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21世纪的弹道导弹威胁,美空军一直在研制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1995年,先后开展研制“导弹防御警报系统”,“国防支援计划”(DSP),“后继预警系统”(FEWS),导弹警报,定位和报告”(ALARM)系统计划等等。1995年美国最后决定研制“天基红外系统”(SBIRS)预警卫星,待SBIRS预警卫星系统建成后,美军的天基预警能力将跃上一个新台阶,SBIRS预警卫星将不仅能比DSP卫星更出色地完成战略导弹预警任务,而且还能对针对美国与其盟国以及海外驻军的战区弹道导弹攻击实施有效的预警和踊跃,从而能满足21世纪美军对战略和战区弹道导弹预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自去年12月开始,数以万计的美军,包括作战部队、飞机和战舰不断开赴海湾地区。根据美国制定的战争计划,最终被派往海湾的作战人员将在20万到25万之间,是海湾战争时的一半左右(但被征召的预备役人员可能将超过海湾战争,以防类似的“9.11”事件),企图用压倒性的优势达到“首战即胜”甚至“不战即胜”的目的。虽然美军一再显示自己的强大力量,但却有一个致命的“软肋”,那就是害怕死人,宁肯耗费成千上万美元的弹药,也不愿死掉一名士兵。  相似文献   

3.
美军高技术装备与新作战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明远  宁波 《国际航空》2003,(11):32-34
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美军不断提出一些新的作战理论,包括“全维作战”、“全频谱作战”、“非接触作战”等,本文结合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介绍和分析了这些新的作战理论,同时也剖析了高技术装备中存在的一些弱点  相似文献   

4.
弹道导弹预警探测识别技术是反导理论和实践需要突破的核心关键技术.美国为了取得反导方面的战略优势地位,长期致力于推动预警探测识别技术的发展,美国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发展可分为部署初期预警系统、发展新型预警探测识别技术、升级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并提升目标识别能力等3个重要阶段,目前仍在不断改进完善.其中,林肯实验室在预警探测识别技术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研究,在美国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美国还利用原有导弹试验靶场,建立太平洋反导试验台,开展了大量反导试验,这也是美军加快生成反导作战能力的“孵化器”和“磨刀石”.通过分析美国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发展情况,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战争是美军继“持久自由”行动后发起的又一次现代化的局部战争,文章大量收集了有关战争的资料,对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略思想、作战理论和作战特点作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地基助推级反导作战过程中,由于目标弹道导弹的加速度很大,造成拦截弹失去了加速度优势。文中针对单级短程固体弹道导弹的助推级中段拦截,推导出一种能量最省的制导律,不需要拦截弹的加速度大于目标加速度。二维闭环仿真结果显示,在满足制导精度的基础上,拦截弹的切向和法向过载均较小,能够满足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前,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已经可以进行作战使用为美军在全球实施电子攻击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美军“空海一体战”产生的背景及其作战场景,分析了“空海一体战”这一概念的演变。2015年初,美国国防部决定将“空海一体战”更名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新概念反映出的最明显变化是美军为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挑战,将对陆、海、空、天、电五大作战空间的战力进行集成,这打破了作战空间的局限性,更多强调的是全军联合、互操作的概念,同时新名称从称呼上模糊了作战构想的针对性。最后探讨了针对这一演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航空兵的制夜权,就是指作战中,在夜间能见度不良的条件下,拥有一定时间内对一定空域的控制权。随着夜视技术和装备的出现与发展,使作战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制夜权对于赢得战争胜利的作用已上升到可与制海权、制空权和制天权等量齐观的地位。美军航空兵十分重视夜视技术的发展,在近期进行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几乎所有参战飞机都具有夜视能力,其作为一种关键的力量倍增器,被美军称为实施主宰夜晚、保持优势的制胜之策。无论在作战装备方面、还是在作战实施方面,美军航空兵都已经实现了单方面的制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空》2009,(9):8-8
2009年8月7日.美国空军新的全球打击司令部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正式成立。新司令部将分别从空军太空司令部和空军作战司令部手中接管核导弹事务和战略轰炸机事务,全面掌控美国洲际弹道导弹部队和可携带核武器的战略轰炸机机队.这表明,它将掌握着美军几乎50%以上的战略核威慑力量.从而被认为是美国空军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