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航卫星星载自主轨道预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导航星座自主导航技术对卫星自主轨道预报精度和计算速度提出了新的高要求,结合地面长期轨道预报精度现状和星载计算机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地面上注长期电文的卫星自主轨道预报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有二:首先,充分利用地面上注电文的高精度和高凝练度,可兼顾参考星历的高精度和节省星上存储资源;其次,选用状态转移的星上分析解算法,与地面上行注入、星上存储的方式相比,可大大节约星地上行数据量、星上数据存储量和计算量。通过仿真试验对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消耗和预报精度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进行星上自主轨道预报,计算资源占用少、计算速度快、预报精度高,该技术对于导航星座自主导航总体技术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单频GPS接收机的低轨卫星准实时定轨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不依赖于GPS差分基准站的情况下,利用单频GPS接收机对低轨卫星进行定轨的算法。文章先对影响卫星定轨的各种误差进行简要的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对传统载波相位平滑伪距观测方程进行适当修正,然后,再利用修正的方程对伪距观测进行平滑,最后利用单点定位法进行轨道解算。仿真结果表明,在只需给定少数几个历元数据的情况下,利用单频接收机可以达到米级的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3.
英国萨里大学以小卫星为基础,发展UoSAT卫星系列。文中着重叙述了星上有效载荷-对地成像系统的设计,以及在轨道上成像的结果,证实了小型卫星的遥感能力。EIS与传输系统为基础的处理单元相结合使它为星上提供了实用的处理能力。EIS能在星上进行复杂的图像分析,处理和压缩。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返回式测图定位卫星热控系统方案,根据卫星的特点,描述了相应的特殊热设计以及热惯性法在热设计中的应用。记录了部分地面热试验数据与01批3颗卫星的飞行试验遥测温度数据。数据比较表明,二者一致性良好,星体与星上仪器温度均较好地落在所要求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继卫星轨道倾角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变化,在轨校相采用天线精确指向标校站后,方位向、俯仰向十字拉偏标定校相码的方法,校相时间长,校相过程中轨道漂移带来的星上天线指向变化会影响校相准确性等问题,文章对轨道倾角漂移引起的星上天线指向变化进行仿真,并分析该变化对在轨校相的影响。以此为依据,对中继卫星角跟踪系统在轨校相方案进行研究,给出了粗校准与精校准相结合的校相策略,将轨道倾角漂移引起星上天线指向变化带来的校相误差降至最小。中继卫星角跟踪系统采用该方案进行相位校准后,在天线半功率波束宽度范围内,方位和俯仰误差信号的极性正确,交叉耦合小于20%,多次执行捕获跟踪任务,均能成功捕获跟踪目标,并且自动跟踪精度优于指标要求,验证了相位的正确性,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海洋一号卫星一年来的测控管理进行了总结,初步分析了中国海洋一号卫星在轨管理期间的轨道姿态、电源温控、星上时钟以及载荷使用情况,研究了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就红外状态变化对姿态精度的影响以及姿态翻转对轨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卫星单、双红外地球敏感器工作条件下姿态精度的差别,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卫星姿控方式的建议。为提高地面测控管理的效率,减轻地面卫星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对小卫星平台提出了卫星自主故障定位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1引言 2007年4月中旬,中国航天在太空奏响了两曲凯歌。是月11日、14日,中国的第二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1号B星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一颗导航卫星——北斗M1号卫星(将运行于距地面21500km高度的圆轨道)相继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8.
FY—1C卫星的资料处理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洁 《上海航天》2001,18(2):74-78
介绍了FY-1C的轨道特征、对地观测能力、星上数据贮存能力和数据传输能力等,以及卫星仪器特性、光谱波段特征和应用能力。最后给出了卫星资料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以某对地观测星座任务为背景,对基于电推进的组网卫星自主轨道保持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由地面进行标称轨道递推并定期上注,星上考虑地球非球形J2项摄动进行本星和标称星拟平均轨道参数递推,采用单边极限环方法进行面内相位保持控制.针对长期运行在对日定向模式的倾斜轨道且固定太阳翼卫星,考虑能源、程控任务、轨道偏心率等约束,设计了卫星...  相似文献   

10.
雅典娜成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典娜(ATHENA)卫星成像系统能提供0.5~0.75μm间单波段高分辨率对地成像图。雅典娜成像系统包括两台典型的CCD高速相机,在700km极地轨道上,刈幅为700km,分辨率可达5m。由全球卫星公司研制的码本处理芯片(CPC)使在卫星上实现矢量量化(VQ)图像压缩技术成为可能,其压缩比达12:1,因而可明显地减少卫星至地面的数据传输带宽、星上存储量和星上功率的要求,并将“从统计观点上无损失”的图像传回地面。卫星和有效载荷设计中几乎不包含动部件,因而可靠性高、成本低、运行操作简单。地面站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只需一名技术操作人员就可操作。  相似文献   

