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战斗机的飞行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近几年新机飞行试验的工程实践,结合国外飞行试验的经验,叙述了现代战斗机飞行试验的特点,包括飞行试验的架次和周期,机载测试和地面实时监控,地面支持设施,它机试飞和组织管理;由于电传操纵显得更为突出的飞行试验技术,包括飞控系统稳定裕度、颤振和气动伺服弹性(ASE)、人机闭环飞行品质和大迎角试飞技术,提出了国内飞行试验工作方面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经过8天的轨道飞行,已于3月30日东部时间上午11点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靶场安全着陆。这比原定返航时间推迟一天。推迟的原因是由于29日白沙靶场风沙弥漫,能见度为零,恶劣的天气迫使航宇局作出推迟返航的决定。航天飞机第三次试飞的时间比前两次试飞的总和还要多一倍。尽管在飞行过程中曾遇到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这次试飞是相当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最后一次试飞中,宇航员马丁利和哈茨菲尔德将完成的飞行计划有:美国空军有效载荷的多项实验、机械臂操作练习以及管理零重力环境中的生物材料加工实验。象第三次试飞一样,计划的168个小时(7天)的飞行,轨道器受热试验是个主要目标。发射定于6月27日上午11时。这次试飞是为航天飞机的国防应用开辟道路的。国防部第一个航天飞机载荷的关键部件有:  相似文献   

4.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11月12日至-1 4日进行了第二次试验飞行。这次飞行的发射日期因故推迟两、三次,飞行时间也由原定的124小时缩短为54小时,但飞行结果却令人非常满意。航宇局认为这次试飞是成功的,完成了预定任务的百分之九十。这是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架两次进入轨道,两次安全返回地面的宇宙飞行器。第二次试飞的成功,证明航天飞机是一个可以多次重复  相似文献   

5.
航宇局告诉国会,航天飞机的首次试飞时间定于1979年9月28日。并宣布,航天飞机实际投入使用的时间为1981年2月,即首次试飞17个月之后。此间,航天飞机将用14个月进行轨道飞行试验,其余3个月作为保险系数,以防止航天飞机在试飞阶段出现的意外故  相似文献   

6.
8月23日,轨道科学公司首艘“天鹅座”货运飞船的增压舱运抵弗吉尼亚州沃洛普斯岛上的NASA沃洛普斯飞行设施,将开始为明年2月飞往国际空间站的试飞做准备。  相似文献   

7.
喷气发动机的出现是继莱特兄弟首次完成动力飞行试验后,人类航空飞行史上第二次重要的革命。1939年8月27日,希特勒入侵波兰前5天,德国的He-178首次试飞成功,机上配备一台由奥海恩博士发明的HeS-3发动机,这次试验并没有被英美等同盟国知悉。1941年5月,英国格罗斯特公司的E28/39也试飞成功,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战斗机完成制导装置末端制导阶段飞行轨迹的仿真和试飞方法.末端制导阶段的飞行轨迹要求进入段尽可能减小高度损失,并在俯冲段满足精确的轨迹跟踪.采用6自由度全量非线性方程,考虑纵向和横航向运动的相互耦合关系,通过对飞机的高速度、大俯冲角、大落差飞行全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3种利用滚转操纵进入俯冲的情况,获得了满足高精度飞行轨迹的操纵方案,即在进入段,先操纵副翼使滚转角接近180°,拉杆使俯冲角满足轨迹要求后,再反向操纵副翼使飞机正飞进入俯冲.通过飞行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飞行轨迹精度和试飞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PC/104-XPE平台的飞行参数记录仪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试飞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一种基于PC/104-XPE平台的飞行参数记录仪,该装置用于实时采集、记录试飞测试过程中导弹和地面通过光纤传输的各种数字信息、控制信息和视频信息。  相似文献   

10.
正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载人航天综合设施飞行试验国家委员会已决定结束对"联盟"2-1a和"联盟"2-1b两型火箭的试飞工作,并将其移交给国防部和俄航天国家集团公司使用。该委员会认为这两个型号的试飞情况良好,飞行试验大纲得到了全面落实。委员会还决定结束对由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公司生产的"弗雷盖特"上面级的试验工作,并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2月5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4H重型运载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首艘"猎户座"载人飞船,进行了一次短暂却关键的不载人试验飞行。这次试飞任务称为"探测飞行试验"(EFT)1,旨在考核飞船一些关键系统,包括巨型防热罩、宇航电子设备、飞行软件和降落伞等,试验是否适于未来的载人深空探测任务。本次试飞中,"德尔它"4H火箭在起飞17.5分钟后将飞船送入185千米×888千米的椭圆形低地轨道。飞船  相似文献   

