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随着“太空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国间的太空竞争也愈发激烈,对星载雷达探测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多维度目标参数测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星载雷达系统主要采用传统微波技术实现,面临电子器件速率低、工作带宽小、可重构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限制星载雷达系统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将微波光子技术引入雷达系统可利用光子技术高频率、大带宽、可重构的特点有效克服电子技术的局限性,突破雷达技术瓶颈。阐述了可重构多维度目标探测微波光子雷达的特点和基本结构,介绍了多维度目标参数测量和雷达波形可重构的原理与方法,并对星载微波光子雷达的发展趋势和特殊应用环境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论述。随着微波光子雷达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光电集成技术的迅速发展,微波光子雷达有望在未来星载雷达系统中得到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2.
深空微波着陆雷达是深空探测器GNC分系统重要载荷之一,为GNC分系统提供探测器相对着陆星体表面的距离与速度信息,确保着陆精度和安全。文章从系统设计、参数设计等各个方面对深空微波着陆雷达技术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探讨了其技术发展趋势,为后续深空微波着陆雷达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雷达隐身技术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外形设计、吸波材料、对消、干扰和微波传播指示技术五个方面对雷达隐身技术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利用外形设计技术降低雷达散射截面积的方法和存在的缺点;吸波材料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研制新机理吸波材料,并介绍了几种新型雷达吸波材料。最后对利用干扰技术、对消技术和微波传播指示技术实现雷达隐身的方法和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指出要有效地实现目标雷达隐身,需综合运用各种隐身方法。  相似文献   

4.
雷达距离方程和微波雷达一样,毫米波雷达的性能由基本的雷达距离方程、信标方程和干扰方程所决定,并能从这些方程预测出来。对微波雷达进行计算时,这些方程中的自由空间衰减项通常可以忽略;反之,对毫米波雷达说来,它也许是限制雷达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激光跟踪仪在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多径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多径试验是在地面模拟两个飞行器在轨交会对接过程中由舱体表面及遮挡对微波信号造成反射干扰的一种试验,其目的是验证激光雷达系统功能及安装位置的合理性。在近20 m远的距离上,对飞行器舱体上的微波雷达天线和微波应答天线进行角度及距离的精确测量。文章通过对试验环境、测量项目分析及不同精测方案比对,采用激光跟踪仪直接测量舱体结构,获得了准确的基准数据,有助于指导微波雷达在飞船轨道舱上的精确安装和提高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多径试验的精度。激光跟踪仪首次应用于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多径试验,相比经纬仪在航天器基准测量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高精度探测的不断追求,未来雷达系统正朝着大带宽的方向发展。目前的雷达系统,主要利用传统的微波技术生成雷达信号,受到电子瓶颈限制,单路带宽仅在2 GHz左右,难以满足高精度雷达探测的技术需求。微波光子信号生成技术具有大带宽的技术优势,被认为是可突破电子瓶颈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可将微波光子信号生成技术引入雷达系统中,直接生成带宽高达41 GHz的雷达信号,从而大幅提高雷达系统的探测分辨率。文章首先介绍了微波光子大带宽脉冲压缩信号生成技术的应用情况,然后分类介绍了微波光子大带宽脉冲压缩信号生成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实现方法及研究进展,最后对各类微波光子大带宽脉冲压缩信号生成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析了限制其实际应用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7.
雪丹  曹喜滨 《上海航天》2005,22(6):17-20,43
为实现主从式卫星编队飞行中心星与环绕星的自主定轨,采用微波雷达测量卫星间相对距离、距离速率、方位角和仰角。根据动力学方程给出了导航算法,并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提高微波雷达相对速度的测量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导航算法对主从式卫星编队较有效,且能获得较佳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8.
高功率微波武器是对现代雷达的第五种威胁.分析了高功率微波武器进攻雷达的途径,阐述了HPM损伤雷达接收机前端的机理,通过计算研究了HPM损伤接收机前端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10GW的窄带微波弹,当波束对准雷达天线主瓣时,可损坏雷达接收机保护电路;而对于超宽带微波弹,功率为1GW时即可穿越放电管而损伤限幅器.早期雷达抗HPM损伤能力较差,1GW的微波弹,不管是窄带还是超宽带,都可以损伤其接收机.  相似文献   

9.
