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航空发动机滑油中舍有摩擦副产生的磨损微粒。通过滑油介质中所含磨损微粒中元素的分析.运用Dempster-Shafer证据融合诊断方法,对航空发动机的磨损状态等进行有效的诊断,确定发动机的磨损程度,以及发动机的磨损部位,从而可对发动机的故障排除作参考。在融合过程中提出了先对每个元素的磨损量和磨损率进行融合,再总体融合的方法。针对Dempster—Sharer证据融合的局限,应用了两种改进的融合方法,并进行比较。实例表明,Dempster—Shafer证据融合是一种有效的航空发动机滑油磨损的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磨粒显微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颗粒显微形态学分析理论,建立了一套磨损微粒显微特征描述体系。首先应用这套特征参数描述体系,提取磨损微粒形态中蕴涵的特征信息,然后综合使用自动聚类、人工神经网络和其他的人工智能分析方法进行磨损微粒的综合分析与识别。本项技术已经在航空发动机磨损故障诊断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铜─钢扩散钎焊的机理、焊接工艺参数、焊缝可达到的指标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平板模盒、身部试验件的焊接及焊后试板的分析、试验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铜─钢推力室身部扩散针焊的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为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与开发提供导向数据。  相似文献   

4.
磨粒分析技术及其在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显微形态学方法的磨损微粒显微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解决发动机磨损故障诊断问题的新方法之一。应用形态学分析方法建立一套磨粒显微特征描述体系提取磨粒特征信息,作为磨粒识别的信息基础,可以准确地完成磨粒自动识别。基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磨粒分析的结果和颗粒摩擦学理论,比较准确地评估出发动机接触磨损部件的磨损状态,进而诊断或预测此类磨损故障;另外,此项分析诊断技术在发动机气路磨损故障诊断中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用钢/铝合金摩擦副在M-200环块试验机上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纳米SiC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润滑油润滑性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摩擦块的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高载荷条件下(大于700N),纳米SiC微粒的添加显著降低了钢/铝合金摩擦副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纳米微粒添加量为0.3wt%,润滑油的润滑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航空发动机冷却孔的打孔一直是激光器在航空工业中的一个主要用途.最近.美国通用电气(GE)航空发动机公司开发出一种可使激光束质量优于通常的固体掺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器的片状激光器打孔装置.在片状激光器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分析了镍基超耐热合金中的冲钻孔.结果表明,片状激光器能产生比杆状激光器质量更高的孔.通用电气公司的工程师们探讨了该激光器在深孔切割和开孔方面的应用.其中1个例子是静止式空气密封件的小角度孔的开孔(这些孔通常是在电火花加工机上用电极放电来加工的)。这类零件成环状,是不回转的,并…  相似文献   