11.
自主任务规划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卫星在轨使用效能,提高卫星紧急任务响应能力,大幅减少对地面测控的依赖,支持多星自主协同配合执行任务。北京三号A/B卫星具备完全星上自主规划能力,包括星上自主任务规划、地面规划及星地协同规划等多种任务模式,同时具备任务数据校验、保存、恢复、删除、插入应急任务等功能。地面规划系统根据需求进行任务筛选、核对和规划,确保任务满足要求;星上利用专用处理器实现规划运算、指令编排和任务保存与执行。星地一体协同任务规划设计实现了地面和星上规划的一致性,既保证了任务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又减少了卫星对地面测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李孝同 《航天器工程》1995,4(3):25-28,39
本文探索卫星总体设计的一种新思想,提出建立星上计算机与地面后援设备(包括人)的联合计算机系统。从整体上确保星上计算机可靠性和提高其智能水平。提出抗辐射防护对策的另一途径,建立抗辐射加固系统。实践四号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证明,如果器件加固和系统加固同时实施,可以提高星上计算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GPS码伪距解算卫星编队飞行的相对定位精度,采用了序贯双频消电离层组合相位平滑伪距双差的方法。采用综合考虑相位与码伪距精度比值和平滑历元次数进行定权的形式,克服了在GPS新星升起后因没有充分考虑相位平滑伪距权而引起的的解算结果中出现“突刺”的问题。从文中仿真的卫星编队飞行的例子来看,采用这种定权方法可以去除多处出现的“突刺”,并且解算效果比较平稳,平滑40~70个历元(采样率1Hz)后,可以达到1~2dm的相对定位精度,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10,(6):7-7
据中国新闻网2010年11月25日报道,北京时间11月25日00点09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A运载火箭,将中星20A通信广播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24min后,星箭分离;又45min后,星上太阳翼顺利展开;再14min后,天线展开,卫星按预定程序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标志着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5.
英国萨里大学以小卫星为基础,发展了UoSAT卫星系列。文中着重叙述了星上有效载荷——对地成像系统(EIS)的设计,以及在轨道上成像的结果,证实了小型卫星的的遥感能力。EIS与传输系统为基础的处理单元相结合,使它为星上提供了实用的处理能力。EIS能在星上进行复杂的图像分析、处理和压缩。利用这些技术,可增加遥感小卫星在狭窄通信通道上的图像数据传输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种惯性辅助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完好性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卫星导航/捷联惯导(GNSS/SINS)紧耦合组合系统中SINS测量影响所有的观测量,以及SINS故障不能被隔离的缺点,给出了一种新的惯性辅助卫星导航紧耦合组合结构及其完好性检测方法.设计了紧耦合系统结构和卡尔曼滤波器,将SINS测量转换为虚拟伪距,作为GNSS伪距测量的扩展,并设计了基于滤波新息的残差检验法(RCTM)和自主完好性检测外推法(AIME)来进行完好性检测.该紧耦合方法可以通过虚拟卫星的选择降低几何精度因子,在提高导航精度的同时便于完好性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惯性辅助卫星导航新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导航精度,RCTM法对于阶跃故障和快变的斜坡故障检测是非常有效的,而AIME法对于慢变的斜坡故障检测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卫星通信,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系统占据统治地位30年之后,即将进入低轨道卫星星座通信的时代。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小卫星技术、卫星发射技术、地面蜂窝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等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这种系统是迈向“四海为一村”的第一步,将成为卫星通信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可称之为倒置的蜂窝状系统。在传统的地面蜂窝状通信网络中,基础设备在地面,蜂窝区是固定的,移动用户在这些区域“漫游”实现通  相似文献   

18.
通过搭建桌面联试系统对利用高级在轨系统(AOS)插入业务实现伪码测距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系统包括星上插入和地面提取2个过程。用设计电路模拟测距环路,主要验证测距伪码在插入和提取过程中处理时延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时延的稳定性能够满足测距要求。由此说明插入法可用于伪码测距。  相似文献   

19.
资源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实现了新的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10月 14日 11时 16分 ,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顺利升空 ,将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资源一号送入轨道 ,卫星顺利地实现了星箭分离并展开太阳帆板 ,建立了正确的对地指向 ,第二天我国地面接收站就接收到了良好的地面图像。到 2 0 0 0年 1月 2 2日 ,卫星已在空间运行了 10 0天 ,环绕地球飞行了 140 0圈 ,向中国和巴西两国地面遥感信息接收站发送了大量的图像资料。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显示的卫星遥测数据和各种遥控动作表明 ,卫星工作正常 ,星上各种设备和技术状态良好 ,并都处在主份工作状态。一、资源一号卫星的研…  相似文献   

20.
主要对卫星通信系统中星上数据的存储与传输方案进行了探讨。着重介绍并分析了一种卫星星上图像数据的星上存储与传输方案的六种工作模式,对于每一种工作模式的卫星内部结构、工作流程和数据传送铁路做了深入的分析。对卫星数据存储方案的轨道与娃路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利用太阳同步轨道间歇性区域性覆盖特定区域的轨道设计方案。并且利用Satlab仿真软件给出了卫星在目标区域的衷盖形状及衷盖时间情况。在通信使路方面,根据上行测控铁路、下行窄带、宽带接路三种不同情况给出了数据速率、载波频率、调制方式和比特误码率等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