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RM点火瞬态凝相粒子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Fluent计算软件为工具、时均化N\|S方程、RNG k-ε湍流模型、P1辐射模型、颗粒 轨道模型为基础、美国“大力神4”运载火箭助推发动机PQM -1为算例,采用流固耦合传热的火焰传播边界条件,建立了二维轴对称纯气相流动和气固两 相流动模型,分析了大长径比SRM点火瞬态凝相粒子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与纯气相流动模型相比,两相流模型中凝相粒子的辐射、阻尼、拖拽等作用改变了火焰在 装药燃气通道、径向翼槽内的传播过程;两相流动模型可正确预示大长径比SRM的初始发火 点和火焰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2.
采用MpCC I耦合器作为FLUENT和ANSYS的数据交换平台,对带径向翼槽大长径比固体发动机点火过程中的流固耦合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型发动机点火瞬间燃气流动与药柱变形强烈耦合,药柱变形主要发生在径向翼槽台阶的尖点处,且随点火过程的推进变形加剧;中间翼槽尖点处药柱的变形量比头部翼槽处大,是造成发动机点火故障的主要原因。计算获得了点火压力冲击下药柱的位移及应力场的分布规律,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为流固耦合技术在固体发动机上的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翼槽区内的火焰传播过程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整个点火升压过程有潜在的影响。文中采用高速摄影技术测定了点火瞬态模拟实验发动机后翼槽区内的火焰传播过程,研究了不同设计参数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发现翼槽内的火焰传播过程首先是燃气充填过程,其次是火焰传播过程。翼槽内的火焰传播速度与升压梯度和翼槽的宽度有关,升压梯度越高、翼槽越宽则火焰传播速度越高。  相似文献   

4.
翼槽内的火焰传播过程对翼柱型固体发动机的点火升压过程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模拟试验发动机点火试验获得的翼槽内火焰传播数据,结合翼柱型装药点火升压计算模型,分析了推进剂燃速、点火能量、喷管堵盖打开压强、翼槽部位的初始燃面等设计参数在点火升压过程中的匹配关系。分析方法对不同结构翼柱型装药发动机设计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5.
含翼槽发动机点火燃气填充过程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整个点火升压过程有着潜在影响.通过试验,测定在不同点火药量、不同堵片打开方式下,点火燃气填充过程中头部和尾部翼槽内的压强变化情况以及两翼槽内的压强响应时间间隔,并建立了模拟发动机的点火燃气填充过程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结果发现,堵片的状况影响两翼槽内的压强变化情况,同时两翼槽内的压强响应时间间隔与燃烧室内主流燃气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固体发动机火焰传播过程对发动机整个点火升压过程有着潜在的影响.利用靶线法对模拟发动机在不同点火强度、不同点火燃气射流角度和不同药柱结构条件下进行火焰传播试验研究,并对火焰传播位置、火焰峰传播速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燃气倾斜喷射导致的火焰峰传播速度大于燃气平行喷射下的火焰峰传播速度;翼槽型装药发动机的火焰峰传播速度大于...  相似文献   

7.
翼柱型装药发动机点火升压过程计算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利用实验获得的翼槽内火焰传播规律经验公式,在P(t)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翼柱型发动机的点火升压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同时就点火器流量、推进剂燃速、喷管堵盖打开压强等设计参数对发动机点火升压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翼柱形药柱模拟发动机的翼槽结构对点火瞬态过程的火焰传播规律存在着潜在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不同质量流量的点火剂燃气以不同的角度喷射到翼柱形药柱模拟发动机的推进剂表面时的火焰传播规律,发现火焰峰传播到翼槽区域后,尾部翼槽底部区域被最后点燃.通过对试验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可知,压缩在翼槽底部温度较低的气体减弱了高温燃气与推进剂的...  相似文献   