7.
刘毅 《洪都科技》2008,(3):16-19
在发动机试验中突然停电,极易发生发动机飞车事故,为解决此问题,研制了改进型测功机油门执行器。本文介绍了改进型测功机油门执行器的研制方法、工作原理及消除发动机飞车事故的的原理。试验证明,改进型测功机油门执行器工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铁谱术航空发动机以及飞机的传动系统都包含有大量的相对运动零部件,包括轴承、齿轮、花键、离合器、封严装置等等。这些零部件在相对运动接触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磨损微粒从这些零件的承载表面产出、而又由于润滑油的冲刷作用而脱离承载表面循环于润滑系统之中。部分颗粒较大的微粒被过滤元件所捕捉,而大量的微小的微粒则自由地活动于整个润滑循环系统。由于不同的材料性能、受力状态、相对运动条件、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磨损过程中产生的磨损微粒具有不同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表面特征等等。研究这些不同的特征、分析并确定被润滑零件的磨掼状态可以提供十分宝贵的信息。因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电视风扇与爪极焊接,探讨了1 mm低碳钢板与20mm以上低碳钢(铸造钢)板点焊的机理.提出了薄板与厚板点焊时,电场与温度场只决定于薄板上使用的电极工作型面.指出了物体的热情性对焊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蓓娟 《推进技术》1993,14(2):53-56,39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实验手段,研究了某火箭发动机涡轮泵零组件表面麻坑的各种动态特征和非金属零件局部缺损及变形的特点。用俄歇表层和红外光谱分析弄清了零件表面污染层成分和结构。得出了金属材料表面的麻坑和非金属材料的局部缺损与变形破坏的性质均属高速流动的固体微粒和气泡溃灭所产生的一种撞击冲蚀缺陷,其破坏机理以机械磨损为主。从零件表面污染层成分与结构来看,冲蚀破坏时有动能转换为热能的迹象。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格子Boltzmann两相流大密度比模型模拟了孔板结构微通道内双气泡在浮力作用下的上升过程,主要研究E?tv?s数(Eo)、气泡相对大小、气泡之间的距离以及气泡和孔板间的距离对气泡变形、合并的动力学行为以及气泡上升速度和气泡剩余质量的运动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Eo数的增大,气泡在通过孔板通道时形变越严重,表现为上部气泡和下部气泡在合并过程中所夹带的液泡数量和质量同时增加,且气泡在通过通道的过程中会发生多次接触、合并与破裂;数值结果还表明,随着Eo数的增大,气泡达到顶端的时间增加而气泡穿过孔板的质量减小。另一方面,当上方气泡的尺寸大于下方气泡的尺寸时,两气泡在合并的过程中夹带的液泡数量更少,气泡穿过孔板时更迟缓但能够穿过孔板的气泡质量增多。此外,对于不同的气泡间距离和不同的气泡与孔板之间的距离,发现上下气泡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者过小时,在气泡的合并过程中都不容易夹带液泡,且气泡穿过孔板的质量随着两气泡之间距离以及上方气泡与孔板之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借鉴三坐标检测经验,结合QuINDOs6.0测量软件,运用图像记录的方法,将飞机、发动机工件和工装在测量检测过程中的装夹定位位置等信息载人测量程序,并结合图像对元素名称进行命名.使检测过程更直观简便,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对民用航空发动机振动监测原理、监测算法和发动机振动位移量到飞机振动单位的转换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民用航空发动机典型的叶片磨损问题,分析了发动机振动值随不同叶片磨损程度的变化趋势;给出了发动机振动检查程序,便于在飞机地面维护和飞行过程中提早发现发动机存在的结构故障,保障飞行安全。本文结合发动机振动特点提出的工程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使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航空计测技术》2010,30(1):63-63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最微小的天平,可以实时称量单个分子的质量。借助这种最小的天平,研究人员称出了某种蛋白质分子和金纳米微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曾徽  陈智铭  闫宪翔  欧东斌  董永晖 《航空学报》2020,41(4):123521-123521
电弧加热器是研究飞行器气动热防护问题的重要地面试验平台,其采用电极放电加热获得高温气体的方式,会产生铜蒸汽粒子,并随同进入地面试验模拟的等离子体气流,产生电弧风洞地面试验铜污染组分效应。本研究利用发射光谱诊断技术,发展了一套电弧加热器高温流场组分在线诊断测量系统,开展对10 MW高焓叠片式电弧加热器铜电极烧蚀的在线测量,获得了铜原子浓度的实时测量结果。基于所选铜原子谱线,开展了对电弧加热器起弧过程和稳定工作过程的测量,同时分析了管式电极和环形电极下电极烧蚀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起弧瞬间,电极烧蚀较明显,管式电极的铜原子峰值浓度要明显高于环形电极;稳定工作后,环形电极铜原子烧蚀量迅速下降,并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10-6),管式电极仍然存在较高、不稳定的烧蚀,显示管式电极的烧蚀量要明显高于环形电极,且管式电极烧蚀量随着电弧加热器运行电流的增加而增加。基于该测量结果,建立了判定电极失效的直接判据,并用于保障电弧加热器运行安全。为研究电弧加热器电极烧蚀及地面试验铜污染组分效应提供了非接触式测量手段,目前,该测量系统已经作为电弧加热器的常规测试手段,提供电弧加热器高温气流的在线诊断。  相似文献   

16.
陈果  宋兰琪  陈立波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2):2170-2176
针对神经网络智能诊断与专家系统中知识难于理解和诊断解释能力差等问题,研究了一种新的基于功能性观点的神经网络规则提取方法,介绍了方法流程及关键算法.并用UCI(加利福尼亚大学埃尔文分校)机器学习数据对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验证.最后,将方法应用于实际航空发动机磨损故障诊断中,采集了某型航空发动机实测油样光谱数据237个样本,利用神经网络规则提取方法提取了发动机磨损故障诊断知识规则,并对其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正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固体发动机CT检测中的一种缺陷识别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提出一种图像不变矩法和直方图分析法相结合的缺陷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图像不变矩方法,通过形状识别,将裂缝从固体发动机缺陷中提取出来;然后,利用直方图分析法,计算出气泡和夹渣像素值所在的灰度区间,将气泡和夹渣区分.从而实现固体发动机缺陷的自动分类识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判决缺陷而导致的识别效率低、准确性差的问题,保证了固体发动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用激光监测发动机叶片的振动剑桥顾问人员与英国的一家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经过3年的时间,研制出一种利用反射激光束来测量航空发动机中每个叶片振动情况的非接触式监视系统.把一个直径只有几mm的微型传感器头安装在发动机中,并对准涡轮机,用先导纤维把传感要与装卫中...  相似文献   

19.
机载气象雷达是检测飞行中湍流的重要设备,对于保障飞行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它通过判断回波信号谱宽是否超过门限来检测湍流,关键在于检测门限的设定。将其看成一个统计问题进行解决,提出了利用统计学中置信度来设置门限的方法,根据湍流微粒的概率分布推导了置信度与检测门限的关系,并利用其进行检测门限设置。最后利用仿真的气象雷达回波信号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检测出实验中设置的湍流区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Tribology”,国內译为“摩擦学”,这是近十年来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的一门新兴学科。Tribology的原意是:“The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interactingsurface in ralative motion”也就是“相对运动中相互作用表面的科学和技术”。根据这一含义,它应该包括摩擦、润滑和磨损。近十年来,随着磨损微粒分析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磨损微粒监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原子能、采矿等机械工程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