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简讯     
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十专业信息网,于1994年9月12日至16日在承德市科技馆召开了第四届全网大会与技术交流会。19个网员单位中的4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宣谈以510所致大会的贺信。技术交流会收到论文20篇。主要内容有:载人航天环境模拟技术,空间环境对航天器的效应研究,空间环境试验技术研究,空间环境模拟技术,发动机试车模拟技术及其他。论文的学术水平及撰写质量均有提高。它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际应用。论文涉及的专业面  相似文献   

2.
航天第十专业(空间模拟与环境工程)信息网建网十周年纪念大会及技术交流会于1995年8月18日至22日在牡丹江市召开。共有17个单位3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总结建网十年来的工作,二是进行专业技术交流,三是召开网务会、网刊编委会。  相似文献   

3.
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八专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信息网1994年技术交流会于11月1日至5日在西安召开。19个单位的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1篇,其中24篇在会上进行了宣读交流。我部孙国江和曲广吉合写的《大型航天器舱振动噪声分析》一文也参加了交流。本次交流会的主题是“九五”及下世纪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展望和载人航天技术。围绕这一主题,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讨论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武器研制的新动向,并对诸如复杂结构动力学工程应用研究、综合环境模拟试验技术、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工程学术建设,促进载人航天领域学术技术交流,拟于2014年10月召开第三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本次会议围绕载人航天发展战略、载人航天工程技术、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载人航天基础研究、载人航天成果应用及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前沿技术等专题组织研讨交流。现将研讨会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征文应紧紧围绕空间站工程研制建设、空间站应用工程、载人深空探测等重点领域,突出创新性、学术性与工程应用。具体包括:(一)体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作用,反映载人航天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第二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于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长沙召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载人航天》杂志社及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参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2):F0003-F000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专业信息网(空间环境工程信息网)拟于2012年9月召开学术交流会。会议将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民用航天、运载、武器装备等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需要,开展关于环境分析模拟试验与可靠性技术在型号中的应用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推动进入、减速与着陆(EDL)技术的持续发展,促进该专业技术的不断创新,拟定于2015年9月在长沙召开第三届进入、减速与着陆(EDL)技术全国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走向深远,自由返回",将以载人航天、火星探测、月球探测和小行星探测为重点,广泛交流该领域内最新的技术及科研成果,推动我国未来载人航天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持续发展。欢迎广大科研人员、专家学者撰写论文,积极参加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各有关单位:第十四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航天会议将于2014年5月28日至30日在中国西安召开。该会议是由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和日本火箭学会三方联合举办的区域性空间会议,会议旨在促进和加强太平洋地区国家在航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航天技术造福人类社会"(Space technology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会议内容丰富,包括主题报告、技术分组、学生论坛与竞赛等,涵盖空间应用与操作、空间技术、空间基础设施、空间科学与探测、空间与社会等领域。大会将提供平台以加强航天科技工作者与同行的广泛交流。大会将吸引来自环太平地区的科技人员、企业家、学生和政府官员参加会议以推动环太平洋地区航天工业界的广泛合作:促进环太平洋地区航天组织、机构、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正>各有关单位:第十四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航天会议将于2014年5月28日至30日在中国西安召开。该会议是由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和日本火箭学会三方联合举办的区域性空间会议,会议旨在促进和加强太平洋地区国家在航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航天技术造福人类社会"(Space technology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会议内容丰富,包括主题报告、技术分组、学生论坛与竞赛等,涵盖空间应用与操作、空间技术、空间基础设施、空间科学与探测、空间与社会等领域。大会将提供平台以加强航天科技工作者与同行的广泛交流。大会将吸引来自环太平地区的科技人员、企业家、学生和政府官员参加会议以推动环太平洋地区航天工业界的广泛合作;促进环太平洋地区航天组织、机构、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红云  叶子 《航天员》2014,(5):18-20
2014年9月9日至15日,由太空探索者协会(ASE)主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承办的第27届ASE年会在京召开,本届大会以“合作:共圆人类航天梦”为主题,包括中国在内的19个国家、93名航天员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是ASE年会首次在中国召开。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推动进入、减速与着陆(EDL)技术的持续发展,促进该专业技术的不断创新,拟定于2015年9月在长沙召开第三届进入、减速与着陆(EDL)技术全国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走向深远,自由返回",将以载人航天、火星探测、  相似文献   

12.
1985年12月26日至30日在山东省威海市,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等四个遥感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了第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以长春光机所唐九华所长为首的13人领导小组主持了这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从事遥感专业技术的70个单他的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156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威海市的市领导专程到会看望了代表们。  相似文献   

13.
张瑶 《航天》2010,(12):15-15
2010年9月27日至10月1日,第61届国际宇航联合会大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航天局首脑、专家学者、青年科技人员、企业人士、学生、媒体记者等3431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50多家航天企业、组织机构参加了会议同期举办的展览。  相似文献   

14.
航天精密加工技术交流站联合航天华北技术交流站、航天工具分会于 2004 年 9 月 22 日~26 日在乌鲁木齐市成功举办了精密加工技术交流年会。会议得到了精加站主管单位时代电子公司与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 本次年会针对当前航天企、事业单位的科研生产形势,突出了航天产品批生产与精密加工技术研究的主题。会前共收到交流文章 49 篇,并编辑了《航天精密加工技术交流会文集》,其中包括航天产品批量生产技术与管理、精密制造技术、数控加工与计算机技术、特种加工等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当前航天产品发展趋势与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第四届国际液体空间推进会议论文交流及会后参观学习,介绍了推进技术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第四届国际液体空间推进会议于2000年3月在德国黑布隆,德国、法国、俄罗斯、美国、中国等11国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发表论文34篇。从会议宣读论文及会后交流学习,可以看出当前推进技术研究的一些特点及进展。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0月12日-13日,第五届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全国学术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大会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办,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协办。大会共收到论文68篇,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4家单位近百名嘉宾出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8月,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将在青岛召开第七届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的全国学术会议。本次会议将围绕"天地通途,自由往返"主题,结合火星、探月、载人航天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及航天技术的民用转化研究,开展研讨。现进行会议征文,欢迎广大科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航空学会电子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控、遥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遥感科学技术分会等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遥感技术交流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在山东省威海市杏花村宾馆召开。来自全国各部、各省市、中科院和高等院校等七十个单位,一百五十六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共发表论文一百六十九篇。中国宇航学会秘书长王献同志、长春光机所所长唐九华同志、中科院航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0月23日,由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和宇航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八届"航控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体系条件下的控制与信息技术",来自上级机关及用户、中国宇航学会、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的14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包为民院士担任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9月26日,第三届航天工程和高性能材料需求与应用技术交流会在北京航天城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南大学共同组织承办。大会开幕式由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主持。李明副院长在代表张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