9.
对潜入和非潜入式喷管的翼柱形药柱发动机点火瞬态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采用修改源项法模拟推进剂燃烧加质,并分析了不同深度、不同宽度的翼槽结构对翼槽区域火焰传播的影响。发现潜入喷管的存在、不同深度、不同宽度的翼槽结构影响火焰传播方式;潜入喷管的存在导致火焰峰连续向翼槽底部及尾部区域传播;尾部翼槽较深时,尾部翼槽尾部尖角处首先点燃,然后火焰峰自尾部翼槽前部与翼槽尖角处同时向翼槽底部传播。尾部翼槽宽度较宽,火焰峰传播速度越快;尾部翼槽深度越深,火焰峰传播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10.
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瞬间火焰传播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N-S方程、k-ε湍流模型、P1辐射模型为基础,采用流固耦合传热的火焰传播边界条件,分别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瞬间的层流粘性模型、湍流粘性模型、层流粘性辐射模型、湍流粘性辐射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以PS-1发动机点火过程为算例的分析表明,燃气和推进剂热力参数相同时,层流粘性模型不能形成火焰;湍流粘性模型虽然形成了燃面,但不可自持燃烧;层流粘性辐射模型的点火诱导期长;湍流粘性辐射模型可正确预示初始发火点和火焰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不同位置关系3D雷达对3D雷达的成功引导概率及引导误差,讨论了成功引导概率随参数特征变化的性质,仿真分析目标到提示雷达不同斜距时目标在被提示雷达中的角度分布及引导误差变化。研究对雷达组网中3D雷达对3D雷达引导提示系统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3D Zernike矩的三维地形匹配算法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斌  胡修林  张蕴玉  陈海峰 《宇航学报》2007,28(5):1241-1245
提出了一种基于面特征的三维地形匹配算法。在算法中,与三维地形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3D Zernike矩用来描述参考高程图(DEM)和恢复地形高程图(REM),三维地形匹配转化为基于3D Zernike矩的特征向量匹配。匹配按先粗后精两步进行,在粗匹配中,匹配窗口滑动步长设定为5个象素,采用较低阶数的3D Zernike矩。在精匹配中,只对3个最优粗匹配位置的邻近区域进行精匹配,匹配窗口滑动步长为1个象素,采用较高阶数的3DZernike矩。两块地形的相似度以它们的3D Zernike矩间Camberra距离来度量,距离越小越相似,反之亦然。本算法属于特征面匹配,相对于基于特征点和特征线的地形匹配,理论和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更高的匹配概率、匹配精度和更强的抗噪声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三维几何表示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三维表示法的基本概念,对边界表示法、扫掠法、结构实体几何法、单元分解法、空间位置枚举法、八叉树表示法、小平面表示法、基本体例表示法、参数表达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了各种表示法的优劣和应用场合,最后总结了三维几何表示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五向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分析模型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相似文献   

15.
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风云二号D星于2006年12月13日17时12分成功定点于东经86.5度赤道上空。测控数据显示,卫星空间姿态稳定、星上仪器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16.
<正>At 12:13 Beijing time on October 7,2015,a LM-2D launch vehicle successfully launched a set of"Jilin 1"commercial satellites into sun-synchronous orbit at 650km.The complete success of the mission marks an important step forward towards commercial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space remote sensing field.The Jilin 1 satellite is composed of an optical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2 video satellites and 1 technology demonstra-  相似文献   

17.
江鉴  张仕国 《上海航天》1997,14(3):53-56,63
分析了液相外延(LPE)在微电子工艺中的状况及其原理,概述了LPE在器件制造中的应用,指出了LPE的电子元器件的优良特性,给出了LPE在光电子领域研究中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正China Seismo-Electromagnetic Satellite or Zhangheng 1 was launched aboard a LM-2D launch vehicle from the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at 15:51 Beijing time on February 2.The satellite entered it s orbit successfully,marking that China has becomes one of the few countries having an in-orbit satellite for high-accuracy geophysical field observation.The new satellite was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9.
三维纹理模型及图象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振环  李言俊  张科 《宇航学报》2000,21(Z1):43-47
从二维纹理图象随机场模型出发,提出了三维纹理图象模型,用随机的方法来处理三维纹理图象。将定义在平面域上随机场的邻域系、集簇和势函数等概念推广到三维空间域,提出了三维纹理图象模拟松驰算法,简述了三维纹理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并在计算机上生成了二值三维纹理图象。从理论上解决了三维纹理的建模问题,为三维图象处理提供了可以实际操作的随机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单目视觉系统的远距离场景重建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前视被动传感器(电视传感器或红外成像传感器)获取的序列图像,并结合惯导信息,恢复前视场景深度的新方法。通过将前视三维场景看作一组具有不同深度的,分别对应背景和障碍物的层的集合,将复杂的场景重建问题简化为对各层深度集和像素标记场的计算;我们使用贝叶斯方法解决对各参数的估计,并使用图论方法快速求解。试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