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目前很多算法都无法准确、高效地计算小失效概率(10-4,甚至更小)情况下的全局可靠性灵敏度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求解小失效概率情况下的全局可靠性灵敏度新算法。所提算法通过扩大标准差构造重要抽样密度函数来进行空间分割(SP),再与无迹变换(UT)结合,利用函数在分割后的子空间内非线性程度的降低和无迹变换方法可以高效计算低非线性程度函数的前二阶矩,来高效准确地计算小失效概率情况下的全局可靠性灵敏度。所提算法的优点有:重要抽样密度函数的选择可以使得空间分割时向重要区域偏移,并且在分割区域内功能函数的复杂性被降低,从而可以利用无迹变换方法高效计算失效概率,进而高效求得全局可靠性灵敏度。与已有的算法相比,算例说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周苏婷  吕震宙  凌春燕  王燕萍 《航空学报》2020,41(1):223088-223088
可靠性全局灵敏度(GRS)可以衡量输入变量对结构系统失效概率的平均影响,但目前仍然缺乏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高效算法。针对此问题,本文将在元重要抽样和可靠性全局灵敏度的贝叶斯算法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高效算法。所提算法首先利用已有的贝叶斯算法,将可靠性全局灵敏度转换成由无条件失效概率及输入变量失效域条件下的概率密度函数(PDF)表达的形式,然后分3步来完成算法的组织。第1步是利用元重要抽样的迭代策略抽取失效域的重要抽样样本;第2步是在已有的元重要抽样法中嵌入自适应Kriging模型,高效计算出无条件失效概率;第3步是利用Metropolis-Hastings准则,将失效域的重要抽样样本转化成为原始密度函数在失效域的样本点,进而同时求得各个输入变量在失效域中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并最终求得可靠性全局灵敏度。由于所提算法充分利用了已有的可靠性全局灵敏度贝叶斯算法的维度独立性、元重要抽样法对隐式多失效域的适应性以及元重要抽样法中嵌入式Kriging模型的高效性,因此所提算法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和较高的效率,该结论得到了算例结果的充分验证。  相似文献   

3.
为使航空发动机可靠性模型误差更小,对航空发动机传统可靠性模型进行误差分析,指出可靠性指标扩张的原因,建立了考虑航空发动机结构系统及其失效力学特征的基于结构系统失效模式的航空发动机可靠性模型,并给出了各层的可靠度计算方法.所建立的基于失效模式的航空发动机结构系统可靠性模型考虑了失效模式的相对独立性、时效性和失效率的时变性,可以避免重要失效模式的遗漏、可靠性指标的过度扩张等问题,具有较强的工程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距离布站跟踪的设备测量数据在进行弹道定位数据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张角太小导致最小二乘等常规的数据综合处理方法失效或计算结果失真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组基于方向余弦法的动态精度无偏权值匹配的定位模型及算法,可以有效避免因张角太小导致算法失效的问题。实测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证实,该算法对定位数据能有效确定,保证了弹道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李洪伟  陈庆贵  徐筱李  洪杰 《航空学报》2019,40(7):222803-222803
为了准确地分析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针对航空发动机失效模式多、相关性复杂的特点,在考虑失效模式相关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共因失效相关的结构系统可靠性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法和近似数值分析法对航空发动机同级叶片系统在叶片静强度不足失效、叶片外缘变形碰摩失效及考虑2种失效模式下的可靠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表明与共因失效相关的可靠性模型相比,传统的不考虑失效模式相关性的可靠性模型使可靠度评估过于保守。近似数值分析法在保持与蒙特卡罗法计算精度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大幅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6.
支持向量回归机在结构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估结构的可靠度常常遇到隐式功能函数,对于此种情况经典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难以实施。目前,响应面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回归方法已经广泛地用来构建显式函数替代隐式功能函数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支持向量回归机是一种与人工神经网络类似的新回归方法,目前很少用于结构可靠性分析。鉴于支持向量回归机出色的小样本学习性能、良好的泛化性能,本文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两种适用于隐式功能函数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Monte-Carlo模拟法和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一次二阶矩法。算例表明支持向量回归机可以在抽样范围内很好的逼近真实的隐式功能函数,减少结构分析次数。失效概率计算结果与经典方法的对照说明所提方法的计算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尼早  邱志平 《航空学报》2009,30(5):872-878
 随机模型的分布参数是由随机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推断而得出的,往往难以准确预知,将其描述为模糊变量是可行的。将模糊数学理论与可靠性分析相结合,对分布参数为模糊变量的结构体系模糊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具体推导了两种失效模式间的模糊相关系数和二阶联合模糊失效概率的求解公式,求出了失效模式间不相关和相关两种情况下,结构体系模糊失效概率在各λ水平截集下的区间解,估算出了结构体系的模糊失效概率,并对加筋板结构的模糊可靠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算例表明该方法更符合工程实际,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桁架结构系统可靠度的敏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荫林  顾海涛 《航空学报》1993,14(7):342-347
基于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高精度公式和PNET法,导出了桁架结构系统可靠度的敏度分析表达式。算例表明本文导出的敏度分析表达式是正确而有效的。从而使高效率地进行基于可靠性的结构优化设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八面体桁架结构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内冷通道中的可应用性,掌握八面体桁架结构的流动传热特性,本文采用理论推导和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八面体桁架单体的有效导热系数以及八面体桁架阵列结构的流动结构和传热性能开展了研究。首先,针对八面体桁架单体结构,推导出了考虑节点效应的有效导热系数关系式,并通过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其次,针对八面体桁架阵列结构,开展了整体结构的三维数值计算,分析了其内部通道的流动结构和温度分布,获得了不同结构的流动阻力和对流传热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最后,考虑到结构的综合传热性能,本文针对不同孔隙率的八面体桁架阵列结构,进行了基于相同泵功率下努塞尔数的对比。根据计算结果,本文给出了获得最佳传热性能的无量纲直径范围0.07~0.08,相应的孔隙率变化范围 0.872~0.841。分析其原因,由于随着结构孔隙率的减小,即固体率的增加,对流传热强度不断提高,然而,当孔隙率减小到84.1%以下时,由于内通道中流动阻力骤然增大,导致传热效率降低。将八面体桁架结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内冷通道中,是同时出于高效冷却和力学性能的考虑,本文掌握八面体桁架阵列结构的流动传热特性,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提出基于随机变量为截断分布和失效域模糊下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由于常规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不能直接用于截断分布情况下广义失效概率的计算,因此,先将截断分布情况下的可靠性分析模型转化为非截断分布情况下的多模式并联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模糊失效域的隶属函数,将截断分布情况下的模糊可靠性分析问题转化为一般的随机可靠性问题,利用Monte Carlo法和重要抽样法求得广义失效概率。给出了方法的实现步骤和原理,并用不同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姚卫星 《航空学报》1990,11(6):290-294
