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1 毫秒
1.
美国航宇局(NASA)探索办公室最近发表了一篇报告,提出了四项载入航天探索计划: 1.载人探索火星计划该计划包括3次远征火星探索行动,运货与运人分开进行,货运飞船先行,载有在火星着陆所必需的全部设备和返回地球用的推进剂,它沿着耗能最小,或者说是低速的轨道飞向火星。货运飞船到达火星后,便停留在轨道上,等待着载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载有8名宇航员,到达火星后,便与货运飞船对接,其中4名宇航员乘着陆装置降落在火星  相似文献   

2.
截止到2006年6月,全球一共把约5808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它们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两类,其中无人航天器包括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载人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在所有航天器中,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的当数人造地球卫星了,截止到2006年6月,各国总共成功发射了5239颗人造卫星。它们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使人类在获取、传输和加工信息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上产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太空探索》2003,(2):19-19
1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为何从载人飞船起步? 航天飞机的研制投入巨大,研制周期长,风险大,我国成功地发射了返回式卫星,已解决了卫星返回和防热关键技术,除美国和俄罗斯之外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为载人飞船研制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因此我国首先从载人飞船搞起,把发展载人飞船作为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朱毅麟 《太空探索》2004,(11):28-31
运行,具有一定功能并执行一定任务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航天器包括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和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等)。航天器的名字通常由二、三个字组成,却往往包含丰富的文化蕴涵,可从一个侧面映射出某种民族传统和特色。  相似文献   

5.
《太空探索》2004,(10):16-17
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苏联在1961年发射的东方号载人飞船:迄今为止.人类研制发射成功并正在便用的载人航天器一共有3种: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6.
师谷 《国际太空》2011,(9):19-22
在载人航天活动早期,由于技术复杂,航天器之间在进行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经常发生故障与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交会对接技术不成熟,例如,自动交会对接测量失灵、对接机构故障等在1960—2008年底苏联/俄罗斯载人航天飞行中,一共发射了104艘“联盟”系列飞船和86艘“进步”系列飞船,其中空间交会对接故障15次,发生交会对接故障的概率约为8%,最大的1次空间交会对接事故是1997年6月进步M-34与和平号空间站相撞。  相似文献   

7.
高歌 《太空探索》2006,(1):24-27
EVA是英语extravehicular activity(舱外活动)的缩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太空行走”。它与载人航天器发射入轨、在轨运行和安全返回,载人航天器变轨控制、交会对接和安全分离一起,被我国航天专家称之为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当神舟六号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专家透露,我  相似文献   

8.
中国返回式航天器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返回式航天器从一次性使用向多次重复使用的发展,从技术角度看是合乎逻辑的。从技术和经济分析,中国如果发展载人航天器,则不宜发展航天飞机,应该发展载人飞船。中国发展返回式重复使用的飞船式航天器是适宜的。中国宜于继续发展一次性使用的区域着陆和允许无害受损的返回式卫星,发展返回有效载荷重复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1 前言 □□中国是继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3个自主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967~1968年,中国就开始研究载人飞船技术,并进行了一种载人飞船的总体方案论证。该飞船计划虽在以后的七八年间取得不少预研成果,但终因当时条件不成熟和国家决定把航天技术领域的力量集中到发展急用、实用的应用卫星上来而被撤消。 1986年,中国制定了跟踪世界高技术前沿的《高技术研究发展概要》(即“863”计划)。根据“863”计划的安排,中国航天技术界围绕性能先进的大型运载火箭天地往返系统、载人空间站及其应用这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载人航天器在轨维修性系统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载人航天器在轨维修的特殊性,提出了适用于载人航天器系统设计的维修性设计思想。根据维修性设计理论和工程设计的实际需求,建立了载人航天器维修性系统设计流程,给出了维修性系统指标的确定方法、在轨可更换设备的选择方法、以及维修性分配和预计方法。为载人航天器系统维修性设计提供了一个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载人航天"路线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载人航天“路线图”是:载人飞船一航天飞机一空间站(美国的“路线图”),或者载人飞船一空间站一航天飞机(苏联/俄罗斯的“路线图”)。而21世纪的载人航天“路线图”是:载人飞船一月球基地一载人火星探测。载人航天前后两个“路线图”的转折点就是美国总统布什在2004年1月14日宣布的新太空设想。  相似文献   