为克服传统雷达面临的带宽瓶颈,提升其分辨率,利用微波光子倍频与混频技术对宽带雷达信号进行处理,构建宽带雷达,成功实现了实时高分辨雷达成像。构建的微波光子雷达样机带宽高达12 GHz,实现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二维分辨率优于2 cm×2 cm,成像速率高达100帧/s。在该雷达架构基础上构建了多输入多输出微波光子雷达,在相同的相参累积时间内,能进一步提高雷达成像的方位向分辨率。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光子技术是突破传统雷达频率与带宽限制的有效手段,有望在未来实时高分辨雷达探测与成像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星载雷达发射微波功率合成的关键部件,巴特勒矩阵的微放电性能直接决定了雷达载荷的功率容量。因此,有必要对其微放电特性进行分析与验证。针对该需求,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功率动态合成网络的星载巴特勒矩阵,并对其在真空条件下的微放电特性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第一,提出了一款用于星载雷达的大功率巴特勒矩阵,对其功率合成性能进行了分析。第二,为了对巴特勒矩阵微放电性能进行详细研究,对提出的巴特勒矩阵进行了微放电功率阈值仿真和自由电子分布分析。第三,为了验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对该巴特勒矩阵进行了峰值功率14kW的真空微放电试验,验证了其在大功率真空环境下的微波传输功率容量。提出的巴特勒矩阵性能优良,为未来的星载雷达大功率微波部件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简要回顾了微波频率源的发展历程,叙述了高稳定度固态微波频率源对现代雷达发展的必要性。对影响固态微波频率源频率稳定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了其稳频的原理,并提出改善频率稳定度的措施。最后,提出了一个X波段的高稳定度固态微波频率源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当今雷达技术已进入了利用毫米波电磁频谱特性阶段。EW的ESM和ECM也随之发展起来,如同当年EW那样,很快地赶上了VHF,UHF和微波领域雷达技术的发展。很久以来,雷达一直在使用毫米波的低段,最近才扩展到中段。在雷达上应用,毫米波频段要优于微波和光电频段。当然与后两个频段相比,毫米波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性能,技术和应用上,毫米波雷达与微波雷达相比较,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分析了雷达目标散射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基于MUSIC算法的雷达成像方法,并通过对两种收音机在微波暗室里阶梯变频雷达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成像处理,最后归纳了成像结果与目标散射特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高温超导滤波器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上高温超导微波器件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国内的高温超导微波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文章介绍了高温超导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显著特点,回顾了国外高温超导滤波器的研究历史,详细叙述了国内近年在移动通信、卫星微波接收机和气象雷达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可编程微波光子芯片是可以通过编程控制改变芯片功能,用于处理微波信号的光子芯片。它可以在同一芯片上软件定义不同的光学处理单元,以实现滤波、移相、延时等多种信号处理功能。相比于只能实现特定功能的专用微波光子芯片,可编程微波光子芯片功能可重构,可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等光电子系统中,提升系统灵活性。本文对可编程微波光子芯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其光路拓扑、主要实验结果和关键技术并对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星载有源相控阵微波组件设备是决定星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的最重要、最复杂和最昂贵的子系统,相控阵雷达的星载运用是大势所趋。但是不同频率的星载有源相控阵微波组件的设计方案、物理组成均不相同,因此难以做到通用化,需根据不同雷达的使用需求进行分别设计。文章介绍星载有源相控阵微波组件的组成,简要分析我国星载有源相控阵微波组件标准现状,提出构建星载有源相控阵微波组件技术标准体系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NORA(Not Only Radar)是一项为JAS 39 GRIPEN飞机提供下一代微波探测器系统的计划。该系统将具备利用微波的多功能,比如雷达、被动辐射的搜寻、通讯和射频干扰。该计划有多个阶段,其中NORAⅢ是初始研究阶段和项目确定阶段后的验证阶段。 NORA计划将验证采用AESA的雷达作为战斗机雷达的潜力、保证能力和技术支持,并为JAS 39 GRIPEN飞机的下一代雷达提出选择方案。该验证机选择有源天线的准则为:空军和工业界共同关注的国际合作、成本、时间和计划的成功。Raytheon公司被选为验证机的AESA供货商。其他的子系统已在瑞典国内研制。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美国雷达武器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超宽带雷达(UWBR)和高功率微波武器(HPMW)的组成、基本原理;结合国内外现有技术成果,分析了UWBR和HPMW一体化设计的可行性;参照数字阵列雷达,提出了一种UWBR和HPMW一体化概念设计结构图,并重点讨论了一体化设计的难点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今日雷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年前,曾经为《微波杂志》写过一篇文章,标题为“飞跃中的雷达”。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1984年底,雷达工程师们发现他们的研究领域在发生转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雷达传统设计向着可能在2000年到位的数控、固态系统转变。”现在我们可以对这种飞跃进行回顾,斟酌已经发生的变化并预测未来。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雷达和通讯系统中 ,本振相位噪声越来越成为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分析了本振调相、调幅噪声对相参雷达系统探测性能的影响 ,给出了主杂波环境下雷达发射机调相噪声以及发射机泄漏的调幅噪声的数字仿真模型。在雷达数字仿真系统中使用这些模型 ,可以在各种环境下定量分析微波本振相位噪声对目标探测性能的影响 ,对昂贵的微波系统提出满足总体设计要求的合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