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一个全新的空间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诞生有着一段特殊的历程。与一般的新型号不同,它直接跨越了初样阶段,从正样研制开始起步。"我国最初研制生产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时,同时生产了一个备份器。随着天宫一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备份器解除了原有的使命。为了降低研制成本、加快研制进度,我们决定在这个备份器的基础上研制生产天宫二号  相似文献   

2.
由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通产省和宇宙开发事业团共同研制的实验和观测两用小型空间自由飞行器(SFU),已顺利进入飞行样机的研制阶段。SFU是一个形状小(呈直径4.46m、高2.8m的炸面圈形结构)、重量轻(发射时4吨,回收时3.2吨)、有效载荷比高(1.2吨以上)、采用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共10个模块)、多功能、可反复使用的空间自由飞行器。许多航天专家都在关注着日本的这个小自由飞行器的研制和在轨实验情况。关于SFU的结构、控制、交会、回收等已陆续做过介绍。这里重点介绍SFU的第1次、第2次在轨飞行实验计划。 SFU用H-Ⅱ火箭发射,在轨完成预定  相似文献   

3.
航天简讯     
日本研制激光感测器日本三菱电气公司正在研制一种自由飞行器上用的激光感测器,以使之与其他空间飞行器会合。自由飞行器需要高性能感测器,以鉴别临近它的敌或友的飞行器。若在1994年发射的话,该自由飞行器上将装上详查环境鉴别感测器。回收任务的空间飞行器把激光束传输给要回收的卫星。目前的飞行器系统的缺点是工作效率不高。新的激光感测器在对接前相距2米时才工作。如果能研制成功,对两个不载人空间飞行器会合的对接将有很大用处。隆冬译自日本1988.8.10只英文版《翼报与通信》  相似文献   

4.
日本1986年空间预算为906.59亿日元,加上国库支付的783.22亿日元,总计1689.81亿日元。日本科技厅要求把研制自由飞行器和空间站列入年度计划内,并迫切期望建立空间站综合计划中心,就此,从7月起日本空间研究委员会作了审议。重新评定的空间计划如下;1.使日本与空间站对接的实验  相似文献   

5.
7月20日,日本的一个顾问委员会向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递交了一份报告,建议日本继续研制一种以有翼飞行器为基础的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预计会支持这一建议。报告中说,日本应当利用机器人领域的高级技术,集中力量研制一种无人运输系统。这种系统对日本的空间开发是合乎逻辑的,将使日本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能力。报告又说,但是,研制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和空间飞行器有巨大的技术风险,因此,建议利用目前正在研制的H-2型一次性使用火箭作为主要的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6.
政策方针规划计划美国未来的空间计划日本6万亿日元的长期空间规划美国七家公司申请研制新的通信卫星美空间站上机器人的研究计划欧空局批准阿里安一5赫尔墨斯和哥伦 布计划联邦德国托帕斯返回式卫星计划美国90年代的NOAA气象卫星计划日本宇宙往返运输飞船研究计划日本研制“有翼轨道飞机”欧空局研究未来的空间运输计划美国制定t’2o00年飞行器,,计划以色列将发射国内通信卫星美国新的空间政策美国国家空天飞机X一30计划“阿里安”运载火箭最新发射计划美计划发射无人火星车和标本返回器日本推进航天飞机机场建设计划美空军落实改进型运…  相似文献   

7.
德国和日本一致同意建立一个重要的欧亚空间同盟,目标是联合发展先进的空间技术,包括研制可重复使用的最终可载人的飞行器。独联体,主要是俄罗斯,也将介入可重复使用的密封容器类航天器的计划。得到独联体帮助的日德联队,已作出一个新的重要的空间计划调整,进入21世纪,日德将大大减少对传统合作伙伴NASA和ESA的依赖。  相似文献   

8.
美国航宇局在其一九八六财政年度预算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有意义的项目——轨道机动飞行器(OMV)。这个项目在美航宇局一九八六财年预算总额(七十七亿八千万美元)中所占比例虽然很小,但是它象征着一个新系统研制工作的开始。轨道机动飞行器目前处于系统论证阶段。它将是一个由宇航员遥控的不载人飞行器,从事轨道卫星与航天飞机之间的渡运工作。此外,它还将在航宇局空间站的组合和操作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轨道机动飞行器  相似文献   

9.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1987年财政年度内正酝酿建立一个半独立的“太空站综合计划中心”以参加美国太空站的制造及有关计划。该事业团为此将需要至少几百名工程师和500~600亿日元的预算。太空站综合计划中心将从事研制自由飞行器(即不载人空间实验室)与实施空间商业化。此构想的实现有赖于大幅度增加空间研究的预算(目前每年空间预算限定在1200亿日元)。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空间新闻》报道,德国政府与工业官员于5月中旬在华盛顿会见了苏联高级政府官员,以探讨苏联参加德国桑格尔空天飞机计划的途径。这次会谈是德国方面为联合欧洲各国研制与建造高技术空天飞机而进行的一系列广泛努力的一部分。德国方面希望获得国际支持,在2000年左右制成一架采用试验性涡轮冲压式发动机的样机。按照德方计划,制造的工作量将按照每个参加这一计划的国家所提供资金数的额分配给这些国家。这架价值30亿美元、称为Hytex的样机,将成为研制这个二级可重复使用空间飞行器的第一阶段,设计中的这种飞行器将能够以很低的代价将人与设备送  相似文献   

