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飞机座舱风挡层合玻璃弹穿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飞机风挡层合玻璃的抗弹穿叠层设计方法,建立了风挡层合玻璃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层合玻璃材料采用具有失效模型的弹塑性本构关系,用非线性Lagrange有限元程序模拟了飞机层合玻璃的子弹穿透动响应过程,给出了层合玻璃弹穿的计算实例,数值分析为防弹层合玻璃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支持无人机撞击飞机仿真分析,降低试验研究成本,开展无人机与某型运输类飞机风挡碰撞试验及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研究建立符合实际尺寸和曲面构型的风挡和无人机的建模方法;考虑到碰撞后风挡玻璃的裂纹萌生和扩展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通过Python二次开发在风挡模型中玻璃单元间及玻璃层与胶层间嵌入零厚度内聚力单元,研究给出基于固有内聚力的风挡玻璃有限元模型。研究发现,对应工况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内聚力模型应用在该仿真中的有效性。同时相对于常规的单元删除法,基于内聚力模型的仿真结果更加接近试验结果,证明所建立方法的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鸟撞飞机风档非线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基于ABAQUS/Explicit软件平台及内嵌的材料用户定义子程序(VUMAT),建立了鸟撞飞机风挡的力学分析模型.比较了有限元模型中玻璃骨架、弧框和橡胶垫片对风挡动响应分析结果的影响,并与全尺寸风挡鸟撞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考虑了玻璃骨架、弧框和橡胶垫片的有限元模型所计算得到的位移、应变曲线与试验实测曲线的一致性有了改善.最后,探讨了玻璃骨架、橡胶垫片的厚度和弹性模量对风挡抗鸟撞能力的影响规律,为风挡的抗鸟撞设计及改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飞机风挡结构抗鸟撞动响应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包括玻璃骨架、弧框和垫片在内的飞机风挡结构抗鸟撞动响应分析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了风挡材料的破坏准则,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LS-DYNA模拟了风挡结构的抗鸟撞动响应过程,结果表明玻璃骨架和弧框对鸟撞后其结构特征参数的影响较大。利用区间逐次分半法,确定了风挡结构的安全临界速度和弧框开始屈服的临界速度,模拟结果为该风挡的改进和鸟撞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非线性粘弹性结构鸟撞击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探讨飞机风挡材料的本构关系对其动响应的影响,采用线弹性,线性粘弹性及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用解耦算法计算分析在冲击载荷作用下风挡的动响应,通过对比各种本构关系对风挡动响应的影响,得出在大冲击载荷作用时,只有采用非线性粘弹性的本构关系,数值结果才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风挡串流对三角形机翼飞机模型测力数据的影响。试验结果指出,在风挡具有串流的情况下,正反装模型所获得的纵向测力数据都是错误的,特別是俯仰力矩。为了消除风挡串流对测力数据的影响,应尽力限制串流量,此外建议在测定模型的平均气流偏角和支架干扰量时,上风挡亦带串流,并使其对称于下风挡的串流。经试验证明,这些措施将有助于获得较为可靠的正反装测力数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弧面外形的飞机电热风挡传热数值仿真过程中因薄膜热源对应的网格厚度过小易于导致的网格负体积、非物理解等问题,基于电热风挡薄膜热源厚度范围(10-9~10-7 m)较其相邻多层介质厚度较小这一事实,结合傅里叶传热理论分析,构建了一种针对飞机电热风挡传热数值仿真薄膜热源处理的虚拟热源法。该方法通过设定薄膜热源虚拟物性参数弱化薄膜热源实际厚度对其相应仿真网格厚度的约束,从而实现薄膜热源厚度与其对应网格厚度的解耦。利用该方法对2种不同薄膜热源网格厚度的电热风挡模型进行了非稳态传热数值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按实际薄膜热源厚度设定网格厚度及物性参数的电热风挡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虚拟热源法求解的仿真结果与按常规设置求解的仿真结果在温度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均吻合。因此,在求解类似电热风挡这种具有薄膜内热源的非稳态传热问题时,可在构建网格模型时按需设定薄膜热源网格厚度,并在求解时采用虚拟热源法,以避免网格负体积或非物理解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鸟体形状对飞机风挡鸟撞动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鸟撞动响应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不能很好地吻合.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鸟体和风挡的本构关系、鸟体形状、风挡的破坏准则等.本文重点研究了鸟体形状对动响应的影响.在鸟撞动响应分析中,采用的鸟体形状主要有两大类:(1)圆柱体,(2)两端半球形、中间圆柱形的实体.本文分别采用解耦解法和耦合解法研究了这两种形状对风挡鸟撞动响应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两种形状计算得到的应变曲线的变化趋势与试验结果都基本相符,但当飞机水平与鸟相撞时用第一种形状计算得到的风挡应变值小于用第二种形状计算得到的风挡应变值,用第二种形状计算所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更加吻合.  相似文献   

