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研究了普通退火、双重退火、固溶时效三种热处理制度对双网篮组织近α高温钛合金Ti750合金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制度对Ti750合金组织性能影响较大,近β相变点固溶时效处理能极大提高合金强度,但塑性极大降低;采用900℃/1..5hAC 600℃/3hAC双重退火热处理工艺,合金综合性能较好,强度、塑性相对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射仪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10T稳恒强磁场对Al-4wt%Cu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合金在130℃和190℃经不同时间时效时,强磁场的施加导致合金的择优取向发生明显的变化,合金的显微硬度也显著提高;进一步分析合金在时效处理后的微观组织表明,强磁场的施加促进了合金中原子的扩散,加速了整个时效过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形变时效和淬火时效对含Nb和不含Nb的两种Cu—l5Ni-8SnSpinodal分解型合金的力学、性能、应力松弛性能和其他物理性能的影响。经56%形变,400℃时效30min能使这两种合金获得很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在200℃具有良好的抗应力松弛性能;加Nb的合金能改善250℃的抗应力松弛性能。淬火时效处理能获得适中的强度和极良好的延性;加Nb能加速Spinodal分解,提高时效初期的强度。淬火时效态的两种合金在250℃下均显示良好强度和弹性稳定性,十分适合作高温电连接器中的导电弹性元件。文中还对调幅组织的强化和Nb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预变形电场时效对1420Al-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预变形电场时效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而塑性降低不大。合金经预拉伸变形3%,在电场强度为4kV/cm,120°时效12h后具有最佳的强度和塑性配合。TEM分析表明:这一性能结果与预变形电场时效所导致的位错组态、δ′相及其晶界无析出带(PFZ)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2195-T8态铝锂合金为研究对象,探究工艺参数对其应力松弛时效行为的影响规律。试样经过固溶、淬火,进行不同预变形、时效温度及时效时间条件下的应力松弛时效实验。通过室温拉伸,测得应力松弛时效后试样的力学性能。基于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探究了预变形、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3个工艺参数对应力松弛量、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权重占比;进一步研究发现预变形不仅可以提高2195铝锂合金时效后的强度,还降低了应力梯度对材料力学性能不均匀性的影响;查明了实现2195铝锂合金应力松弛时效形性协同制造的合理工艺制度:180℃+4%预变形+时效时间12~16 h。研究工作为大型铝锂合金构件应力松弛时效形性协同制造工艺窗口的确定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Al—Mg—Li(01420)合金的时效与断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Al-Mg-Li(01420)超轻型合金的时效微观过程,指出δ’相尺寸与时效时间1/3次方成正比,PFz宽度与时效时间1/2次方成正比;进而分析了时效对合金变形机制及破断特征的影响,指出欠时效时,位错切过δ’相质点;过时效时,位错绕过δ’相质点。峰值时效时,处于位错切过与绕过机制过渡阶段。随时效温度升高和时效时间增长,亚晶界断裂比例增大,合金塑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挠性杆所用的φ1.2QBe1.9铍青铜冷拔线材的原材料进行了冶金质量分析,并做了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讨论了热处理对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固溶温度是影响合金晶粒度和性能的主要因素,指出固溶不足、过热和过烧的组织特征。时效温度和时间及固溶后的晶粒度对最终时效组织和性能影响也尤为重要,指出欠时效、峰值时效和过时效的组织特征。明确晶界反应量是判别时效程度的主要依据。试验结果可作为制订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的根据,确定了挠性杆零件780℃×7分钟固溶和340℃×1小时 250℃×1.5小时双重时效工艺的最佳规范,提供了炉前控制产品质量的金相参考图片,解决了生产中关键件质量和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8.
预变形电场时效对1420Al-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预变形电场时效对1420Al-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固溶时效后高强高导Cu-Cr-Zr合金的性能与显微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试不同固溶时效阶段Cu-Cr-Zr合金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基础上,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发现经过490℃/240min时效处理后合金达到时效强度峰值,强度的提高主要是共格弥散强化相造成.运用Gerold及其推导公式计算了共格强化导致的最大拉伸应力增量(△σcsmax)的范围,同时应用单元体导电模型和马提申定则计算了合金时效时的导电率的增量值范围,与实验数值相比误差较小.说明所建模型能较好的反映时效析出过程中的强度和导电率变化.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对LC9铝合金锻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LC9铝合金锻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级时效的热处理工艺,由于预时效在合金中形成GP区,使大量的GP区达到η和η′相成核所必须的临界尺寸,同时在晶粒内部、亚晶界和晶界上形成高度弥散的析出物,从而对合金的第二级时效产生影响,使得合金的塑性、韧性尤其是抗蚀性能有十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BTi-62421S是一种先进的近α型耐温钛合金,以1.5mm轧制板材为例,开展了瞬时热曝露试验。运用金相显微镜和力学性能试验机对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合金由片状α组织和极少量β转变组织组成,随热曝露温度变化,合金呈现出明显不同的温色特征。在热曝露参数600℃/5h条件下,合金组织较稳定,氧化膜致密度下降,并有富氧α层产生,随着曝露温度的提高,β转变组织开始积聚粗化,次生α相增多,组织稳定性开始下降,氧向基体扩散加剧,富氧α层厚度呈倍数增加,组织变化对合金强度无明显影响,但富氧α层严重降低合金塑性。  相似文献   