12.
欧洲     
俄罗斯 俄罗斯莫斯科留里卡&;#183;土星机械制造公司透露,苏-27、苏-30系列重型战斗机装备的AL-31F发动机的最新改型AL-31F-M1已经在俄国格罗莫夫试飞研究院完成了第-阶段试验任务。格罗莫夫试飞研究院的实验报告称,土星设计局的AL-31F-M1发动机在试验中表现良好,达到了设计的各项战术、技术指标。该报告长达数百页,全面对比了编号为371J的苏-27战斗机在改装AL-31F-M1动协机前后的飞行性能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3.
正维珍银河公司已于7月29日从美联邦航空局(FAA)拿到了试飞发射许可证。许可证涉及"太空船二号"今后两年在加州莫哈韦航空航天港的试飞。试飞中,"太空船二号"将由"白衣骑士二号"载机携带到高空,投放后利用其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进行亚轨道飞行,最终滑翔返航,并在跑道上着陆。虽然维珍银河最终打算利用"太空船二号"来搭乘太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8月3日06时41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十一院研制的星空-2火箭在西北某靶场缓缓升空,经过近10分钟飞行,火箭完成主动段转弯、抛罩/级间分离、试飞器释放自主飞行、弹道大机动转弯等动作,按预定弹道进入落区,实现了"国内第一乘波体"的飞行壮举。  相似文献   

15.
软式自主空中加油(AAR)技术因其对加油设备的改装需求少且可应用于多种加油场景而受到广泛研究,但对于从起飞到加油结束脱离这一整套飞行控制流程的研究较少。针对软式AAR技术中的会合、编队、对接、加油、脱离5个阶段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分别设计了所对应的飞行指令回路控制律及导引律,通过对国内外空中加油试飞经验和试飞流程的研究,建立了“有人-无人”、“无人-无人”2种不同模式下软式AAR各阶段的控制机制,并分析了2个控制策略的差别。其次,以K8飞机和某飞机为加受油平台,建立完善的多模态控制策略,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并通过极点配置法得到各模态的反馈增益和前向增益,使加受油机在多模态综合控制下达到期望的速度、角度等。同时,基于试飞经验数据设计软式AAR各阶段的全过程控制律。最后,对所设计控制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合理可行,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6.
2月21日,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称,其按NASA合同为国际空间站提供商业货运服务的项目再次出现4个月的延误,无人货运飞船的试飞最早也要到8月或9月份才能进行。同以往每次出现推迟时一样,该公司仍明确指责弗吉尼亚商业航天飞行局是造成推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8月11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进行了“高超音速技术飞行器”(HTV)2试验机第二次试飞,以试验将以20倍音速飞行的一种新型快速全球打击轰炸机方案所需的技术。代号HTV-2b的试验机由“人牛怪”4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到亚轨道空间,但在同火箭分离后以超过20马赫的速度做滑翔飞行时因无法发送信号而同地面失去联络。试验机上设20多台数据采集传感器。  相似文献   

18.
<正>2月22日,维珍银河公司在加州莫哈韦航空航天港对名为"VSS团结号"的太空船二号亚轨道飞行器进行了再次试飞。本次试飞"太空船二号"再次成功飞到太空边缘,首次乘坐了3人。飞行器由"白衣骑士二号"载机携带,飞到了89.9公里的最大高度,最高速度为马赫3。它随后滑翔返回,在莫哈韦着陆。在商业飞行  相似文献   

19.
基于ARM-Linux平台的机载数据采集记录装置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现代飞行试验的要求,介绍了一种自主研发的基于ARM-Linux平台设计的机载数据采集记录装置,该装置能实时地获取飞机飞行时的各种参数,为飞机试飞的状况分析提供基本的数据和信息,并详细地介绍了该装置的软硬件构成。  相似文献   

20.
简讯     
1985年9月以前航天飞机飞行次数减少到33次据合众社华盛顿6月2日电:美航宇局最近宣布,由于预算削减和设备的不确定性,该局已将航天飞机原计划到1985年9月以前的飞行次数减少了14次,即从原计划的47次飞行减少到33次,时间从今年9月30日第二次试飞开始到1985年9月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