9.
本以MEAD方法分析了一起因使用了略短的螺钉而造成高空飞行时风挡脱落的维修事故,罗列出了所有可能诱发此事故发生的因素,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飞机风挡鸟撞动响应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鸟体模型和风挡玻璃破坏准则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风档鸟撞动响应分析方法。并对某风挡进行了鸟撞动响应分析 ,得出了鸟的运动轨迹以及风挡玻璃的鸟撞临界速度 ,经与实验结果比较 ,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多层壁瞬态温度分布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挡玻璃电防冰和除冰装置、飞机机翼及直升机旋翼电除冰装量都是有内加热的多层壁。这些多层壁中温度分布计算不仅在这些装置的设计计算中是必需的,而且在考虑多层壁的热变形及热应力时也是必要的。本文用数值法对有内加热的多层壁温度分布进行了研究,根据导热微分方程及各种边界条件,用克兰克-尼可尔辛法推出了典型结构的有限差表示式,然后用高斯-赛德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了可用于多层壁瞬态温度分布的计算软件。本文用该软件对实际的多层金属壁及多层玻璃作了计算。计算表明,计算结果与文[3—5]所得结果相符。本文所述的方法可推广到二维及三维瞬态多层壁温度分布计算,也可用于无内加热层的多层壁温度计算。  相似文献   

12.
采用风洞试验的方法,分别对高速列车试验模型2~6车编组状态下的各节车厢气动阻力的分布规律,以及2种不同结构外形的风挡对3车编组列车模型各节车厢气动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编组长度大于3车,头车、尾车的阻力系数随编组长度的增加变化较小,中间车的阻力系数约为0.1.1节头车+N节中间车+1节尾车的全车气动阻力系数,可用3车编组模型试验的头车阻力系数+0.1×N+尾车阻力系数之和进行估算.高速列车风洞试验模型分别采用风挡1和风挡2两种风挡,只是使得气动阻力在各节车厢之间形成不同的分配,对由各节车厢相加形成的全车气动阻力的试验结果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无人机应用的快速增长,机场附近和空域已发生了很多重大航空事故和危险征候,无人机的无序飞行对航空运输安全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以典型轻型无人机和某型商用飞机及其风挡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得到无人机在最严酷姿态下与飞机风挡最薄弱位置碰撞损伤等级及相应的冲击能量区间,以此保守划分损伤严重性等级。在无空中交通指挥干预的情况下无人机与飞机相互独立运动,考虑两机之间的水平最小安全间隔、侧向最小安全间隔以及垂直最小安全间隔的联合约束,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得到无人机与飞机的碰撞概率,并确定碰撞可能性等级。基于损伤严重性等级和碰撞可能性等级的不同组合形成无人机与飞机风挡碰撞的较为保守的定性风险矩阵。研究结果总体表明:在120 m飞行高度下,两机距离超过3 600 m且在典型的俯仰角和航向角工况下发生碰撞风险及其损伤程度较小,否则发生碰撞风险较大且损伤程度较严重。研究结果为无人机的规范性设计制造、局方对无人机运行管控的政策制定以及无人机与载人飞机在同一空域运行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各向异性设计引入层合阻尼结构中,从理论上分析了各向异性层合阻尼结构的阻尼特性及其控制机理,从而验证了建立约束阻尼层合结构各向异性优化设计新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半穿甲子弹,又名穿甲爆破弹,其在侵彻一定厚度装甲后爆炸以起到杀伤破坏作用,因此子弹的侵彻机理和弹体的动强度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ANSYS/LS-DYNA3D计算软件对半穿甲子弹正碰撞均质钢甲的侵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层合顺序对各向异性层合阻尼结构动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各向异性设计引入层合阻尼薄板中,主要对几组阻尼层交替层合与集中阻尼芯层层合的各向异性阻尼结构的内耗和刚度的温频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为各向异性层合阻尼结构理论和轻量化高阻尼设计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0-70℃)和频率(1~200Hz)范围内。交替层合度影响不一定,结构的内耗和刚度的温度特性均优于集中阻尼芯层结构;而频率对结构内耗和刚与具体结构参数和结构总层数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察了三维编织方法的发展历史及应用背景,针对不同的编织方法,研究了所产生的编织复合材料基本“单胞”结构,以及不同编织参数对合材料构件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着重比较研究了二步法及四步法所形成构件与层合板构件的结果,采用反射光弹技术考察了编织复合材料的孔边应力集中现象,得到了有益的结果。本文针对三维立体织物的特点,研究使用了RTM成型工艺,得到了较好的编织试验件。  相似文献   

18.
层合复合材料薄板高速冲击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任意角度铺层的复合材料层合薄板基于高速冲击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建立了复合材料层板高速冲击问题的力学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纤维断裂、基体裂纹和分层3种主要损伤形式.根据高应变率下单层板的本构关系,采用波的传播理论,计算复合材料层板冲击后的变形区尺寸和层板应变场,利用能量守恒迭代求解弹体的冲击剩余速度和弹靶接触力等参量.文中着重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薄板高速冲击中的损伤面积和形状,详细讨论了冲击速度,弹体直径以及靶板铺层情况对损伤形状和大小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吻合,证明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12.7毫米穿甲爆炸燃烧弹爆炸试验、测试数据、照片和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探讨了爆炸过程中破片的形成、数量、质量、速度及起爆机理,为今后设计不同口径的穿爆燃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剪切刚度对复合材料层合扁球壳非线性振动屈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采用突变理论,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扁球壳非线性振动屈曲的突变模型,分析了剪切刚度对复合材料层合球壳非线性振动屈曲性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