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欧洲下一代轻型运载火箭"维加"C的首飞任务已推迟到2020年初进行。"维加"和"维加"C火箭制造方艾维欧公司称,这一调整与2019年发射安排太忙有关。公司发言人科肯称,推迟首飞时间与"维加"2019年的4次发射相关。若4次发射都不出现推迟,2019年将成为"维加"火箭单一年份发射次数最多的一年。科肯说,"维加"C研制工作本身并未遇到任何会导致首飞推迟的问题。欧空局2019年3月11日宣布"维加"C  相似文献   

2.
<正>欧空局旨在试验未来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技术的"过渡性实验飞行器"(IXV)2月11日由阿里安航天公司的"维加"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成功完成了其试飞任务。火箭把验证机送入一条亚轨道飞行路线。验证机在320千米的高空同火箭分离,飞到了413千米的最大高度,随后再入,并利用降落伞在太平洋中部溅  相似文献   

3.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4,(1):26-29
阿里安公司订购10枚"维加"火箭 2013年11月20日,阿里安航天公司宣布同意大利ELV股份公司签订10枚"维加"小型卫星运载火箭的订购合同。这些火箭将从2015年起陆续发射。合同额未对外公布。这种火箭此前已订购了5枚,用于由欧空局支持的初期飞行。前两次发射取得了成功。该火箭主要面向政府对地观测卫星和科学卫星发射市场。ELV是"维加"火箭的主承包商。艾维欧公司持有ELV 70%的股份,另30%由意大利航天局持有。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12,(2):62-62
欧空局“维加”小型运载火箭2月13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成功进行了首次发射,将9颗卫星送入轨道。“维加”火箭采用北半天球亮度排在第二的恒星(中国民间称“织女星”)的名字命名。火箭高约30米,直径3米,起飞总重量l37吨。它分为四级,其中前三级为固体,第四级为液体,采用由乌克兰提供的发动机,主要用于发射中小型科学和对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5.
阳光 《航天》2014,(4):6-6
欧空局正在其“清洁太空”计划下开展论证称为e.DeOrbit的空间碎片清除任务,目的是要减小航天业对地球和空间环境的影响。人类几十年的航天发射在地球周围留下了一圈太空垃圾。目前地球轨道上可跟踪到的比咖啡杯大的空间物体有超过1.7万件,存在着同工作中的航天器发生灾难性碰撞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发射消息     
正"维加"火箭2015年12月3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了欧空局"激光干涉测量空间天线(LISA)探路者"卫星。该星由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建造,发射质量1906千克,用于试验未来开展天基引力波探测所需技术。欧空局计划在2034年发射大型引力波探测卫星,而"LISA探路者"虽不具体进行引力波探测,但将试验探测所需的基本技术和仪器。为开展这些试验,"LISA探路者"要有极高的安静性和稳定性。它载有两个质量2千克、相隔仅38厘米、将悬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5月7日02时11分,"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送入太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二号C火箭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我国第一型"金牌火箭",服役时间最长、用途最广、执行任务种类最多,主要用于发射低轨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可在西昌、酒泉、太原3个发射场执行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6月份召开的欧空局部长级会议上,法国和意大利在维加轻型运载火箭计划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决定是否研制该型火箭的时间已被推迟。会上,法国对该火箭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怀疑,称只有在市场需求得到保证的条件下,法国才会为该项目出资30%。意大利方面对此作出的反应是:它将把法方在维加项目上的决定同意大利是否批准参与欧空局的其它运载器项目联系起来。意大利在阿里安5P 改进计划中占有5%的份额,在阿里安5  相似文献   

9.
欧空局最近呼吁采取措施阻止太空碎片的增加。它警告说,哈勃太空望远镜在17年寿命期内遭受碎片重创的概率为1/25。太空中现有大于10厘米直径的碎片8000个,大于1.2厘米的有15万个,漆片和固体推进剂尘粒等微小颗粒则可能数以百万计。1.2厘米直径的高速碎片会把卫星撞毁,而10厘米的碎片则可能让航天飞机毁于一旦。过去一年里,发现号航天飞机曾为防止遭到用过的火箭级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1月24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利用"猎鹰" 9火箭搭载发射143个载荷,成功完成首次专用拼单发射任务,打破了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于2017年2月创造的单次发射部署104颗卫星的记录。发射情况。本次任务名为"运输者"1,由一子级已使用4次的"猎鹰"9火箭发射。火箭发射至高度约525km、倾角为97.5°的太阳同步轨道后开始释放卫星,部分卫星由搭载的"夏尔巴人" FX1及"D轨道"轨道转移飞行器送至目标轨道,30min后完成143颗卫星部署;任务完成后一子级和整流罩也全部实现回收。  相似文献   