11.
结合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的特点,介绍了电磁兼容性概念及其发展过程;分析了空间飞行器所处的电磁环境,指出总体设计中的若干电磁兼容性问题;提出了空间飞行器研制各阶段中开展电磁兼容性工作的流程图,强调必须在目前和今后各种型号的空间飞行器研制中引起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自空间时代开始以来,尽管向近地空间发射了数以千计的各种卫星,但能在110公里高度飞行的只有美航宇局的一颗“探险者”号卫星。而25年来,人们只在110公里高度以上研究近地空间环境,而一百公里左右以下的空间,由于探空火箭飞行时间短暂,不能详观近地空间环境。为此,日本在七十年代拟定的一颗研制近地空间的科学卫星计划也未能实现。系留卫星系统是美国和意大利空间部门倡议的,已邀请研究人员对它初期的三次飞行提出意见。第一次飞行计划要求在极高度气球下面向上19.2公里投放一个仪器容器,  相似文献   

13.
简讯     
日本近期的空间计划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是个致力于和平利用空间活动的团体。在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以及用自己的火箭发射的飞行器把日本国民送入太空方面有可能名列亚洲前茅。日本获得这些目标的主要途径是研制空间运载火箭,即日本自己的火箭。为达到这些目的,日本已获得来自美国的技术,不久前已有了自己的氢氧型火箭。其它国家认为这是一项值得炫耀的进展,但对日本来说,这仅仅是日本空间计  相似文献   

14.
日本文部省空间科学研究所已制定了利用正在研制的“自由飞行器”实验太阳发电的计划,目前在研究太阳空间发电概念。大概过程是:用抛物面镜收集太阳光,驱动卫星上装备的发电机,使发出的电力供自由飞行器变轨时用。太阳发电比太阳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集光部分面积比太阳电池翼板缩小三分之二,这样空间阻力小,且重量轻。日本期望此法成为将来空间站上最佳电力生产方法。太阳发电实验计划将在1994年发射的第二颗“自由飞行器”卫星上  相似文献   

15.
日本除按预定计划研制几种类型的运载火箭外,还在研制各种新型卫星。在载人飞行方面,它也不甘落后。现将日本有关未来空间载人计划与日本空间研究所月球探测计划作一概述。空间载人和不载人计划日本正继续发展准备载人和不载人的未来空间技术。准备载人的技术包括日本航天员在美国航天飞机上和在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实验舱(JEM)上将进行日本的各种空间实验。正在进行的空间计划还包括研制不载人的地球空间周游系统(ESRT)。这项计划将由H-2运载火箭和空间自动遥控装置及交会与对接(RVD)技术予以保证。这些基础实验将在第7…  相似文献   

16.
大气再入领域被视为是广泛开展空间应用的基础,涉及行星探测、标本带回、未来运载器与空间飞机的研制、乘员与货物的空间运输、无人飞行器为在轨卫星提供服务,以及其他在空间和宇航领域内的创新应用。欧洲针对再入返回关键技术开展了多项基础研究和技术准备项目。作为欧洲航天局(ESA)“未来运载器准备计划”(FLPP)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验证平台,“过渡型试验飞行器”(IXV)得到欧洲航天局及各成员国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当空间站时代到来时,各种飞行器,包括载人空间飞行器将飞行在低地球轨道。为了这些飞行器的飞行,只由地面站直接进行控制是不够的。因此,日本决定研制自己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以促进日本的空间活动。另一方面,日本认为:国际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些情况下,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正在进行日本数据中继和跟踪卫星系统(DRTSS)的研制。该卫星的飞行目的如下: 1.传输不能由星上磁带记录器存储的地球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8.
据报导,美国私营空间大蓬车公司在1986年提出了以7.5亿美元研制“空间大蓬车”航天飞机计划,提出者认为这是航天飞机的第3个黄金时代。“空间大蓬车”是一个多次使用的两级发射系统,它与单人驾驶的轨道器或一个不载人延迟回收级、一个有翼单人驾驶返回助推器、一个类似潜水艇的发射船、一个轨道“车站”以及轨道转移飞行器结合组  相似文献   

19.
据《北海道新闻》1988年5月18日和《计测制导》1987年第6期期刊报导,原计划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的小型实验、观测用空间自由飞行器(SFU),因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影响,很难保证按期发射,因此决定改用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的纯国产大型火箭H-Ⅱ3号机按原计划在1993年春发射。这颗自1982年开始可行性研究的空间自由飞行器在有效载荷应用方面作了重大改动。在调研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是以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为主,通产  相似文献   

20.
美国空军到90年代初要研制一个卫星监视系统用以探测苏联反卫星武器。此系统称为空间监视系统(SBSS)。 83年九月末,空军向工业界介绍了这个22亿美元的计划,他将在低高度赤道上布署四颗卫星、用长波红外遥感器探测和跟踪卫星。在计划中,最初五年要设计和研制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