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没有到过南极洲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这里的全年温度在-40℃以下,终年刮着5级-6级的刺骨寒风;没有经过极夜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黑暗,尽管这里是一片白色的荒漠,整个大地被厚厚的白雪和坚冰覆盖,但一到夜晚,伸手不见五指。  相似文献   

2.
张生 《飞碟探索》2012,(6):19-21
一般来说,飞碟报告的历史总是“鱼龙混杂”。很多时候,研究人员过于渴望有一个重要发现,使他们能够参与到一个“重大”案件中,但是他们却往往忽视了一些重要的细节而且证据也缺乏可信度。这里最好的例子便是弗兰克·斯库利飞碟案(上文《阿兹台克UFO事件》)。受一些飞碟坠毁事件启发,斯库利没有仔细检查信息来源,这一错误使得他最后饱受困扰。而《旧金山纪事报》的卡恩也没有对斯库利的信息来源仔细核对,于是他们两个人后来都被认为是骗子。实际上,斯库利是骗局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3.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四子王旗的北部60千米处有个神奇的地方叫大庙,说它神是因为不大的地方却有几座雄伟的喇嘛庙,每年都有牧民从远方来朝拜;说它奇是因为周围都极其平整单调,惟它依山傍水。大庙的北部是阿木古朗牧场,地域开阔、平坦,中国神舟飞船返回舱着陆场就设在这里。  相似文献   

4.
莫斯科城东50多千米的地方,有一个声名显赫而又不露声色的神秘之处,高大的桦树、椴树林为这里做着天然的伪装和屏障。这里连大门都没有,一条由军人把守的小路,无声无息地把我们带进了这个未经特别批准不得入内的幽静营地——加加林宇航中心,这里便是俄罗斯航天员的训练基地,又叫星城。星城占地310公顷,浓郁的绿色中,或隐或现着不起眼的建筑,城内  相似文献   

5.
元元 《飞碟探索》2014,(8):42-45
在汪洋大海之下数百米深的地层内,隐藏着一块致密的岩石。上面有一些肉眼无法辨认的小孔。它所在的地方与地狱相差无几,漆黑一片,高压高温,没有一丁点儿氧气,只有溶解了金属的液体缓缓流淌……这里可不是什么风水宝地。更难想象无比脆弱的生命能从这里萌生。  相似文献   

6.
时间的车轮,无情地碾过岁月。蓦然回首,真的感叹逝去的一切是那么值得留恋:有些事情必须拂去尘埃,才会显露历史积淀的痕迹;有些人尽管天人永隔,却是更不应该被遗忘的。当人和事,在永恒的时间里交错,注定会成为《1947:UFO与中国》的主角。 这里,记录的是或许众说纷纭但却真实发生过的UFO事件;这里,寻觅到的是历史档案中足以媲美今日重大UFO事件的闪光瞬间;这里,留下的是中国UFO史上无法抹去的烙印……  相似文献   

7.
我没读过《圣经》,但“方舟”的故事却重复听到过很多次了。故事内容大家都很熟悉,不再在这里赘述了,但故事的结尾几乎雷同的评语,引起了我的注意,摘录部分:“……至于‘诺亚方舟’纯属子虚乌有,是圣经撰写者编造的……”、“诺亚方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6000年了……这种故事完全是编造出来的……”看到此处,总有一个疑问,这些作者是怎么知道这个故事是编造的属于“子虚乌有”,虽然我也无法证实这个故事是实有其事,但我也不敢轻易断定就没有这件事。大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即使没有科学家出来证实6000年前曾有过大洪水,…  相似文献   

8.
覃育 《飞碟探索》2007,(6):50-51
月食是较常见的一种天象,但要拍得一张好的日食照片却非易事.这里,我把月食拍摄的一些准备工作详细记录下来,或许会对爱好者的天体摄影有所帮助和启发,不当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9.
正阿拉斯加海岸外的水域,每年都会持续出现这种水华。它们代表着海洋浮游植物的活力。如同花朵般的蓝色和绿色海水看上去美丽,却反映出这片生态系统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对于为什么它们会每年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出现在这里,专家也难以说清。  相似文献   

10.
季文 《飞碟探索》2006,(10):1-1,M0002
到的一切惊呆了,他立即把自己的最初感觉记录下来。他写道:“我这才开始认识到,这里的城墙和它周围合成半圆形的庙宇,是世界上最最美的石方工程。它们简直令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工程很壮观,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宾厄姆当时确认的关于这里的考证,如今却被认为是错误的。马丘比丘的真实名称以及关于该地的基其他种种说法,如今看来,纯属推测而已。  相似文献   

