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介绍了2010年后的美国主要军事航天装备的主要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2010年后的美国军事航天装备工作过程中的空间辐射特性,以及主要采用的反空间信息对抗措施,为未来的空间系统的发展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方勇  孙龙 《卫星应用》2015,(1):24-29
2014年,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强化空间领域的战略谋划,推动航天军民融合式发展。美国航天领域的经费投入虽有所降低,但仍继续保持航天技术创新能力的领先地位,重点发展可能"改变未来游戏规则"的航天技术。其他国家紧紧围绕保障其空间战略利益,积极谋求在空间领域的优势地位。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军事航天装备发展更加重视提高其抗毁能力,深空探测成为空间竞争的重要领域,航天技术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美国的四个空间力量思想学说,以此为线索归纳了美国航天政策的演变历史,认为美国的航天政策已经从庇护所学说逐渐发展到控制学说和高地学说,即控制空间并从空间使用武力。美国空间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和强化美国在世界军事航天的霸主地位,控制太空制高点,保护美国在空间的国家利益以及确保美国绝对的国家安全。布什“新太空计划”的提出符合美国的长远空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近期和远期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4.
Gary  L.  North  John  Riordan  刘豪 《卫星应用》2008,16(3)
该报告发表于美国航天司令部《高边疆》杂志2008年第1期,由美国中央司令部空军司令Gary L.North中将和战区航天部队指挥官John Riordan上校联合撰写。报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近期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战中军事航天系统的应用情况,涉及体制编制和系统装备信息,特别是列举了两个实际战例具体描述了航天如何与军事作战集成和协同,发挥倍增器的作用。该报告对我国军事航天发展和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现编译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夏禹 《卫星应用》2012,(4):75-78
北京时间2012年4月20—4月27日,美军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Nellis AFB)举行"施里弗-2012"(Schriever 2012)太空战演习。这是美国自2001年以来的第7次"施里弗"系列演习,是自2010年陆续发布新版《国家航天政策》、《国家安全空间战略》以及《国防战略指南》以来的首次"施里弗"演习,也是首次有北约正式参与的太空战演习。本次演习验证了美国近期军事航天战略转变的具体举措,检验了多国联合空间作战能力,对美国和北约军事航天力量组织和运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欧未来一段时期军事航天领域发  相似文献   

6.
军事航天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军事航天技术的地位作用、技术体系以及军事航天装备的主要构成,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权威界定;全面总结了军事航天技术以及军事航天装备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作战响应空间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勤 《航天电子对抗》2008,24(5):8-11,23
"作战响应空间"(ORS)是美国军事转型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是未来军事航天的发展方向.分析了"作战响应空间"的发展背景、内涵、采取措施以及取得的进展,并简要论述了"作战响应空间"对航天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王杰华 《中国航天》2012,(10):25-28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空间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空间安全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世界航天强国高度重视空间安全,不断研究、调整空间安全战略,策划发展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使得空间安全战略、空间安全装备与技术的发展呈现新的态势,尤其是引领全球空间对抗技术发展方向的美国.2010年新版《美国国家空间政策》提出体系对抗条件下攻防对抗的新理念;2011年2月发布的《国家安全空间战略》首次明确指出将构建多层次的威慑能力.与此同时,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近几年加速发展空间对抗前沿技术,使得空间对抗领域的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未来,空间对抗地位将会不断提高,空间对抗能力的较量将会愈加激烈.  相似文献   

9.
据欧洲咨询公司2004年版《世界政府航天市场展望》预测,到2010年,各国政府的航天支出将从目前的430亿美元增至500亿美元。预测认为,航天产业发展前景良好,而军事航天开支增加(尤其是美国)将推动航天产业的强势增长,但各地区的增长态势又有所不同。报告的主要结论包括:(1)民用和军事航天开支将逐步拉近。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和国防部预计,军事航天预算占全球95%的美国国防部有望在2010年将其年度航天开支提高到250亿美元,比2003年175亿美元的水平高出40%以上。到本十年末,各国军事航天预算自冷战结束以来将首次接近民用航天计划预算。2003…  相似文献   