11.
《火箭推进》2008,34(6):13-13
欧空局可能于2025年部署的下一代运载火箭.在第59届英国格拉斯哥国际太空航行大会上浮出水面。火箭可能具备将5000千克载荷运往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的运载能力。  相似文献   

12.
欧洲 5月6日,“维加”小型火箭在库鲁发射了欧洲“星上自主性项目一植被”(PROBA—V)对地观测与技术验证卫星。它是欧空局旨在发展新航天技术的“星上自主性项目”(PROBA)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延续“斯波特”4和5卫星上的“植被仪”所开展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王若衡 《航天》2010,(1):26-28
在南美洲北部靠近赤道的地方,每年都进行多次轨道发射——这里就是著名的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2010年,俄罗斯建造的“联盟”火箭,以及欧空局新型“织女星”火箭也将从这里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6,(5):47-47
两位美国航宇局科学家最近在《科学》杂志上撰文介绍了太空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地球轨道上现有9000余件空间碎片,未来几年只会有增无减,且尚没有有效而经济的清除方法。目前尺寸超过4英寸(约10厘米)的碎片有约5500吨。即使不再进行航天发射,碎片数量也会因碰撞和解体而继续增加。碎片最多的区域在885—1006公里高度之间.对载人航天威胁较小.但对商业和科研飞行及其它航天活动则有威胁。很大一部分碎片是因卫星特别是留轨火箭上面级爆炸解体产生的。根据美航宇局2004年的一份报告,俄罗斯是产生碎片最多的国家,美国紧随其后,其它来源有法国、中国、印度、日本和欧空局。  相似文献   

15.
<正>欧空局8月12日同相关企业和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签发了三份运载项目合同,分别涉及"维加"小型运载火箭升级、全新阿里安6重型火箭以及阿里安6火箭的发射台和发射场总装设施。按照合同,欧空局的企业伙伴也将进行实质性出资,换取的回报是它们可自行决定该怎样做。欧空局称,这些合同设定了费用上限,  相似文献   

16.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6,(3):137-138
正Space X公司再次实现海上回收猎鹰-9火箭据腾讯太空2016年5月6日报道,当日,日本JCSAT-14通信卫星搭载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地球静止轨道,同时,Space X公司再次成功进行了海上回收火箭第一级试验。这是公司第3次完成火箭回收,第2次在海上实现火箭回收,也是全世界首次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任务中实现火箭回收。相比4月8日的火箭回收任务,此次回收的难度更大。4月8日的发射属于低地球轨道任务,轨道高度较低,一级火箭分离速度较慢,剩余推进剂充足,能够让一级火箭在海上平台着陆时有足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11,(10):47-47
欧空局科学计划委员会10月4日将两项任务方案作为“宇宙愿景”科学计划下的下一批中级任务。中选的“太阳轨道器”拟飞到比以往所有探测器距太阳都近的位置.而“欧几里德”望远镜将探测宇宙的加速膨胀。发射时间分别定在2017年和2019年。“太阳轨道器”将是一项同NASA的合作项目.美方将提供星上部分有效载荷和发射用的宇宙神火箭。  相似文献   

18.
张叶 《航天员》2014,(5):64-67
1969年美国将第一位人类送上了月球,1973年,他们又将自己的第一个轨道空间站——天空实验室送入太空,其不仅为NASA取得了一系列空间科研成果,对于人类的空间探索而言更是意义非凡。1973年5月14日,NASA用土星五号火箭把无人天空实验室送入近地轨道,同年先后又发射了3次“阿波罗”飞船对接任务,分别称为天空实验室2、3、4号任务,恰逢天空实验室发射41周年之际,在此再次回首其辉煌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发射消息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火箭5月6日在卡角空军站发射了日本天空完美日星公司的"日本通信卫星"(JCSAT)14通信卫星。本次发射再次进行了火箭第一级海上平台回收尝试,并获成功。这是"猎鹰"9连续第二次海上平台着陆回收成功,也是其首次在执行静地转移轨道发射任务时成功实现海上平  相似文献   

20.
<正>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2019年6月25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执行了美国空军代号为"空间试验计划"(STP)2的发射任务,一举发射了24颗科研和气象观测卫星。火箭于美东部时间2时30分(北京时间14时30分)点火起飞。整个发射过程要历时超过6h,需把所载卫星送入3条不同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