11.
格陵兰岛并不总是覆盖着冰层。大约6000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比今天要暖和得多,这个世界第一大岛,曾是一个水草丰茂的极地冻原,现代马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祖先曾穿越这里,大批迁徙。从那时起,数百万平方千米的冰层堆积在这个岛上。如今,这里再也没有迁徙的野兽们栖息的家园,格陵兰岛成了一个巨大的冰库。要是冰就一直待在这儿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12.
骆昌芹 《飞碟探索》2009,(10):23-23
打不准的炮弹 南太平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上,英德两国曾在这里发生过一场激烈海战。在战斗中,英军虽然士气高昂,纪律严明,战绩却不佳。炮弹发射了不少,就是打不中目标。英国海军指挥官直拍桌子。他们哪里知道,原来是地球在暗地里作祟。  相似文献   

13.
人类认识了那么多的天体,却对养育自己的地球并不完全了解,以至有人说:“人类对银河系的了解比对地球的了解更多。”特别是地球的核心部分,至今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神秘的地热、神秘的地磁、神秘的地压,至今都是没有解开的谜。一般的科学观点认为,地球的内部三个圈层结构分别是地表、地幔和地核。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深度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特别是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而划分的。在这里我们主要说一说地核,地核分内外两部分。外地核在地下2900千米~4980千米处,呈液体状态;4980千米~5120千米处是一个过渡带;从5120千米直到地心则为内核,是…  相似文献   

14.
陶晶 《飞碟探索》2010,(4):34-35
<正>这里我们要讲述的是住在马萨诸塞州米德尔伯勒橡树街82号的詹姆士·A.哈斯金斯夫人在一次突然来袭的胸膜炎中濒死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06年10月14日,当时的报道称,"她的心脏停止跳动了23分钟,没有呼吸,当她的双眼被护士用手合上时,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了"。(显然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否则她的大脑肯定会有损伤。)  相似文献   

15.
这里没有刺耳的警笛声,也没有红、蓝相间的闪光灯。看不到警方设的封锁线,也看不到一群鉴识专家,从设备齐全的厢型车走出来——通常这些专家会提着令人印象深刻的黑色袋子,清一色戴着墨镜,车窗的玻璃也是深色的,车门关上时会发出巨大的声响;而他们手上拿的,全都是些没人知道的先进仪器……  相似文献   

16.
王淼 《飞碟探索》2010,(8):58-58
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东南约300千米的地方,有一面积近4000平方千米的高原,人们称它为“卡巴杜西亚”。它是由远古时代的5座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岩形成的。在漫长的岁月中,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把这里的火山岩切削成几百座金字塔形状的岩柱、山峰,它们伴随着无数悬崖、深谷构成了这里毫无生息的自然景观。在这片没有生机的岩石世界中,人们发现了一个奇迹。近千座依山傍石而建、  相似文献   

17.
四、生命起源的秘密现在,我们来叙述生命起源的秘密。前面已经提到,对地球以外的生命,目前还没有谈论的起码资料,我们这里谈论生命的起源,完全立足于地球,对生命的种子来自太空等地球之外的问题,一概不涉及。  相似文献   

18.
另一种说法     
王鲲 《飞碟探索》2008,(7):13-13
神秘的“外星人遗址”就这样牵动着人们的心弦。这真的就是外星人的建筑吗?许多年前,当人类还没有出现时,外星人就在这里生活吗?它们就通过这样的管道在异乡生存吗?对此,专家们试图从地质学的角度做出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19.
齐悦 《飞碟探索》2003,(1):34-34
未来,永远是最值得憧憬的东西。这里要谈的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未来。位于加里利海大石柱附近的尼安德特人墓地出土的大量骸骨及其随葬品基本证明:尼安德特人应是距离我们人类最近的文明物种,因为他们几乎与我们的祖先共存。最初,有些考古学家曾怀疑尼安德特人是智人的一种,但出土的骸骨———即“亚默德骸骨”所体现出来的物种特征却很有力地否定了这种推想。他们没有下巴,而且大脑容量几乎已经是现代人类的两倍。所以,如果承认了上述推想,那无疑要与进化论相悖离了。其后,科学家又根据尼安德特人已至少在中东生存了5万年的考古证…  相似文献   

20.
双斑笛鲷     
正位于西太平洋的帕劳是双斑笛鲷的栖息地。每个月,都有无数双斑笛鲷在这里繁殖,但是关于它们繁殖的照片却很少见。这是因为它们在交配过程中会迅速变色,不同的色彩和图案交替出现,很容易引起捕食者的注意,所以它们总是选择在洋流强劲的海域交配,这种海域非常不利于摄影师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