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航天标准化信息网成立已两年多,在航天标准化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为总结两年来的工作和便于各网员单位的工作交流,信息网于2006年11月16日至17日在桂林召开了第二次网员大会,来自信息网网员单位的近40名代表参加。信息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七○八所副所长诸一维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了标准化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了新形势下国内外对标准化的需求,并提出了标准化工作者为适应这种需求提高自身素质的几点要求。信息网秘书长、七○八所标准化研究室主任魏永刚代表秘书处向大会作了工作总结。从标准培训宣贯、“网讯”…  相似文献   

2.
简讯     
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十专业信息网,于1994年9月12日至16日在承德市科技馆召开了第四届全网大会与技术交流会。19个网员单位中的4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宣谈以510所致大会的贺信。技术交流会收到论文20篇。主要内容有:载人航天环境模拟技术,空间环境对航天器的效应研究,空间环境试验技术研究,空间环境模拟技术,发动机试车模拟技术及其他。论文的学术水平及撰写质量均有提高。它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际应用。论文涉及的专业面  相似文献   

3.
航天第十专业(空间模拟与环境工程)信息网建网十周年纪念大会及技术交流会于1995年8月18日至22日在牡丹江市召开。共有17个单位3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总结建网十年来的工作,二是进行专业技术交流,三是召开网务会、网刊编委会。  相似文献   

4.
《航天返回与遥感》2008,29(4):61-61
2008年中国航天第十三专业信息网学术交流会于10月25日召开。会议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主办,来自航天系统内外的20余家单位的4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航天工艺信息网”(航天14网)成立于1984年,至今已有二十年,为航天制造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着总结工艺经验、切磋技艺、提高工艺技术水平的宗旨,为满足航天工艺发展需要,每年组织一次学术交流会。现计划于2004年9月召开本年度的学术交流会,会议地点待定(5月份另行通知)。本次会议除以往的学术论文交流外,还将增加专家讲座、网员单位介绍等内容,并根据情况安排参观学习。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将在《航天制造技术》期刊上发表。希望各网员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投稿,踊跃参加。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内容国内外新工艺、新材…  相似文献   

6.
据 2 0 0 0年 3月 2 1日航天工艺信息网在京网长、副网长、联络员工作会议 ,拟定于 2 0 0 0年 9月在广西桂林 (或大连 )召开 2 0 0 0年航天工艺学术交流会。这是新世纪初航天工艺信息网的第一次学术交流会 ,航天工艺技术是整个型号研制的重要环节 ,是产品质量的基本保证 ,交流会将以崭新的面貌供航天科技人员交流经验、切磋技艺 ,无疑会对促进和提高航天工艺技术、活跃学术气氛起到积极作用。希望各网员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投稿 ,踊跃参加。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征文内容1.综述航天工艺技术的成就、问题、前景等。2 .航天新工艺、新技…  相似文献   

7.
航天第十专业(空间模拟与环境工程)信息网第四届全网大会与技术交流会于1994年9月12日至16日在承德市召开。共有19个单位4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进行了专业技术交流;二是召开了第四届全网大会;三是总结了网刊《环模技术》编委会的工作。在技术交流会上收到论文20篇,宣读了18篇。我部范含林撰写的《载人飞船热控系统地面模拟试验有关问题的探讨》一文也参加了交流。本次交流会的主题是载人航天的空间模拟技术。围绕这一主题,代表们就载人航天环境模拟技木、空间环境对航天器的效应研究、空间环境试验技术研究、空间环境模拟技术,发动机试车模拟技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专业信息网(空间环境工程信息网)9月22日~25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了2007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协办。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904所、702所、三院三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41所、南京常荣噪声控制公司、504所、509所、510所及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等12个单位,共68名代表。  相似文献   

9.
1991年11月1日至4日由航天系统工程司生产技术处在长沙068基地召开了航天系统工艺管理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院、局、基地、总公司。和直属厂、所的总工艺师及技术处处长(或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同志),共计23个单位26名代表。首先有13个单位的代表就“七五”期间工艺管理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大会发言,其余单位也在  相似文献   

