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6月2日12时1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专项"高分六号"卫星。"高分六号"是一颗低轨光学遥感卫星,也是我国首颗精准农业观测的高分卫星,具有高分辨率和宽覆盖相结合特点,将与在轨的"高分一号"卫星组网运行,大幅提高对农业、林业、草原等资源监测能力,为农业农村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需求提供遥感数据支撑。"高分六号"卫星具有高分辨率、宽覆盖、高质量成像、高效能成像、国产化率高等特点,设计寿  相似文献   

2.
高分多模卫星是一颗敏捷光学成像卫星,具有全色优于0.5 m/多光谱优于2 m分辨率、1个全色谱段+8个多光谱谱段、无控制点定位精度优于10 m的能力,同时具有多种敏捷成像模式。文章概述了高分多模卫星的方案设计,并总结了卫星的敏捷成像、敏捷机动、图像质量保证、高定位精度保证、微振动抑制、大气同步校正、自主任务管理等技术特点。卫星的成功发射并投入使用,实现了民用光学遥感卫星优于0.5 m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获取能力,可有效推动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和空间遥感的定量化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高分三号卫星于2016年8月10日6时55分由长征四号丙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高分三号卫星是目前"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唯一的民用微波遥感成像卫星,也是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m的C频段多极化高分辨率SAR卫星,  相似文献   

4.
1992年,美国政府发出了第一个研制商业高分辨率成像卫星的许可证并发布了"首先购买商用"的数据政策后,美国政府扶植形成了商业地球观测卫星数据市场。自1999年"伊克诺斯"(IKONOS)卫星发射以后,已经有10个商业公司发射了地球观测卫星。商业性运营公司当前主要集中于发展高分辨率光学和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2):121-121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之"高分一号"任务现已完成卫星、运载火箭出厂审定工作,转入发射实施阶段,将于4月择机发射。该工程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发射5至6颗观测卫星。"高分一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将突破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8年,对提升我国卫星研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7月31日11时0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上级有关部门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保华在发射现场指导发射。"高分"十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该卫星将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  相似文献   

7.
<正>12月29日0时0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四号"卫星。这是中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遥感卫星。至此,中国航天2015年持续高密度航天发射完美收官,全年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将45颗中外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高分四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22次飞行。  相似文献   

8.
孙佳 《卫星应用》2006,14(3):35-4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政府放开管制,商业高分辨率卫星业务日益活跃。在轨卫星业绩良好,更高分辨率的卫星即将发射。本文将介绍各国正在研制中的1m或更高分辨率的成像卫星。  相似文献   

9.
正8月10日,随着高分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国家科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又一次拉开了大幕。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多极化、C频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同时也是世界上性能最先进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它的成功发射和应用,标志着我国低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研制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也标志着雷达成像卫星全面服务国民经济建设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1月28日07时52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C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高分"十二号卫星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分多模卫星多有效载荷、大数据量、复杂敏捷成像等特点,根据多用户对图像质量、成像模式、获取时效性等应用需求及设计约束,提出了高分多模卫星发射入轨、轨道控制、正常运行、任务执行等各工作模式。其中,针对任务执行模式的敏捷成像模式、数据存储与传输模式、特定区域快速获取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在轨测试结果表明:高分多模卫星工作模式设计正确、合理,卫星任务执行效率高、运行稳定,可以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8月10日,高分三号卫星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基地升空入轨,开始执行对地观测任务。至今为止,高分三号卫星已经在轨稳定运行近两年,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了48万余景图像数据,有力支持了我国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高分三号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唯一的民用微波遥感成像卫星,也是我国首颗C频段多极化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1月3日11时22分,"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高分"七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为一箭四星,火箭同时搭载了精致"高分"试验卫星、"苏丹"科学实验卫星一号、"天仪"十五号卫星等3颗卫星。"高分"七号卫星由中国空间  相似文献   

14.
敏捷机动技术是提升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成像能力的一项核心技术。文章分析了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多种敏捷成像模式的新型观测需求,进而提出卫星平台敏捷机动技术的系统要求。结合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ZY2000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Platform)研制,定义敏捷成像模式,分析平台机动能力,提出了卫星敏捷机动指标要求。针对敏捷机动技术的实现,系统性开展了工作,设计了小惯量的星体结构,开发了基于控制力矩陀螺(CMG)的控制系统和控制算法,采用了敏捷任务规划和管理方案,研制了高刚度太阳翼、大量程陀螺、125 Nms控制力矩陀螺等核心产品,开展了数学和半物理仿真验证。高分多模卫星(GFDM-1)作为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的首发星,实现了敏捷机动技术的应用,验证了多种敏捷成像模式下成像质量满足需求。在轨结果表明:高分多模卫星的敏捷机动能力和成像质量满足设计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分多模卫星高分辨率、敏捷成像、高图像定位精度等任务需求,文章从构型和总体布局两个方面,梳理了高分多模卫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实现途径。通过体系化的数字仿真、试验模拟、在轨飞行等验证手段,对设计效果进行了验证,并分析总结了卫星构型与总体布局特点,对同类遥感卫星的总体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1 未来的斯波特系统 1997年底将发射具有更高性能遥感器的斯波特—4卫星。该卫星正在加工过程中,它使用MKⅡ型平台,使用寿命增加到5年。根据现有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成像系统)改进的两台HRVIR(高分辨率可见光/红外线成像系统)仪器在中红外区域含有一新通道,这就满足了植被分析和农作物产量预报有关的应用的需要。卫星有效载荷中有2台新仪器: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6月26日14点22分,"高分八号"卫星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高分八号"是2015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射的首颗自研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光学遥感卫星,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提供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18.
序言     
正高分辨率多种模式综合成像卫星(简称高分多模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工程"十三五"首批启动并首颗发射的科研卫星,肩负着实现我国优于0.5 m分辨率遥感图像数据自给的重任,是对地观测系统中分辨率最高的光学遥感卫星。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分卫星与应用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4年,全球共发射了19颗对地观测卫星,其中有11颗是高分辨率卫星,它表明对地观测卫星与应用已全面进入"高分时代"。在这些高分辨率卫星中,包括我国发射的高分二号卫星,该卫星的升空使我国民用遥感卫星进入了亚米级"高分时代"。2015年3月6日,国防科工局宣布,高分二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与之前发射的高分一号卫星的配合使用,可以很好地推动我国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应用,进一步完善我国高分专项建设。2015年,我国还有望发射高分四号卫星,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大大增加对地观测面积,而且还能长期对某一地区进行跟踪观测。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分多模卫星敏捷成像模式开展图像质量预估,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并在工程设计和研制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图像质量。通过适当提升星下点分辨率,保证卫星一定机动范围内的0.5 m分辨率;配置大气同步校正仪,消除大气对高分辨率图像的影响;采用积分时间分片设置,解决卫星大角度成像时中心和边缘视场像移速度差异大的问题;采用积分时间实时设置,解决主动推扫成像过程中焦面像移速度变化快的问题;通过地面处理,解决主动推扫成像模式下图像内部均一化的问题。高分多模卫星在轨测试结果表明:研制过程中采用的图像质量保证措施有效,敏捷成像模式下的图像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