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很长时间里,天文学家都认为月球是一颗没有大气、异常干燥的无水星球。2009年9月,印度“月球飞船1”号探测器项目的科学家发表研究报告,公布了有关月球南北两极的土壤中存在水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开发我国月球车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月球探测的重要意义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47个无人探测器,与此同时,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36个无人探测装置。人们对从月球采集到的382.7kg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通过全球性合作研究,对月球表面环境  相似文献   

3.
亚洲航天大国印度对月球早已虎视眈眈。印度原打算2008年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球初航1号,后来为了与中国竞争而提前到2007年。在斯玛特1号成功击中月球表面预定位置后,印度现在也准备进行撞月探测,其科学家正在设计一个重30千克的撞击器,它搭载在月球初航一号上一起升空,然后撞击月球,激起月球土壤,获取矿物质和水的科学数据。所以,其发射计划有可能推迟到2008年。  相似文献   

4.
<正>在太空竞赛期间,美苏两国仅仅花了1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离开地球轨道、飞掠月球、撞击月球、环绕月球等一系列进展。自此之前,人们一度认为月球表面太过松软,任何物体落在表面都会陷进月球的土壤里去。无人着陆器的成功,给了人类实现载人登月任务巨大的信心。把人送到月球是前无古人和后无来者的创举,也是美苏太空竞赛的顶峰。  相似文献   

5.
@霍超元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趣闻,发生在月球上。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的登月舱在月球赤道附近的静海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先后走出登月舱。他们工作了两个半小时之后,带着月球土壤和岩石,返回登月舱,准备乘坐他们的“上升级”重新进入月...  相似文献   

6.
月球探测车转向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月球探测车在月球表面松软土壤上的转向动力学特性比较复杂。文章在已有的车辆地面力学成果的基础上 ,研究了探测车在松软的月球表面土壤上的转向动力学问题。给出了六轮月球探测车的四轮转向运动学计算公式 ,推导了探测车在松软土壤上的四轮转向动力学模型 ,提出了合理的简化方法 ,并对稳态特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为探测车转向系统设计及控制算法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准确的月球表面温度分布模型对于开展月球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有关月球表面温 度模型还缺乏对完整月球表面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研究. 本文建立了一套计算完整月球表面温度的方法, 其中月球阳面温度采用Racca模型直接计算得到; 对于月球阴面, 将其沿纬度方向划分为若干区域, 每个区域的地表土壤采用一维非稳态热传导模型, 根据嫦娥三号着陆器太阳电池阵在轨环月阶段的温度数据, 修正得到月球表面土壤导热系数、密度及比热容, 通过数值计算求解一维非稳态热传导方程, 得出任意时刻月球阴面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嫦娥三号着陆器太阳电池阵环月阶段热分析结果与在轨温度符合较好, 初步说明本文建立的完整月球表面温度计算方法正确可行. 基于本文方法计算得到整个月球表面温度分布, 进一步研究了极月轨道太阳电池阵外热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人类为了开发月球,无论是在月球上探秘,还是期望有朝一日能在月球上生活,都必须要有足够的氧气.如果要想从地球上将氧气带上月球,那是很不实际的,为此,科学家们正在致力发明一种能利用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来获取氧气的方法.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发明了一种“氧气发生器”,用这种装置可以在月球上制取氧气.为了制取氧气,“氧气发生器”使用从地球上带去的碳,这种碳可以由“氧气发生器”连续回收利用.将碳与月球土壤混在一起,然后在太阳炉中加热到800℃~1000℃,化合成一氧化碳,再将一氧化碳引入第  相似文献   

9.
计都 《国际太空》2011,(1):20-22
月球(Luna)计划是苏联的两个月球探测计划之一,其第1次任务是1959年1月的月球-1探测器飞越月球,最后1次任务是1976年8月的月球-24采样返回。月球系列计划共成功发射24次,其中7次任务失败。在成功的17次月球任务中,包括2次月球飞越任务,6次月球着陆任务,6次月球轨道器任务,3次采样返回任务。1970年9月-1976年8月,月球-16、20、24进行了3次月球采样返回,共带回月球土壤样品约330g。尽管在实施该月球计划过程中有多次任务发射失败,但这一计划使苏联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多个第一,例如:探测器首次飞越月球;首次进入月球轨道;首次获得月球背面照片;首次实现月球撞击;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首次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相似文献   

