverage plots are provided to verify the continuous cover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