12.
据对国外情况的调研,讨论了载人航天热真空试验的特点与试验目的,提出了三类15项试验项目;讨论了载人航天器整体热真空试验的必要性,提出了分别进行舱外与舱内环境下的单舱或联舱试验的建议;分析了载人航天器热真空试验的特点与应用,提出了在卫星用试验设备上附加航天员所需专门装置,满足试验需要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正>载人航天器初期载人航天器"东方"号飞船"东方"号飞船是苏联最早期用来突破人类进入太空的载人航天器,质量约4.73吨,长约7.35米,由密封的乘员舱和非密封的设备舱两部分组成,乘员为1人。图为在厂房内将上方直径2.3米的球形乘员舱和下方的圆锥形设备舱组装在—起,成为完整的"东方"号飞船。"东方"号飞船的乘员舱比较狭小,仅能容纳一个人,舱内大气压与地面相同,舱内温度15℃~20℃,相对湿度30%~70%,电源由蓄电池提供。乘员舱有两个圆形舱门,一个是降落伞舱门,一个是弹射座椅舱门。  相似文献   

14.
魏庆 《飞碟探索》2009,(11):54-54
为了使航天员安全可靠地着陆,载人航天工程必须建设返回用的着陆场。世界各国的载人航天器着陆方式各有不同,有在陆地、海上、机场降落之分。当然,飞船的着陆场不是像跳伞员降落地点那样,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画个圈,做个明显标志,跳伞员自己控制降落伞,落到里面就行了的。飞船着陆场的选择远不是这样简单,而且它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相似文献   

15.
国外载人航天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莉  宋智 《国际太空》2000,(3):10-12
1 载人航天器发展的统计□□载人航天从 1 961年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上天开始 ,至今已有 3 9年的历史。到2 0 0 0年 2月底为止 ,全世界共进行了 2 2 1次载人飞行 (美国 1 2 8次 ,前苏联 /俄罗斯93次 ) ,共计 81 3人次 (累计 3 90人 ,他们来自 2 9个国家 ,其中女航天员 3 5人 )。最大年龄的航天员 77岁 ,死亡的航天员人数1 4人 (其中美国 1 0人 ,前苏联 4人 )。累计在天上工作约达 3 0万人时 ,航天员在轨道上持续飞行时间最长的记录为 4 3 8天。3 9年来前苏联 /俄罗斯、美国和西欧先后研制和发射入轨的载人航天器如下 :(1 ) 7个卫星式载人飞…  相似文献   

16.
在神舟七号飞船上,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所承担的任务基本与前两次载人飞船时的一致,包括四大部分:电源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测控与通信分系统的大部分设备以及推进舱的结构与总装。  相似文献   

17.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相继上天之后,大家对航天员给予了足够多的关注与重视,也让大家更加关注除了载人航天之外更多的航天知识。实际上,除了载人飞行以外,国际国内每年发射的卫星和其他航天器都要搭载一些特殊的“航天员”,大家了解比较多的一类是试验用小动物、种子、卫生医药样本等,除了这些还有为数众多的各类太空仪器设备,其中包括马上要为大家介绍的原子钟家族中的“航天员”——铷原子钟。  相似文献   

18.
正天地往返载人航天器"联盟"号飞船苏联/俄罗斯研制的"联盟"号飞船是苏联第三代载人航天器,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最可靠的载人航天器,作为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器已经使用了半个世纪,曾经服务于"礼炮"1号至"礼炮"7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自1967年"联盟"1号飞船(左图)使用以来,经历了多次改进,形成了"联盟"  相似文献   

19.
苏联/俄罗斯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广龙 《太空探索》2011,(10):34-36
目前,在世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俄罗斯和美国。苏联/俄罗斯是世界上进行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最多的国家,其对接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无人飞船与无人飞船的对接,有载人飞船、无人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以及空间站模块舱间的交会对接和组装等。苏联/俄罗斯在航天器的空间交会对接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航天器一般包括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深空探测器等类型。测控系统对各类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和控制,是导弹试验、火箭发射、卫星运行和载人航天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同航天器根据飞行距离和运行轨道的不同,对航天测控要求也不同。航天测控系统总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专为导弹试验和运载火箭发射提供服务,又称"靶场测控系统";二是为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