10.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太空城建材系统中的月球资源开发基地、月球矿石的发射与接收装置,在这一期将介绍对月球矿石的选矿、冶炼、加工和建材系统中的电力供应.在介绍对月球矿石的选矿、冶炼和加工之前,首先需要对月球矿石作些解释.这里所说的月球矿石并不足月球上的石头,主要是月球表面自然生成的粉状物质.这种粉状物质主要包含五种矿石成分:辉石、橄榄石、斜长石、钛铁矿和尖晶石.这些粉状物质我们简称为月球"土壤".  相似文献   

11.
尹怀勤 《太空探索》2012,(12):38-40
10月14日出版的新一期英国《自然-地学》杂志刊登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对阿波罗系列探月飞船带回的月球土壤样本进行分析后认为,月球上存在的水可能来源于太阳风,这说明其他一些星球也可能同样因此而存在水。此一说法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月球水及其来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水冰作为月球的重要资源,是未来月球科研站以及月球基地建设和运行的基本保障,开展月球水冰资源综合开发技术研究是目前各航天大国的关注热点之一。本文调研了有关月球水冰的探测和研究成果,阐述了月球水冰的赋存状态与分布特征,详细分析了月球水冰资源在开采提取、分离纯化、储存运输和分解利用等环节的技术方案,并简要评述了各个方案的优缺点。结合中国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规划与美国以建立月球基地为目标的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评价分析了适宜开展月球水冰资源综合开发的地区和可行的技术方案,为中国在月球两极地区的水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重返月球     
许彤  周武 《太空探索》2004,(10):42-45
月球曾经是太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星球,早在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计划首次让人类的脚步踏上月球.但此后的30多年间,月球探测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近年来,对人类重返月球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人类还打算改变阿波罗登月时对月球进行突击式访问的方式,做好了长期驻留的准备。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后的月球之行将需要许多后勤保障,如需要有近地轨道上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14.
20年前,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计划的3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到1972年,“阿波罗”登月达到6次,12名宇航员在月球活动80小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6个不同地点间行走了90公里,将约400公斤岩石和土壤样品带回地球。由于开发月球的费用很高(当时估计25×10~9美元),美国改变了载人登月的空间优先发展政策,因而未能提出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的计划。美国国家空间委员会1986年曾提交过一份报告,主要内容之一是在下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重新飞上月球,而后于21世纪的第3个10年进行载人火星探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开始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国际上有一个外空条约叫《月球协定》,这个协定同我国开展月球探测有什么关系呢?本文试图通过对《月球协定》的分析,探讨我国开展月球探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小光 《国际太空》2007,(2):21-21
据2006年12月28日报道,由于美国未接受联合开发月球的建议,俄罗斯决定独立开发月球,并将于2010年出台开发月球的具体计划。按照目前的设想,俄罗斯将制定2025年之前的月球开发“三步走”计划,其内容是:首先以“国际空间站”为基础建立轨道基地,发射载人飞船进行绕月飞行,建立月球探测综合设施;然后建立月球轨道站,并以此为基地开发月球飞船的燃料补给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正在准备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之际,地球另一边的美国则在为重返月球做准备,月球前哨基地的蓝图已显露雏形。美国航宇局的月球体系团队一直在努力工作,研究居住设施、漫游车和航天服的各种方案,力求2020年在月球上“留下美国新脚印”,实现月球定居,并最终登陆火星。  相似文献   

18.
在辽阔的夜空中,人类肉所能看到的最亮的天体就是月球。月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月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月球上有没有生命在活动?月球开发对人类有哪些益处……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观察和研究着月球。中国流传已久的“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表达了人类对月球的美好向往。  相似文献   

19.
似水月华     
《飞碟探索》2008,(1):56-56
从月球看地球,会是什么景像?绕着月球运行的“月亮女神”号宇宙飞船拍摄了这张新版的照片。日本的月球探测任务——“月亮女神”号(Selen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Explorer,简写为SELENE),昵称为Kaguya,主要目的是研究月球的起源与演化.2007年10月,“月亮女神”号已抵达月球轨道,并开始传输数据和影像回地球。  相似文献   

20.
建立月球基地 科学家认为.再次登上月球的价值不仅在于让人类进一步掌握月球的起源与地球的关系,更重要的则是以月球为跳板,探索离我们更远的星球,因此建造月球基地将是登月后要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