 本文讨论了造成材料参数实验结果分散性的两个来源,给出了估计实验误差对实验结果影响的一般分析方法,提出了评价这种影响的几个指标。本文给出的例子表明这一方法是合理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首先简要介绍非可行的内点算法,然后提出一种新的中心路径的取法,并由此给出一个对Kojima-Megiddo-Mizuno算法的改进的方法,这一新的算法是具有O(n2L)次收敛性的算法,并对这一算法的收敛性加以证明,这一新的算法与其它算法最明显的差异是不必假设LP解的存在性,就可以证明原始—对偶问题的多项式时间收敛性。文章的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将该算法与Ye的解决线性规划的中心路径算法进行了比较。比较的结果显示新的算法从各个方面都要优于Ye的算法。  相似文献   

13.
锻造温度对TC4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祥康 《航空学报》1993,14(2):86-89
研究锻造加热温度对TC4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表明其均采用锻后水冷加强化热处理相同条件下,TC4合金采用高温锻造(相变点以下10℃至相变点以上5℃),可以获得细密交错的网状α+β组织,或其间伴有少量等轴α相的双态组织,从而可得到高强度与高塑性的性能。本文还讨论了上述工艺使TC4合金有效强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一种概率更新方法及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更新问题是控制决策系统中普遍存在而又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二阶概率技术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结合一个目标识别问题中的应用实例,系统介绍了二阶概率技术的应用过程以及建立在二阶概率技术上的一种概率更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解决了一个目标识别问题中的信息更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大型复杂结构体系或机构系统只做单子样1次寿命试验的评估方法。即据单子样的1次试验值创造性地提出确定当前概率分布及据此作出评估的方法,继而给出了结合半经验算法与当前概率分布算法的加权综合算法。附有算例阐明所提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洲  刘千刚 《航空学报》1993,14(4):118-125
飞机机动襟翼的控制规律~般是通过大量的风洞实验确定的。本文尝试用线性理论和辨识技术给出~个简单的理论设计方法,把襟翼偏角设计成迎角和马赫数的函数,所用数据是所有襟翼偏角对应的升、阻值,无需找出最小阻力包线,从而减少了计算或实验次数。文中用该方法对某型机的机动襟翼控制规律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该规律的襟翼偏角与实验有利值基本吻合。同时,仿真计算表明飞机的操、稳特性符合军用规范。因此这~方法对飞机设计中确定襟翼控制规律有~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高可靠性节能型飞机自动除冰系统,采用节能型电分离式除冰方法,并配有最优能量控制策略,使除冰系统所需的除冰能量大大降低;用容错式系统结构,使整个自动除冰系统的可靠性大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靠性高,并且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12):3331-3343
The solar rotation causes the solar Doppler difference bias, which leads to the decline of the velocity measurement accuracy. Modeling and compensation are an effective solution. The limited model with specific geometric direction, where the solar rotation axis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through the Sun, the Earth and Mars, was established. However, in fact, the geometric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un, Mars and the spacecraft is not fully in line with the hypothesis of the model due to the spacecraft orbital angle and the solar rotation axis drift. Thus, this model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fact.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universal solar Doppler difference bias model, which provides the expression with arbitrary rotation axis,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method, for any point at the solar surface, four variables includ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olar rotation linear velocity at this point, the distance from this point to the rotation axis, the vector from this point to Mars, and the vector from this point to the spacecraft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se four variables, the solar Doppler difference bias corresponding to this point is obtain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olar Doppler difference bias model with the actual rotation axi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with one of the specific rotation axes. Therefore, it is indispensable to build the proposed model for compensation. Besides, the direction of the solar rotation axis, the spacecraft-Mars-Sun angle and the spacecraft-to-Mars distance are important impact factors for the proposed model.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评价和未确知数的空管安全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空管运行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危险严重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危险发生严重程度的评估。在专家问卷的基础上利用未确知数学理论对危险发生的概率进行估算。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电力远动通道监控系统的现状,为解决其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电力远动通道监控的新方案.采用了一种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综合评判远动通道通信质量的方法来实现对远动通道的监控,并详细论述了方案中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建立,同时给出了系统的实现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为电力远动通道监控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