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了两端铰支、跨内受均匀横向剪力作用的压缩柱梁弯曲特性,根据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推导出了柱梁的挠度和弯矩方程,分析了轴向压力对挠度和弯矩的影响,提供了最大挠度和弯矩的近似计算公式。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近似计算公式精度较高,可供工程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2.
以平截面假定为基础,并以几何中轴作为梁变形的参考轴,推导了大挠度情况下,弹性梁在轴力和弯矩联合作用下几何中轴的曲率——弯矩和轴力方程,并建立了求解几何中轴变形曲线的方程组,这样的方程组考虑了梁轴向变形的影响,克服了以中性轴作为梁变形参考轴时不能考虑轴向变形的不足。利用所建立的方程组,分析了受集中力作用的弹性悬臂梁大挠度问题,并同以中性轴作为梁变形参考轴的部分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载荷较小时,2种理论计算出的弹性大挠度悬臂梁的变形曲线差别很小;而当载荷较大时,2种理论计算出的弹性大挠度悬臂梁的变形曲线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两端弹性转动约束跨中受集中力作用梁的弯曲特性,给出了弯矩和挠度计算公式,分析了转动约束刚度对弯曲特性的影响。梁的弯曲特性不仅与转动约束刚度有关,而且还与梁的长度及弯曲刚度有关。当转动约束刚度参数小于0.01时,可近似按刚性转动约束计算;当转动约束刚度参数大于12时,可近似按自由转动约束计算。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小临近空间大展弦比无人机机翼的弯矩和挠度,采用双机身和斜拉杆两种方案,对弯矩和挠度沿展向的分布进行计算与分析;同时还对斜拉杆方案下机翼受压力时的失稳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可较大程度地减小机翼弯矩和挠度;双机身方案可使最大弯矩减小为原来的24%,斜拉杆方案可使最大弯矩减小为原来的20%;且采用斜拉杆方案,在给定参数下机翼不会发生失稳现象.  相似文献   

5.
刘杨 《航空工程进展》2013,4(2):241-246
在机翼静强度初步设计中,为了快速准确地得到其载荷包线并用于确定翼盒结构基本参数,提出一种近似计算方法。通过比较多种重量估算方法,发现三角形分布能较好地拟合机翼重量。考虑到大型民用运输机飞行临界过载和集中载荷等特性,综合利用Schrenk升力分布和三角形重量分布,得到在飞行载荷下的一种近似计算机翼剪力和弯矩载荷包线方法。通过分析两机翼风洞试验数据得到的机翼剪力和弯矩包线,证明该近似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赵建华  刘润桐 《航空学报》1985,6(3):295-299
 本文利用近似分析方法推导含孔层压板条净截面正应力分布和孔边应力集中因子的近似计算公式。与有关文献的试验及本文有限元法计算和试验结果比较,近似公式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直升机无轴承尾桨柔性梁标定与解耦技术,该技术能有效地解决无轴承尾桨柔性梁在试验中挥舞弯矩与摆振弯矩的耦合问题,并能有效分离截面上各分项试验载荷,减少其试验误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平面尺寸链分析,应用马克劳林公式作近似计算和全微分近似全增量方法,导出了孔距公差坐标换算公式.最后通过实例对其换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公式简明、实用、易掌握。可供设计、工艺和操作人员在相应的平行孔系中心距公差坐标计算中采用。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孔陶瓷等效导热系数的近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个近似计算多孔陶瓷等效导效系数的公式。该公式综合考虑了孔隙大小,孔隙度以及气相辐射与导热的影响,可用于在任意温度下具有任意孔隙度的多孔陶瓷的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用文献数据检验表明,该公式在高温区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试验结果和试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空气弹簧局共振分析模型,并给出了局部共振频率的近似计算公式,同时还对共振频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X频段是深空测控的主用频段,其多普勒测速精度远高于S频段,这一结论在"嫦娥二号"任务X频段深空测控技术试验中得到了验证,测速精度约为1mm/s。针对X频段高精度测速,本文分析了目前采用的径向速度近似计算公式,理论分析其产生的误差在地月转移和环月轨道段可达1cm/s。通过"嫦娥二号"任务X频段测控技术试验,以事后精密轨道为基准进行残差分析,结果表明,相比精确公式,近似公式计算测速数据的残差会增加1mm/s,已与X频段测速精度本身相当,因此,多普勒测速近似计算在X频段测量中已不再适用,应使用本文中列出的精确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何欢  宋大鹏  张晨凯  陈国平 《航空学报》2018,39(12):222228-222228
