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水 《国际太空》1996,(10):14-16
在美国的军事术语中,“空间是一个战场”。冷战结束以后,俄罗斯在火箭工程方面继续占有领先地位,其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是侦察卫星的高质量图像,可向商业用户提供服务。“空间竞赛”时代已经过去。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在军事作战中空间技术发挥明显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新型军用卫星掠影刘小荣(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冷战时期,军用航天系统是美苏两国军备竞赛的一个重要内容。几十年来,它们竞相发展包括侦察、预警、通信、导航、气象、海洋监视等多种军用卫星系统,主要为各自的核威慑战略服务。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无力再与美...  相似文献   

3.
空间扫描     
国泰 《国际太空》2006,(9):31-32
印度“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于2006年7月10日发射失败,美国太空旅馆试验舱于2006年7月12日凌晨由俄罗斯“第聂伯”火箭顺利送入预定轨道,俄罗斯于2006年7月21日发射宇宙-2422军用卫星,俄罗斯“轰鸣”火箭于7月28日成功将韩国卫星阿里郎-2送入预定轨道,美国航空航天局欲叫停空间站实验,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7月17—22日在北京举行,第八次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于7月25日在北京召开,第五届美洲空间大会强调加强空间技术合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德国“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卫星升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6月15日10:14,德国军民两用“陆地合成孔径雷达”(TerraSAR)卫星系统的首颗卫星——TerraSAR-X,由俄罗斯“第聂伯”火箭从拜科努尔顺利发射升空,这是德国继2006年12月19日发射首颗军用侦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放大镜-1(SAR-Lupe-1)之后的又一颗雷达成像卫星。按计划,卫星将在轨进行为期4个月的测试,并在11月份之前投入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5.
天兵 《太空探索》2007,(6):38-41
欧洲现正在努力建立和发展自己独立的军用卫星系统,特别是侦察卫星。在发展了两代光学成像侦察卫星之后,欧洲于2006年12月19日用俄罗斯宇宙-3M运载火箭发射首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放大镜”(SAR-Lupe),它也是德国的第1颗侦察卫星,可为德国提供天基军用侦察能力,使德国在构建本国太空侦察体系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6.
在国防预算和空间预算普遍削减的情况下,欧洲和美国政府对军事卫星仍情有独钟,力图保持必要的投入,以完善已有的卫星系统,建立新的卫星系统,准备迎接21世纪的新挑战。太阳神-2侦察卫星法国刚刚宣布要压缩军事采购的预算但对军事空间项目却采取宽松的政策。其理由...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23日,一枚轰鸣号火箭从俄罗斯西北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升空,成功将4颗卫星送入约1450km高的轨道上,其中3颗是GONETS军用卫星,为俄罗斯军队提供数据中继服务,另外1颗是名为Yubileiny的小卫星。  相似文献   

8.
军用侦察卫星的发展近况和趋势分析王景泉梁巍(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作为军用卫星重要组成部分的侦察卫星,近年已有了重要发展并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美国成像侦察卫星正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继续改进现有系统,以解决在海湾战争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如改进“...  相似文献   

9.
王景泉 《国际太空》1995,(11):14-17
一、实战应用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在海湾战争中,作用发挥最好的当属通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等。通信卫星中的国防通信卫星承担了75%的战区间通信业务,舰队卫星能满足95%的海军通信业务。美国利用卫星侦察情报,为主战武器提供了详查准确的打击目标清单,毁伤了40%以上的伊军地面部队兵力,50%的陆军师失去了作战能力,空军损失了30%以上,近80%的指挥控制系统被摧毁,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袭击能力被削弱到最低限度。法国“斯波特”卫星10m分辨率的数字图像使精确制导炸弹的单发摧毁概率由30%提高到70%。…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初军用卫星技术及市场发展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时期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出于争霸全球的目的 ,竞相发展军用卫星。90年代以前 ,军用卫星的年发射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1 990年全世界发射军用卫星超过 1 0 0颗 ,是发射军用卫星最多的一年。冷战结束后 ,军用卫星年发射量逐年减少 ,到 1 996年~1 997年这两年 ,降到了谷底 ,年发射仅 1 0颗左右。未来的军用卫星将如何发展 ?这是航天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研究全球军用卫星的发展动向 ,可以进一步拓展我们的思路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从而加快我国军用卫星的发展。1 影响军用卫星市场的两个因素冷战结束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大国调整航天…  相似文献   

11.
预警卫星是专门用于监测导弹发射和棱试验的军用卫星。经过多年的改进,美国的预警卫星已发展到第3代,功能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2.
英国的军用卫星通信□□英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自己的专用军用卫星通信网的国家之一。其军用通信卫星称为“天网”系列,开始于60年代中期。天网-1包括天网-1A、1B两颗卫星,分别于1969、1970年发射,其中天网-1A卫星因转发器故障用了不到1年,而...  相似文献   