10.
赛博空间是美军近年大力发展的一项新的军事作战理论。赛博空间与航天紧密相关,军事作战的各个方面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航天和赛博空间能力的影响。文章介绍了赛博空间的概念和特点,以及赛博空间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美军赛博空间中典型航天信息获取和传输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发展我国赛博空间航天信息获取与传输能力的启示和应重点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空间信息对抗装备体系是完成空间信息对抗作战任务的所有对抗装备及系统的总称,即在空间信息对抗战场中所能够使用的一切装备,涵盖外层空间、空中、地面、海上以及整个信息网络。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在详细分析空间信息对抗作战特点和作战原则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空间信息对抗装备体系的构成及各部分作战性能研究,建立了空间信息对抗装备体系组成框架,并分析了空间信息对抗武器装备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美国空间对抗装备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美国空间对抗装备的最新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美国近期重点关注的空间武器.指出天基空间态势感知装备、天基反卫反导武器和激光反卫星武器将是美国空间对抗装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工程为航天装备研制模式变革提供了全新机遇,也对装备数字化建设的推进落地提出了巨大挑战。给出了航天装备数字化建设的定义与内涵,系统分析了我国航天装备数字化建设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围绕装备数字化建设的方案规划、能力建设、应用实践及持续改进这一复杂系统工程过程,提出装备数字化建设生态治理建议,保障装备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随着空袭能力的快速提高,防空防天装备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首先分析了空天威胁环境,从预警探测、指挥控制、防御拦截3个方面阐述了国外防空防天装备的发展现状。最后指出了防空防天装备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认为更精确的预警探测能力、更高自动化的指挥控制系统、一体化的拦截系统是今后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航天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能够显著压缩研发时间与成本的商用货架产品(COTS)在航天装备中的使用率大幅提高,因此如何对COTS开展试验鉴定以保证航天装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从横向范围、纵向深度及存在问题3个维度全面立体地对美军航天装备COTS试验鉴定工作进行阐述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我国开展航天货架产品试验鉴定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地面重力环境和在轨内压环境对不同位置和状态下的载人航天器陀螺组件及姿轨控敏感器设备安装精度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一致性较好。研究结果显示:设备布局位置不同,其安装精度受环境差异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航天器在空载、垂直停放状态下,设备安装精度受地面重力环境影响较小;陀螺组件和姿轨控敏感器A的安装精度受在轨内压环境影响较小,在地面常压环境下的精测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其在轨状态,而姿轨控敏感器B的安装精度受压力环境影响明显。以上结果可为航天器设备布局及精度测量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空间机构地面重力补偿设备跟踪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由于飞行轨道上或其他星球上的重力环境与地球表面的重力环境差异很大,而在飞行前必须在地面确认机构在空间的性能和可靠性,这就要求在地面实现对空间机构实际工作时的空间重力环境的模拟,于是提出了对地面重力补偿设备的需求。文章对实现重力补偿的一般形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举例说明了常用的地面重力补偿设备的原理,总结归纳了地面重力补偿设备的设计原则和工程实施经验。  相似文献   

18.
张乐  邵铭  王冰  张雷雷 《航天电子对抗》2012,28(2):16-19,3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展,战争已从陆、海、空扩展到外层空间,信息和反导已成为世界军事领域的两大课题。介绍了美国天基红外系统(SBIRS)的作用、组成、最新进展及技术特点,分析了空间光电对抗技术的原理及空间光电对抗装备发展现状。对预警卫星系统和空间光电对抗设备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Korea’s space development program was created almost 40 years behind those of the advanced countries but it has nevertheles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Korean space development has been focused on technology catch-up, where commercialization and growth of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are important rationales. However, the program has several problems, including: lack of a spac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tal system companies in the spac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researchers, and much concentration of projects and initiatives in the Korean Aero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KARI).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roblem by comparing space agencies and programs in Korea and other countries, particularly Japan and the USA. It is shown that the role of a national laboratory is critical in spac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argued that KARI should make greater efforts to promote the Korean space industry by encouraging technology transfer, sharing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anies. For successful space development, the main organization – usually the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 should change its role from a research-only laboratory to manager and supporter of space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Such a move would invigorate Korea’s space industry and allow it to catch up with countries with a similar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载人航天空间环境模拟器的气氦制冷系统。对其设计指标、工作原理及关键部分的研制作了具体说明,并与国内外同类的空间环境模拟器气氦制冷系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