提出了一种考虑截面完整变形的截面插值梁模型,并用于机翼结构的建模与分析。首先引入截面插值函数——拉格朗日函数描述截面形状,以位移向量为未知变量描述截面位移,在此基础上依据插值理论构造梁单元位移场。不同于传统梁单元通过假定的中性轴的挠度和转角来确定梁截面各点位移,该梁模型摒弃了中性轴假设与平截面假设,通过截面插值函数得到梁截面面内、面外变形;然后通过有限元理论推导了梁单元刚度矩阵与质量矩阵;最后利用截面插值梁单元对机翼各部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并展开典型工况下的静力学分析以及动力学分析,与Nastran实体单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梁模型的有效性,为机翼的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化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种有理均匀B择条曲线光顺的算法.作者采用了梯形公式近似计算出曲线的曲率积分,并且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了光顺曲线的权因子.本文采用了非线性优化技术计算权因子.  相似文献   

14.
极限拉深系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筒形件及带凸缘的筒形件第一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的近似计算公式,并与多种材料实验值进行比较,表明此方法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根据梁的振动微分方程的解,推导出了考虑梁的分布质量时的梁单元传递矩阵公式.通过算例分析,在计算转子各点的振型及不平衡响应时它能有效地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虑梁在短时受热受力情况下的弹塑性弯曲,应用平面假定,考虑非均匀温度引起的热应力和非均匀材料性能。对于不同温度的材料应力应变曲线,提出了用温度函数和应变函数的乘积表达应力的近似关系式。并用多项式和冪函数作为应变函数,分段近似材料曲线。近似表达式对RS-120的材料曲线给出了很好的结果。本文对弯矩较小、热应力不能忽略的弹塑性弯曲问题给出了同多项式近似解法, 结果准确, 计算相当简单。对于弯矩较大、热应力可以忽略的情况给出了同冪函数近似解法, 计算非常简单, 结果亦好。文中并从分析和计算结果看出: (1)热应力对弯矩曲率关系的影响较小; (2)对于热弹塑性弯曲梁变形问题较热应力问题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彭培根  江大志 《推进技术》1989,10(1):36-42,74
本文以改进的BDP燃烧模型为基础,叙述了燃烧速度计算的多种数值方法.对扩散火焰的模拟采用了精确求解与简化公式.结果表明,精确计算的程序对燃烧压力范围和氧化剂粒径大小可任一选取,并可以提高计算精度,而用简化近似计算仅对较大粒径的氧化剂和较高燃烧压力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管材弯曲中壁厚变化引起横截面畸变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弯管壁厚的变形状态,利用壁厚变化对弯管内、外轮廓的形状畸变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管壁材料未发生失稳变形前所产生的管壁横截面畸变同样应该引起重视,并提出受弯管内、外轮廓变形所约束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近似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首先在迹应力分析基础上讨论了单、双模量梁在受拉和受弯共同作用下中性轴偏移的问题,分析了中性轴偏移产生的附加弯矩及其对梁挠曲线微分方程的影响。并推导出双模量简支梁的挠曲线方程。随后,利用新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对悬臂梁稳定性进行分析,利用数值解法计算不同拉压模量下双模量悬臂梁的屈曲荷载,并通过计算结果对双模量材料的性能作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徐明  徐桂祺 《航空学报》1988,9(4):132-139
 建立复合材料层合梁有限元数学模型。对大挠度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着重研究在两个方向上的弯扭耦合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及其他理论值相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