13.
各国军方对于微小卫星用于军事目的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是赞成 ,认为微小卫星除费用低外 ,还有军事上的分散性和生存能力强 ,紧急情况时 ,微小卫星能迅速适应战术的要求 ,是可以快速发射的卫星 ;而另一种否定的意见是 ,微小卫星能否完成现在大卫星所承担的任务 ,令人置疑 ,也就是说 ,到目前为止 ,现在的军用卫星大部分仍是大型的 ,它能搭载复杂且高难度技术的有效载荷 ,而微小卫星不能获得完成长期任务所需的充足功率。美国和前苏联都曾利用过许多小卫星来实现其军事目的。小卫星除用于通信外 ,在信号侦察、照相侦察等重大任务上也有相当的…  相似文献   

14.
迄今 ,美国已经确认本·拉登系“九一一”袭击美国大爆炸案的顽凶 ,并对其进行军事报复打击。为此 ,美国动用了包括卫星在内的一切手段来搜寻本·拉登 ,确定打击目标 ,检验打击效果 ,其中有军用卫星 ,也有民用卫星。俄罗斯、法国和印度等也有卫星参与。1美国大动干戈美国西部时间 2 0 0 1年 10月 5日 ,1枚大力神 - 4B火箭升空 ,随之进入轨道的是锁眼 - 11(KH- 11)侦察卫星。“政府以外的专家”告诉美联社说 ,这颗卫星上很可能安装了一台新型数字相机 ,所摄取的图像上可以分辨出仅有 10 cm大小的地面物体。与此同时 ,路透社从美国首都华盛…  相似文献   

15.
如今,对于军事作战来说,卫星已变得像战斗机和战舰一样的重要了。但像卫星这样的天基支援不能过于昂贵,美国空军和国防部认识到,军用航天方案不必都采用费用高、能力大的卫星来完成任务,多年来倍受争议的小卫星被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16.
小光 《国际太空》2005,(8):32-32
2005年7月14日,俄罗斯政府通过了2006—2015年新太空计划。根据该计划,俄罗斯将在10年内研制70多颗新一代卫星。在未来3年内,俄罗斯将发射18颗卫星,其中包括7颗通信卫星、2颗气象卫星、3颗太空探测卫星、2颗搜索与营救卫星以及2颗远程遥感卫星。此外,俄罗斯还将致力于为其他国家提供太空业务。  相似文献   

17.
美国军用卫星遥感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培中 《国际太空》1999,(12):21-25
4 气象和海况监测与预报□□由于缺乏作战地区当地的气象台站的资料,卫星气象监测作用显得更为突出。美国气象卫星主要是“国防气象支持计划”(DMSP)军用极轨气象卫星系列、“诺阿”(NOAA)民用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和“戈斯”(Goes)民用静止气象卫星等。美国用于海况监测的主要卫星有海洋地形卫星Geosat系列、Topex/Poseidon系列以及日本先进地球观测卫星-1(Adeos-1)等。需要指出的是,为了减少重复,美国政府于1996年决定DMSP系列与NOAA系列合并,合并后可减少13亿美元财政…  相似文献   

18.
国外卫星军事应用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21世纪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在积极发展军事应用卫星的同时,也在加紧卫星军事应用技术的研究,以推动航天力量军事应用的发展。卫星军事应用通常划分为卫星战场侦察监视、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定位。1 卫星战场侦察监视应用技术卫星战场侦察监视系统包括成像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目标监视、导弹预警与核爆炸监测、测绘、气象探测和海洋监测等。在成像侦察应用技术方面,以发展高分辨率光学侦察、合成孔径雷达(SAR)侦察和小卫星组网侦察为主导,开展目标详查和精确定位技术、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目标自动识别技术、多分辨率…  相似文献   

19.
□□3年前,人们在欢呼新世纪来临之际,曾满怀信心地预测,全球的卫星事业在新世纪初定将高歌猛进、蓬勃发展。这是由于在1998年,发射入轨的卫星已达到了140颗,所以估计进入21世纪后,卫星数目将逐步攀升,有望突破200大关。但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新世纪头2年,  相似文献   

20.
2000年3月2日,我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正式交付使用,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陆地资源卫星的历史。运行表明,它所取得的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数据与90年代国外同类卫星水平相当,能实时接收覆盖我国全境及部分邻国领土的卫星遥感数据,弥补了以前北京地面站接收不到我国西部地区和南部海区的国外遥感卫星数据的缺憾,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卫星遥感应用的发展。 目前,陆地资源卫星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