10.
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自动控制系统专业组扩大会议,于一九八二年六月七日至十二日在北京举行.任新民主任听了大会的发言.张钧部长、芮杏文副部长、黄纬禄副主任曾参加大会,并讲了话.部、院机关和控制专业有关所、厂共四十四个单位,七十八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简讯     
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十专业信息网,于1995年8月18日至22日在牡丹江召开了”95十网建网十周年纪念大会及技术交流会”。17个单位的3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网长黄本诚同志作建网十周年工作总结。现将十网十年来的主要成果简述如下:1.围绕部科研任务及本专业发展方向召开技术研讨会、交流会共11次,对本专业的技术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为配合军转民活动召开了三次民品及科技信息发布会,发布信息几百项,为情报信息走向市场探索了方向、取得了经验。2.跟踪高技术,向上级机关呈报空间工程方面的建议书(或报告)六篇,为航天事业的决策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宇航学会质量可靠性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议,于1983年9月7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协、国防科工委、有关工业部、军兵种、高等院校及中国科学院共75个单位的12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专业委员会筹备组负责人梁思礼同志向大会汇报了委员会的筹备工作情况。大会通过了以梁思礼为主任委员、何国伟为副主任委员、共由22位同志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名单。航天工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仿真机协会华北地区分会成立暨第一次技术交流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于一九八四年七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参加大会的有京、津、冀、晋、内蒙各地的包括高等院校、中央和地方所属的科研院所、国防科研部门及仿真设备生产厂等四十一个会员单位,67名代表。上级领导机关、各兄弟协会(筹)、著名专家及新闻单位的特邀代表14人,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工委惯导情报网激光陀螺专业组于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在青岛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环形激光技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共有十五个单位三十五名代表,国防科大高伯龙教授,航天部十二所顾问朱起鹤教授等出席并主持了会议。会议收到二十五篇论文和技术报告,廿二名代表在大会上发了言。会上,同志们就国外  相似文献   

15.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6,15(4):63-63
2006年10月2—6日,第57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在西班牙海滨城市巴伦西亚(Valencia)举行,世界各国从事宇航研究的组织和单位共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同时举行的还有IAF、IAA、IISL等国际组织相关会议和学生会议等,中国共有100多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参加人数居第2位,会议录取论文数居第3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贯彻航天部情报工作会议和航天部专业情报网网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召开的工艺倍报网筹备工作会议的决定,一九八四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二日在河北省琢县召开了航天工业部工艺情报网成立大会。 参加成立大会的有我部所属34个单位的46名代表。 会上黄立德同志代表工艺情报网筹备组,向全体代表汇报筹备工作情况,部707所所长张典跃同志对专业情报网的性质、开展活动的重点,以及情报网的作用和效果作了讲话,他指出:情报网的建立,可以打通情报信息,把分散的情报力量集中起来。更好地发挥情报工作的先行作用。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第二次遥测技术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4月24日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来自全国20个省市74个单位共126名。代表大会收到论文104篇。航天工业部宋健付部长,宇航学会王献、杨沛松付秘书长,会议主办单位航天部704所李尚仁所长,国防科工委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了  相似文献   

18.
《航天电子对抗》2004,(2):59-59
20 0 4年 1月 6日 ,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学会电磁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首届 ( 2 0 0 3)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张履谦院士、钟山院士、毛二可院士和张乃通院士 ,有关领导、本专业委员会成员及 40个单位共 76位代表。会议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毛黎明主持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朱芝松副院长致大会开幕词 ,钟山院士宣读了中国宇航学会的贺信 ,并代表无人飞行器学会致贺词 ,陶本仁主任委员代表专业委员会向大会做了“电磁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 2 0 0 3年工作报告”。四位院士在大会上分别做了“军用卫星通信技术进展及其对抗”、“…  相似文献   

19.
《航天电子对抗》2006,22(4):48-48
2006年6月23~25日,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分会电磁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在南昌召开,共有19个单位的49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开幕式上,本届年会承办单位航天二院207所肖志河副所长、无人飞行器分会办公室吕慧英主任、主任委员单位航天八院八部朱士青副总师、副主任委员单位航天8511所李明副所长分别致词。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黄培康院士出席会议并作了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宇航学会液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了成立大会及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这次会议是我国液体火箭推进专业创建以来第一次召开的全国性专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防科委、高等院校、三机部、八机部、七机部等共34个单位111名代表。代表中有从事液体火箭推进专业工作多年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还有老一辈的专家,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