12.
GH4169合金作为一种时效硬化的高温合金,其析出相的种类和形态对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解GH4169合金主要析出相γ″的析出规律与分布特征,本文采用了差热分析与显微组织观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等温时间、等温温度、以及冷却速率三个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相较于等温温度和等温时间,冷却速率对γ″相的析出起始温度具有更大的影响,其析出温度随冷速的增加而降低;同时,升温过程中亚稳γ″相会发生向稳定δ相的转变,而δ相的析出在冷却过程中又会抑制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针对Inconel 718合金零部件传统制造技术中存在的制造极限问题,基于材料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等内容,开展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Inconel 718合金性能的研究,建立了适用于SLM成形Inconel718合金的热处理制度,提高了该合金的室温与高温力学性能。考虑到SLM成形Inconel 718合金组织内部晶粒极其细小、内应力积累较大,传统的热处理制度不再适合新技术成形的零部件,根据基体中二次相的析出温度区间,对该合金的传统后热处理制度进行改进。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证明:项目组提出的均匀化热处理+固溶处理+双时效的热处理制度能有效改善SLM成形Inconel 718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并满足锻件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傅进  雷超  边天军  郜阳  曹晓  任斐  李恒 《上海航天》2020,37(3):22-31
研究了在不同时效温度和应力水平的影响下,5A90铝锂合金的蠕变时效行为和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演变规律和机理。实验采取先加载后加热的方法,即考虑了蠕变时效非等温阶段。结果表明:在恒定外加应力175MPa下,加热至100、130和160℃时的非等温蠕变应变分别为0.026%、0.036%和0.069%;160℃下等温阶段保持18 h后的蠕变应变达到1.207%,远大于130℃下的0.079%和100℃下的0.039%;蠕变应变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由于蠕变损伤,160℃下出现蠕变第3阶段。研究了130℃下不同应力水平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演变的影响,发现应力为175 MPa时,非等温蠕变变形很明显,但在125和150 MPa下加热至120℃之前不会发生蠕变,并且等温蠕变应变随应力增大而增加;较高的应力可以促进δ′(Al3Li)、S(Al2MgLi)相的析出和长大;在蠕变时效初期,应力越大,位错密度越小,而在蠕变时效的后期则相反;与125和150 MPa相比,合金在175 MPa下蠕变时效初期表现出最低的强度和最好的塑性,而在蠕变时效后期则相反,这归因于位错强化和δ′相强化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铈对Al—10%Mg铸造合金机械性能和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铈使合金的拉伸强度有所下降,延伸率变化不大,当加入0.3~0.5%Ce时,其耐应力腐蚀寿命提高十多倍。铈显著提高应力腐蚀寿命的原因与晶界上β相的减少并破坏其分布的连续性等显微组织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指出,铍青铜的淬火硬度HV<130不能表明淬火质量,而淬火晶粒度是经济可靠的淬火质量指标:棒材以18~45μm为宜,条带材以15~35μm为宜;QBe2合金的最佳淬火温度为780~790℃,保温时间按T(min)=10+(1~1.6)D计算,经多年生产考验,能获得良好的淬火质量,并显著节约能源。试验中发现,同—热处理规范的金相组织有突出的差别。分析证实是杂质元素磷的有害影响,它加速过时效,使性能恶化。当磷含量高时,应严格控制时效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7.
闫操  张勇 《火箭推进》2016,(5):98-103
为了满足液体火箭发动机新型电磁阀更强环境适应能力和工作可靠性的要求,通过优化软磁合金BYR1的热处理制度来确保电磁阀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软磁合金的热处理制度进行优化,并对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合金的磁性能和金相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软磁合金BYR1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值较稳定,基本不随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而矫顽力对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较敏感,随着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矫顽力值有明显下降.合金组织的孪晶、晶粒度及析出相均对合金磁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孪晶数量越少、晶粒尺寸越大、晶内析出相越少,合金的磁性能越好.根据磁性能的试验结果得到了较优的热处理制度:1 200℃×360 min,至600℃后的冷却速度为150℃/h.  相似文献   

18.
时效前对Al-Li-Cu-Mg-Zr(2091)合金进行冷轧和温轧关系,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敏感生。结果表明,预轧制变形提高了合金的应力腐蚀抗力。冷轧受形量为20%以及温轧温度为180℃时,合金都具有最低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对合金应力腐蚀抗力与显微组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MEMS-SPMT喷管内的粘性和热损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喷管内流体对壁面的粘性力和热传导可显著影响火箭发动机性能。通过出口亚声速层面积与出口面积比、推力和比冲损失等参数,评估了S-A和低Re数k-ε湍流模型、壁面初始温度和喷管构型因素对微喷管内粘性和热损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湍流模型在计算粘性边界层上有一定的差异,粘性力造成推力损失22%;换热既减小粘性边界层尺寸,降低粘性作用,也降低微喷管比冲;升高微喷管壁面初始温度,能降低热量损失,增大其尺寸能减小粘性损失,二者均能提高比冲。  相似文献   

20.
微喷管内流体对壁面的粘性力和热传导可显著影响火箭发动机性能.通过出口亚声速层面积与出口面积比、推力和比冲损失等参数,评估了S-A和低Re数k-ε湍流模型、壁面初始温度和喷管构型因素对微喷管内粘性和热损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湍流模型在计算粘性边界层上有一定的差异,粘性力造成推力损失22%;换热既减小粘性边界层尺寸,降低粘性作用,也降低微喷管比冲;升高微喷管壁面初始温度,能降低热量损失,增大其尺寸能减小粘性损失,二者均能提高比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